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通高1021mm;口径784mm;腹深490mm;重153.5kg,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形制为:立耳;深垂腹,腹上部饰曲折角兽面纹;足上部饰外卷角兽面纹、出脊,足下部略呈蹄形。鼎内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铭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大盂鼎造于西周周康王时期,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
2015年,是金羊之年,而铜器自古又被称为“吉金”,虽是美好金属的美称,但也带着远古中华青铜时代的礼乐文明之光。因此,在这个新旧历的新年接踵而至的时候,我们来谈一谈青铜器上的羊,还是颇有意义的,也能讨上一些喜气。 四羊方尊高峰背后的奇怪现象 说起青铜器上的羊,大家最熟知的莫过于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月牙铺的四羊方尊,属于商代晚期器物,高58.3厘米,口边长52.4厘米。仔细观察,可...
春节期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以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优秀的陈列迎接八方来客。据统计,七天长假共接待中外游客近7万人,再创文物旅游新高,成为宝鸡市春节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为了确保春节期间旅游接待工作,让广大观众在博物院度过一个热闹、祥和的春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提早安排部署,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进一步美化园区和展厅环境,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并延长开放时间,每天提供定时免费讲解,同时推出新展览《陶语诉...
民间工艺大师王建华武当山金顶模型 “雕刻工艺品的核心是什么?是文化。我雕这些东西,就是为了传播武当山文化。”谈起自己从事铜雕的初衷,王建华说。 65岁的王建华,是十堰武当山特区青铜器铸造师,从事铜器雕刻16年。他曾获“湖北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殊荣,也是十堰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间艺术家。 王建华当过铸造工,入过伍,上世纪90年代,在深圳被一家香港公司雕刻的铜器深深吸引,才与工艺品铸铜邂逅。“那...
鉴定中了解古铜器锈蚀的特点非常重要。由于地域的不同和各时期青铜材料的不同、锈蚀年代的长短不同,都会表现在铜锈上。我们一般说的红斑、绿锈、黑漆古、水银沁等,都是最常见的铜锈现象。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多种锈色。真锈是由铜器体内生出来的,特点是有根基、有层次、有硬度、有牢度、有光泽。而假锈,主要是两种作伪方法,一种是短时间内腐蚀所成,另一种是涂抹粘附而成。所以做出来的锈,多表现为锈浅浮、色粉绿、无硬度...
青铜器鉴定要了解青铜冶炼和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冶炼和铸造水平、表面处理技术都发生了变化,各时期的青铜制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材质和表面处理的痕迹。 笼统地说,商周青铜礼器多为铜锡合金、铜锡铅合金。锡和铅的比例都不太高,主要是为了加入少量的锡、铅可以获得较好的浇铸流动性,对于容器本身并无硬度的要求。而同时期的兵器,则锡和铅的比例要略高一些,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兵器的硬度,获得更锋利...
要鉴定青铜器,首先要了解它的用途、分类、命名。我认为三者中对用途的准确判断,是青铜器鉴定的关键。例如在1976年以前我们不知道“承弓器”的用途,只发现承弓器与车马和弩机共同出土。曾一度将一对承弓器安装在弩的前端,并编入《辞源》中。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一、二号铜车马后,真相大白。原来承弓器是战车的组成部分,安装在战车前端,与车为一体,是战车上挂弩的支架,有的学者还提出承弓器具有协助开弩的功能。 上...
青铜器收藏是我国传统收藏中的一个大项,虽说国之重器大都在国家馆藏之列,但民用青铜器锅、盆以及素鼎和戈、剑之类的收藏者不少,带钩、先秦钱币等从材质上也属于青铜大类。 困扰收藏者的主要问题是辨伪,当前这方面的书籍文章不少,但大都文字冗长,读后难得要领,不便操作。现根据个人经验,且支几招,仅供参考。 第一招 闻味、手搓 真正的千年古铜无论传世或出土品,均无刺鼻的酸、臭、呛等异味,出土生坑品稍带土腥...
资源稀缺 买方市场巨大最近青铜器市场有升温的迹象,但李魁杰并不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了。“对于青铜类品种,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所以其流通量一直不大,整体价格偏低。不过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这一门类一向是资深收藏家最认可的,是收藏领域的大项,由于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收藏价值,所以其未来的保值、升值空间是巨大的。”李魁杰说。 ...
当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青铜文化艺术迅速发展并且很快达到顶峰,形成了齐全的门类,包括青铜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远古时代,龙就被先民视为神灵祥瑞,长期以来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经、史、子、集四大类书中记载了许多龙的传说和先贤古圣对龙的崇拜、敬畏。民间关于龙的神话故事可谓世代相传,龙的各种形象也以绘画、雕塑、铸刻等艺术形式大量地出现于岩...
对于藏友们关心的青铜器收藏该如何下手,有什么实用的辨假、防假技巧等问题,记者针对几位藏家的情况,特别采访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有关专家。 个例一 追求独一无二的器形屡上当 说起玩收藏,锻炼眼力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去博物馆看展览,通过观摩真品来形成对艺术品的整体认知。但是,有的藏友“见解”特别,看到那些在博物馆里没有、历史资料上没记载、考古中也未曾发现的器物,就会将其当成“绝世宝贝”来看待。其实,这...
虞坚在国内收藏界虽然声名不显,但在海外青铜器收藏市场上却是后起之秀。 即使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对青铜器大概也能说出自己耳熟能详的几个名字来,例如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毛公鼎等。但当进入珠江之畔广州星河湾的青铜器藏家虞坚充满古典韵味的住宅中,亲手把玩馆藏级的青铜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经历3,000多年岁月沉淀后的沧桑之美。 虞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名热情谦逊的儒商。他父亲曾是古建筑设计师,对古...
陈庄西周遗址是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近日,关于遗址的专家研讨会吸引了众人目光。该遗址有许多另外意想不到的发现:出土的一组青铜器上,有最早的有关姜太公的文字记载;同时,专家对另一件青铜簋铭文的解读,加上城址祭坛的发现,为我们牵出了“周王烹杀齐哀公”的历史之谜…… 10月上旬召开的高青陈庄西周城址专家研讨会,对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进行了探讨,遗址出土的文物,牵出了众多一直困扰人们的谜案。 高青...
提到“青铜范”,就算是熟知青铜器的藏友们或许也会陌生。与鼎、簋等“经典”青铜器的宏大磅礴相比,青铜器的铸造模具——青铜范的精美与小巧堪称“另类”。收藏青铜器的大有人在,但收藏这罕见的青铜范的人还真是少之又少,王荣林就是这么一位苦心孤诣的收藏家。 他收藏的铜范时间跨度从战国起到汉、唐、金、元、明、清等各历史时期都有,种类包括矛头范、铃铛范、犁铧范、佛像范……多种多样,“连许多青铜器藏家都闻所未闻”...
青铜器——通常指收藏品中的重器,属国家一级一类保护文物。青铜器是以纯铜和锡铸造而成,常见的有礼器、兵器、食器(包括乐器)以及工具(主要是容器)等。 最早的青铜器应从夏王朝开始。据载,夏禹王用九洲之铜造九鼎。青铜器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鼎中原”便是佐证。夏被商灭亡,鼎迁于商。周克商,又将九鼎迁至洛邑(今天的河南)。 最常见的是鼎和爵,品种繁多,尤其商代中后期更为盛行,制作亦更加精美,且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