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浪收藏讯 据悉,王世襄旧藏、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唐代“大圣遗音”古琴将现身嘉德春拍。在中国嘉德2003年秋季拍卖会中,该琴就以891万元人民币创出当时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此番再次现身,势必成为拍场焦点。 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将这张千年古琴在春拍上呈现给广大藏家,并将为这张古琴的再次面世安排隆重而典雅的特别活动奉献给藏家和艺术界的朋友,让大家有机会重新聆听这张千年古琴...
中新网3月9日电 日前,记者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获悉,王世襄旧藏、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唐代“大圣遗音”古琴将现身嘉德春拍。据悉,在中国嘉德2003年秋季拍卖会中,该琴就以891万元人民币创出当时古琴拍卖世界纪录,此番再次现身,势必成为拍场焦点。 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将这张千年古琴在春拍上呈现给广大藏家,并将为这张古琴的再次面世...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新潟县埋藏文物调查事业团9日宣布,该县阿贺野市的“山口遗址”出土了2枚弦乐器及罐子的中国唐三彩玩具残片。该事业团称,此前虽在全日本71处遗址中出土了唐三彩的瓷枕及杯子等生活用品,但玩具出土尚属首例。 弦乐器玩具残片在9世纪上半期的坑中被发现。长2.5厘米、宽3.5厘米,有7处刻着琴弦花纹,据推测全长应为15厘米。还有一枚残片在遗址的另一处被发现,长0.9厘米...
中新网3月9日电 日前,记者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获悉,王世襄旧藏、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唐代“大圣遗音”古琴将现身嘉德春拍。据悉,在中国嘉德2003年秋季拍卖会中,该琴就以891万元人民币创出当时古琴拍卖世界纪录,此番再次现身,势必成为拍场焦点。 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将这张千年古琴在春拍上呈现给广大藏家,并将为这张古琴的再次面世安排隆重而典雅的特别活动奉献给藏家和...
唐代“大圣遗音”古琴日前,记者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获悉,王世襄旧藏、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唐代“大圣遗音”古琴将现身嘉德春拍。据悉,在中国嘉德2003年秋季拍卖会中,该琴就以891万元人民币创出当时古琴拍卖世界纪录,此番再次现身,势必成为拍场焦点。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将这张千年古琴在春拍上呈现给广大藏家,并...
魏敬群《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萧统编著。王献唐是济南近代有名的藏书家,曾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他曾与宋刻《文选》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1929年8月,山东日照人王献唐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时值“五三”惨案之后,馆舍建筑毁坏严重,藏书、文物受损无算,加之经费奇缺,难以为继。“然此时有最可记述者一事,即在济南办工商银行之马惠阶君,亏欠公款十二万元,无力还归,尽以所藏书籍抵偿归公。”马惠阶名...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本图为隋代武士复原图(左为戎服,右为胄甲)。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
晚唐士人服饰:戴硬脚幞头、穿袍服的晚唐士人。图中人物服装,已接近五代时的样式。所穿圆领大袍下摆都施一道横襕。这种服式起始于唐初的“襕袍”一直到宋代仍在使用,只是具体样式与初唐相比略有不同,如领口用同色衣料的阔边镶沿,内衣白色护领等等。袍服的袖子,也比初唐、盛唐时宽松。图中文人头上戴的幞头,也是中晚唐的样式。 下图为戴硬脚幞头、穿襕袍的晚唐士人(韩晃 《文苑图》局部)...
唐代贵族妇女服饰:穿大袖纱罗衫、长裙、披帛的贵妇(《簪花仕女图》局部)。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对襟,佩以长裙、披帛。《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贵族妇女在庭院中散步、采花、捉蝶及戏犬时的情景。图中人物服饰,与其他唐人画像不同,如头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纱衣等,都是罕见的新奇的装束。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点,这和当时的思想开放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所谓...
妇女发髻的演变:唐代妇女发式有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及各种鬟式等。大体看来,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左1图为隋代妇女的发髻;左2、3图为初唐妇女的发髻。左4、5图为盛唐妇女的发髻;左6图为中唐妇女...
隋唐妇女的面部妆饰: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大致如次: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古时妇女常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用一种以烧焦的柳条或矿石制成的青黑色颜料画上各种形状,名叫“黛眉”。唐代妇女黛眉名目甚多,从细而长的“蛾眉”到宽二阔的“广眉”,应有尽有。《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的眉饰,就是一种...
本周日,《般若之光——西藏唐卡艺术珍品展》将在宁波美术馆举办。届时将展出宋、元、明、清、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数十件唐卡艺术精品,唐代《敦煌写经》及一件高规格的全绣佛像袈裟,将让甬城市民零距离感受到来自雪域高原的独特艺术的魅力。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16日。 记者 梅子满
隋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此图为敦煌莫高窟晚唐女供养人服饰(襦裙、披帛)。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
回鹘装展示图。梳回鹘髻、戴金凤冠、穿回鹤装的晚唐贵妇及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回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即现在的维吾尔族的前身。在唐朝开元年间,回鹘曾一度是北方最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回鹘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来往从未间断。回鹘族的服装,对汉族人民曾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在贵族妇女及宫廷妇女中间广为流行。回鹘装的基本特点略似男子的长袍,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
中晚唐女服: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本图为中晚唐宽袖对襟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这是中晚唐之际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