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邵可强 王磊 侯梦菲 文 王亚鸽 摄影 发源自焦作陈家沟的太极拳目前被传播到海外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练习者高达3亿多人。全国人大代表、焦作市宇华实验学校校长李光宇建议说,加快太极拳申遗进程,防他国抢注。 李光宇认为太极文化自我国流传到世界各地,在一些亚洲国家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群众基础和极大的影响力,如果一旦被其他国家抢先申遗,对我国而言将是不可估量的...
3月2日清晨,海东市平安区巴藏沟乡索家村家家张灯结彩,尤其是李成英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敬德洗马”正在这里上演。 据李成英介绍,“敬德洗马”的表演在索家村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正月十五,角色扮演者手持钢鞭,赤膊着上身,坐在一匹无马鞍的马上,两个汉子牵着马向前奔跑,观众则将一盆盆冷水泼洒向‘敬德’扮演者,以求洗去污浊晦气、压住瘟荒疾病。 对于敬德的扮演者而言,...
3月4日上午,面塑、剪纸、棕编、核雕、火笔画(烙画)、木板水印、内画(鼻烟壶)、吹糖人、吴氏船模,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集体亮相新华书店安徽图书城店三楼。九位非遗大师各显身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放异彩,在为读者们送上一道文化大餐的同时,也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到了传统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瑰...
山西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基地2月1日落户太原市五一广场东侧,此举旨在彰显山西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工匠精神”,可谓是奇珍异士“各显神通”。 山西省非遗文创基地由非遗展示区、创意蜂巢文创公寓、非遗晋味老街坊、群众文化小剧场和画廊五大区域组成,由山西省十大文化产业集团之一的山西工艺美术集团和山西省文化馆共同出资打造。 山西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山西工美集团董事长李荣钢介绍说,该基地旨...
巴歌高亢嘹亮,渝调宛转悠扬。在重庆巴南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孕育了厚重浓郁的巴文化。3月1日,“群星大舞台——区县文艺展演周”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群星剧院上演。 据统计,巴南区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市级11项,区级56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81人。此次活动演出的12个节目全部根据巴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是巴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新的一次大集成。 合唱《太...
“咚咚锵,咚咚锵……”2月24日,在滁城农歌会广场上,锣鼓声声震天,长龙上下舞动,滁州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七届“醉翁亭”民间花灯表演大赛精彩上演。市民不仅欣赏到双龙舞、秧歌舞、狮子舞等表演,还观看了楼西回民锣鼓、六镇镇手狮舞、凤阳花鼓等入选非遗名录的传统文化节目。 开幕当天,8个县(市、区)带来了16个精彩的节目。作为献给全市人民的精神产品,参演单位都下足功夫,拿出了绝...
由市文广新局和秦淮区政府主办、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秦淮区文化局和秦淮区文联等单位承办的2018年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演——首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活动昨天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序幕。当天下午,葛勇、桂世民等金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抚琴送音,为南京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金陵古琴名家音乐会。 “80后”葛勇现在是古琴届知名人物,昨天,他为观众奉献了一曲经过精心改编的《春江花月夜》。作为最年...
28日上午,由呼和浩特文化人才(库)百人百组百万人带动工程组委会、玉泉区文化体育广电局主办,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为主题的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成立授牌仪式,在玉泉区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南区北广场举行。 据介绍,大盛魁文创园北区是集非遗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展示、推广、销售、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展销平台,这里共包括20余类千种展品,其中,鼻烟壶、蒙古族皮画、蒙古族服饰、...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为统筹利用工业文化资源,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工信部将就全国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有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业文化提供柔性支撑和精神动力。很多工业文化是从工业遗产中得到衍生传承的。我国已成立了中国工业遗产联盟,并将完善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工作制度,启动编制工业博物馆名录。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工业遗产和工业博物馆的摸底调查旨在更好传承工匠精神...
航拍良渚文化-郑祖林 经国务院批准,良渚古城遗址被确定为我国201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1月,由国家文物局代表缔约国政府签署的申报文本,通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文本的提交意味着良渚申遗正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官方程序。 针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进展及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面临的形势,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司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
当一年中最重要且美好的节日,与异彩纷呈的非遗文化美丽邂逅,会是一个怎样的妙曼场景? 春节,无论在城市繁华街头,还是乡村田间地头,一场场热闹非凡的年俗活动,一道道意蕴深厚的文化大餐,让赣鄱大地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安福茶灯戏、瑞昌剪纸、万载傩舞、永修丫丫戏等一大批与春节喜庆氛围高度契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更是让百姓增长了见识,过足了眼瘾。 逛庙会,观灯会,听大戏,看非遗...
华沙老城有许多景点,如美人鱼雕像、王宫和居里夫人博物馆等,其中长方形集市广场是华沙的地标,18世纪前一直是城市中心。如今广场周围遍布餐馆、礼品店和咖啡馆,每逢周末,原本穿城而过的老城公交车会改道而行,这里随即变成步行街,成为孩子和街头艺人的乐园。 城堡广场与老城广场一步之遥。穿过有些逼仄的小巷,路过林立路边的教堂,忽然一片明亮的景观进入眼帘——这就是更加开阔的城堡广场。过去的战争硝烟早已...
苏、蜀、湘、粤四大名绣是我国刺绣的主要艺术流派,一代代传承人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绣出了光彩世界。在相对偏远的青藏高原,“西宁刺绣”这一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绣种也正在抽枝散叶,开出了与四大名绣不一样的精美和繁华。 陈玉秀,从小就喜欢看奶奶“挑花”。“亲戚朋友的鞋垫,邻家姑娘的嫁衣,都要请奶奶‘挑花’才有面子,亲眼看艳丽的丝线在针尖变化成生动的花鸟,那种喜爱就在我心里扎了根。”陈玉秀说。 ...
“说起南剧,在我们鹤峰可以说历史悠久,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我陪伴着它经过了这么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如今重登舞台,我心里无比的高兴!”南剧老艺人牟炳菊说。 76岁的牟炳菊老人祖籍湖北利川,9岁时就开始学戏,57年的时候被组织安排调到鹤峰南剧团工作,从此在鹤峰安家,开始了她与南剧荣辱相伴的岁月,在老人心里,南剧如同她的生命,只要她活着,就要把南剧一直传承下去。 2017年12月...
“咚咚锵,咚咚锵……”2月24日,在滁城农歌会广场上,锣鼓声声震天,长龙上下舞动,滁州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七届“醉翁亭”民间花灯表演大赛精彩上演。市民不仅欣赏到双龙舞、秧歌舞、狮子舞等表演,还观看了楼西回民锣鼓、六镇镇手狮舞、凤阳花鼓等入选非遗名录的传统文化节目。 花灯节目精彩上演 锣鼓喧天,欢声阵阵,24日,滁城农歌会广场内喜气洋洋,浓浓的年味溢满全城。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