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弦纹爵 作宝鼎 簋 叶家山墓地 至少埋葬3位曾侯 7月5日,考古人员展示了最近于M111号墓发现的刻有“曾侯”字样的青铜器照片。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凤瀚称,这说明规模相当的M111墓、M28墓的主人身份都为“侯”。加上2011年一期考古发掘中M65等多个墓葬内发现了刻有“曾侯谏”铭文的青铜器,基本可以确定...
叶家山西周古墓出土的编钟。 工地上的一个墓坑。家在西周侯爷墓上 下有编钟早曾侯乙500年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被称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村民希望古墓改建博物馆提升经济 7月6日中午,60岁的蒋如武头顶烈日,站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的工地大门口,隔着铁栅栏眺望挖掘现场,那里曾是他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如今没有特殊的证件他根本无法靠近。 叶家山墓地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于2013年3月26...
昨日下午,记者从叶家山墓群考古发掘现场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墓坑时,发现部分棺属于悬底棺。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西周时期的悬底棺,对于研究古代葬制发展有重要意义。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家山墓地考古总领队黄凤春介绍,由于年代久远和地质特点,叶家山墓群中棺椁普遍保存不佳,大多腐朽得只剩下痕迹。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墓坑时,清理完棺木后会继续向下发掘,通过遗存的痕迹,发现部分棺属于悬底棺,即在墓...
由于前一天下了雨,工地上盖了一层布。 叶家山西周古墓出土的编钟 工地上的一个墓坑 古墓上的居民蒋如武 家在西周侯爷墓上 下有编钟早曾侯乙500年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被称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村民希望古墓改建博物馆提升经济 7月6日中午,60岁的蒋如武头顶烈日,站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的工地大门口,隔着铁栅栏眺望挖掘现场,那里曾是他居住了几...
吴镇烽(左)与毛海石在鉴赏西周青铜饕餮纹鼎。 西周青铜饕餮纹鼎上的饕餮纹。 西周青铜簋。 国之重器,堪与国家级博物馆的收藏媲美。”去年,在央视第三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中,收藏大家毛海石与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研研究所所长吴镇烽相识,并引为知己。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吴镇烽在国内外青铜器的鉴定、研究领域享有权威地位。毛海石...
图为:发掘现场记者胡九思摄 因大雨暂停的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考古工作再次启动,这次又有新的惊人发现,考古队员在最大墓M111号墓中发掘出19件鼎和12件簋,数量超过西周传统礼制中最高规格的“九鼎八簋”,为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墓葬中发现最多的鼎和簋。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考古工作重新启动后,M111号墓又发掘出5件方鼎、11件圆鼎、3件大镬鼎和12件簋,共计19鼎12...
7月10日从湖北省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现场获悉,考古人员在28号墓中发现了一个漆木豆。漆木器、丝织品等有机质文物保护专家吴顺清称,叶家山漆木器的发现将漆木器的历史提前了数百年。 此前,在叶家山墓地的前期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了一批漆器,但都是“只见漆皮,不见木体”,只有漆器痕迹。而28号墓中出土的漆木豆高15cm、直径8cm左右,是到目前为止,叶家山墓地出土的唯一一个有形的漆木...
新华网武汉7月10日电(记者 喻珮 王贤)位于湖北随州的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又有惊人发现,考古人员在同一墓葬中发掘出19件鼎和12件簋,数量超过周朝传统礼制中最高规格的“九鼎八簋”,为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墓葬中发现最多的鼎和簋。 截至10日,叶家山墓地第一大墓葬M111中,二层台的发掘工作基本结束,主要随葬品“见光”。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现已发掘出5件方鼎、11件圆鼎、3件大镬鼎和...
昨天下午,记者在随州叶家山墓地发掘现场见到本次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他向记者介绍了恢复发掘后的详细情况。 黄凤春说,当地从5日开始下雨,连续3天都无法发掘,8日天晴后,墓地很快就被晒干,发掘工作继续进行。 “又有新发现。”黄凤春说,M111号曾侯大墓又发掘出方鼎、圆鼎等器物20件,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大墓发现最多的鼎,不过这是否是最后的数字还不能确定,随着...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上周因为下雨停工三日后,目前,该墓地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昨天,晨报记者再次来到考古现场,发现墓地发掘工作已经恢复,又有不少重大发现,M111号大墓又发掘出方鼎、圆鼎等器物20件,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大墓发现的最多的鼎,同时,全国首件西周彩绘铜壶已出土,大墓更显神秘。 20件鼎再次出土 昨天,记者在叶家山墓地发掘现场见到本次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他向记者讲述了恢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