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底,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传承人金东秀在当地展示织锦带技艺。徐雪摄 作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为数不多的织锦带传承人,36岁金东秀的忙完农活家务后,便是她每日得以放松的“织锦时间”。这种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技艺,是羌藏文化的“活化石”。 舟曲县地处白龙江上游高山深谷地带,“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藏族服饰结构式样,锦带就是舟曲藏族民众一种独特的服饰品。 ...
在富有特色的侗族芦笙歌舞中,“新通道•锦绣侗乡文化创意展”亮相北京国际时尚生活博览会。10月27日下午,由美克美家和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主办的新通道?锦绣侗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同步举行,如何让传统艺术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成为现场嘉宾热议的话题。 此次研讨会发挥平台优势,邀请参与过“新通道”项目的手工艺人,聚集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创客”,构建国际文化创客网络,分享创客生产与商业模式...
9月26日起,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锦绣江南•旗袍秀非遗”系列活动在国丝馆举行,该活动为努力打造江南版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 26日下午,首先举行了“非遗引领时尚”传承人对话设计师活动。该活动邀请了“台州刺绣”第三代传承人林霞、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中国高级时装定制大师郭培、东家创始...
当雨落荷塘通过3D灯光呈现在极富传统韵味的旗袍上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作为市旅委主办的“杭州全球旗袍日”主题活动之一,昨晚,一场别开生面的“锦绣江南非遗旗袍秀”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拉开大幕。 “杭州旗袍”首度发布。同时,郭培、吴海燕、林霞、李平兰、姚琛等五大知名设计师,分别展示以杭罗杭绣、台绣、手推绣、拼布、传统图案等非遗技艺制作的旗袍。另外,现场上演的杭州旗袍3D声光秀更是将当下最新投影技术与旗袍...
22日,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在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中亮相。炭精刻“司禾府印”“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等300余件尼雅遗址出土的文物与其同时展出,此次展览将从9月22日持续到2019年1月。 尼雅遗址,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处闻名于世的汉晋时期绿洲城邦聚落遗址,是新疆首个评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绿洲城邦聚落遗址。经考证,其为《...
如图所示这件清代德化窑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盘,宽板沿、弧壁、平底,足墙内斜。胎骨洁白呈糯米质,釉面晶莹肥厚,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花色淡雅泛灰,盘内底中央采用双勾平涂画法绘折枝花卉和一朵小菊花,周围连续十段弧形纹,内布鱼鳞锦,口沿内壁二十开光,每开光分别装饰折枝花卉与鱼鳞锦、万字及杂宝图案,互相对称列置。 这件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盘在外销瓷中被称为“克拉克瓷”,日本学者称之为“芙蓉手”,此类开光花卉...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1日电(记者 贾楠)近日,由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湖南旅游推介会在重庆举行。不少重庆市民在家门口体验了一回张家界的旅游精彩后表示:这些都还不够,一定要去慈利,亲身感受惊险和刺激。 图为推介会现场 贾楠摄 山水洲城长沙、绝版美景张家界、《桃花源记》原型地常德……推介会着重推介了长沙、邵阳以及常德等地的旅游资源。本次推介会上,慈利县还将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搬到了...
我们知道,皇帝是要批阅奏章的,如果是一个勤政的皇帝,那每天要处理的公文相当地多,可能要从凌晨一直忙到晚上 这本来也可以理解,但如果要批阅的有许多是垃圾奏折,就有点郁闷了吧? 下面是台湾网友整理的部分清代皇帝奏折和回复,大家感受下: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 过了一个月...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
汉织机织出的汉锦。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穿综。龙博摄/光明图片 走进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台织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一块织就的锦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文字及一些动物花草图案十分醒目,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锦,它于1995年在新疆尼雅被发现后引起轰动,成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以绚烂的色彩,激扬...
锦葵(国画) 68×38厘米 1956年 俞致贞 北京画院藏 俞致贞(女)(1915年-1995年),字怡云,一云。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北京儒医世家。1930年,入北京师大女附中学习,开始接受国画启蒙教育。1933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求学中止。同年入方曼云国画研究所学习写意花鸟,自此走上花鸟画创作的艺术道路。 1934年,年方19岁的俞致贞正式拜著名花鸟画家于非闇为师,先学习小写意...
锦说起灰堆这种玉雕题材,小编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介绍颇多,就不多赘述。今天小编就带给大家一件精巧非凡的新疆和田玉籽料独籽锦灰堆作品——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来看看,这种要求制作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题材,是怎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深受藏者追捧的。 每个玉雕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件作品由两个玉雕大师共同创作,胡玮擅长阴刻,王清擅长阳刻。先介绍下两位大师。 胡玮,女,字...
首期“非遗学堂”学员学艺。 本报记者 袁琛 摄 首期“非遗学堂”学员展示自己的作品。 本报记者 袁琛 摄 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在千百年间创造出纺染织绣技术、制陶工艺、黎族船型屋建造技术、黎族打柴舞等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弥补了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短板。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诸多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是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活动。此次活动的召开是在2018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经过前期筹备,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
清 绢本 水墨 纵184厘米 横47厘米 作者: 龚贤 龚贤(公元1619年-公元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半亩、柴丈、野遗生、柴僧、半山野人、扫落叶僧、钟山野老、柴丈人,昆山(今江苏苏州)人,流寓金陵清凉山。山水取法董源、米家父子、吴镇及沈周等,其作品主要有强调用笔的“白龚”与强调积墨的“黑龚”两种风格,为 “金陵八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自藏山水轴》、《夏山...
5月20日,五星汉锦复原中期汇报会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中心举行。馆长赵丰介绍了“五星锦”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成功复原的全过程。 1995年10月26日,中日尼雅考察队开掘新疆尼雅古墓群8号墓,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织就8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3年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