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荥阳古县衙、魁星楼、韩凤楼故居等古建筑损毁严重 韩凤楼故居记者洪波图 多方呼吁保护这些古建筑,留住一段历史 核心提示 始建于清代的荥阳古县衙建筑群,方圆数十亩,布局严谨,建筑很有特色,但如今屋顶坍塌、门窗遗失、垣残壁断、荒草丛生,垃圾成堆、残破不堪,成为附近居民眼中的“鬼片拍摄基地”。特别是县衙大堂,多处大面积塌顶后已经危及巨大的木质圆柱安全。 以该处古县衙为...
昨日下午,中宣部教宣局副巡视员刘树新带领联合调研组,调研南水北调中线博物馆选址建设情况。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权红军、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刘正才,市领导舒庆、张学军陪同调研。 南水北调中线博物馆选址在黄河南岸穿黄工程附近的荥阳市西北部,规划建筑面积36800平方米,分为历史文化区和工程展示体验区。 当天下午,刘树新一行先后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博物馆选址点、南水北调孤柏嘴穿黄旅游区和...
2005~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镇薛村遗址发掘一座唐代晚期纪年墓,墓主为唐代河阳军兵马副使宋华及其夫人阎氏,编号为第Ⅳ发掘区的M2。墓葬为带竖穴墓道的土洞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墓志等10件(组)。墓志志文记墓主人宋华卒于唐宪宗元和景申岁七月六日(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庚子岁闰正月已酉(公元820年)下葬。 ...
[提要]根据技术人员对通济渠荥阳故城段的考古勘探,古河道呈东南―西北向,与文献资料记载该段的隋唐大运河走向基本一致,河道宽65~85米不等,两边部分地段发现有河堤,堤上有路,路宽6~7米。通济渠荥阳故城段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现名索须河,长约15公里。该段运河始于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水系,后为隋唐大运河沿用,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大运河考古调查取得新进展 通济渠荥阳故城段走向确定 7...
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局获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的荥阳京城古城址的城垣保护方案,日前通过了由省文物局组织的评审委员会的评议。 京城城址位于荥阳市东南10公里的京襄城村,有据可查的资料记载最早是《左传·隐公传》(公元前743年):郑庄公母后武姜氏为叔段“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说明在春秋时期京城就已存在。京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
4月29日下午,由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组织省内规划、古建、考古、博物馆等方面的多位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经过评议,原则性通过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的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京城古城址的城垣保护方案。京城城址位于荥阳市东南10公里的京襄城村。有据可查的资料记载最早是《左传·隐公传》:(公元前743年):郑庄公母后武姜氏为叔段“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说明在春秋时期京城就已存在。京城的地理位置非常...
1月13日,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文物资源处处长司治平在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常务副局长任伟等陪同下,对大运河通济渠荥阳故城段进行了沿途考察。 大运河通济渠荥阳故城段是隋唐大运河的主要河道,是承上启下的水运中转枢纽,为当时隋唐两朝的漕运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底列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推荐预备名单的立即列入项目。陈爱兰局长先后对荥泽城隍庙、纪公庙南索须河、小双桥段索须...
——读《河南佛教石刻造像》收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此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南北朝隋唐宋佛教美术的图像与思想”(06JA730003)的部分内容。 摘要:王景荃主编《河南佛教石刻造像》,网罗式地收录诸多河南佛教单体造像,为学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参考资料。笔者认为,其中刊布的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二十余件唐代石刻菩萨像,属于武周...
目前,郑州市考古研究院正在荥阳豫龙镇挖掘蒋寨遗址。随着鬲、簋、盆等遗存物品出土,该遗址被认定为西周早期居住址。这是目前为止郑州地区发现的最大西周早期的居住遗存,考古专家认为“蒋寨遗址的发掘,对于区分认识中原地区西周初期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蒋寨遗址是早期西周人居住址 昨日一早,蒋寨村村民蒋建强向记者报料说:“在我们村地里,有人正在挖古墓。”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蒋寨村索...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村民报案:有人放炮炸古墓 23日,荥阳警方接到贾峪镇贾峪村村民的报案:有一伙人用炸药企图炸开一所古墓,盗窃文物。 记者和警方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现场——“冢子地”。墓冢位于一处高台耕地中,只见墓冢西侧有一个直径约1.2米的洞,深约2米,大洞东侧伸到墓冢下约30厘米。大洞底部又挖了一个小洞,直径约1米,深约1米。高台耕地高约7米,在高台底部,也有一个宽约80厘米的洞,进...
近日进行的文物普查中,在荥阳车庄发现了始于新石器时期,跨越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的特大型聚落遗址。遗迹遗物十分丰富,时代跨越较长,具有连续性,对研究郑州乃至整个中原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及文明起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 车庄遗址位于荥阳广武镇车庄自然村的南部,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约200至500米,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其东部约3000米,西南约1500米,北部约5000米都有遗址。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