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代越婕妤的玉印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瑰宝。此印为纯白玉所制,上有凫钮,琢制得十分精细;凫钮上有鲜明的血红色斑块。印的横断面2厘米见方,上镌篆体“婕妤妾赵”四字。整个玉印光泽温润,摸触时给人的手感宛如一块凝脂。宋代时由王晋卿珍藏,被断定为赵飞燕的遗物。元代时归于顾阿英的金粟山房。到明代,曾被人献给嘉靖年间权倾朝野的宰相严嵩,又在项子京天籁阁、锡山华氏真赏斋、李日华六研斋诸家收藏过。清代时,曾归钱塘何梦华...
张天师“阳平治都功”螭龙钮白玉印印面为阳文九叠篆书“阳平治都功印”六字 张天师“阳平治都功”螭龙钮白玉印 1月31日,大江网记者从江西省博物馆获悉,江西省镇馆之宝“一月一宝”公展活动明日起将公开展出张天师“阳平治都功”螭龙钮白玉印。展出时间为一个月,市民在春节...
“妾徼”玉印,东汉,印面2.1×2.1cm,通高1.4cm。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妾徼”,二字并列,其篆法尚精,而布局稍散。印台四垂直面各有一组减地凸起的窃曲纹饰,台面向上敛成斜坡状,并微有下凹成弧形,其上布满阴琢的雷纹。印体土沁,满布斑点,斑色如干叶之黄。 在两汉姓名私印中,女史佩印时有所见,...
中新社发 张畅 摄 6月10日,7000多种广东潮州特色的“潮货”齐聚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其中一套市场价约2.99亿元的黑翠玉印章,引来众多市民看稀奇,成为最抢眼的明星。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龙型印章是用一种潮州特产的黑翠玉为原料、镂空雕刻而成,一套9个,总重约150公斤。
本报讯 (记者 符樱) 昨天,广东潮州特色产品(武汉)展销会开展,7000多种“潮货”齐聚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引来众多市民买实惠、看稀奇,其中一套市场价约2.99亿元的黑翠玉印章,成为最抢眼的明星。 工作人员介绍,这套龙型印章是用一种潮州特产的黑翠玉为原料、镂空雕刻而成,一套9个。是从上万块黑翠玉籽料中精选出顶级玉料,由10个最优秀的雕工,耗时8个多月雕成。平时收藏在潮州当地的一家蜡石博物馆里。...
寻龙点穴、风水堪舆、挖墓盗宝,小说《盗墓笔记》的热销,让这些名词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小说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3月20日,深夜上山挖掘汉墓,盗得大量珍贵文物的肖某和张某,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被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肖、张二人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点穴堪舆的本领。2000年2月,朋友李某找到了肖、张二人,并告知在徐州市九里山有一处古墓,具体地点其早已勘察完毕,只要二人加入挖掘,挖到宝...
冰纯月洁 灵秀雅巧—清代雕玉印盒赏 安徽 吴保华 印盒,文房用具之一,其质地、造型、题材诸多,通常尺寸不大,从古至今深受文人青睐,其中以白玉为材雕琢的各式印盒传世相对稀少。今简介两件清代雕玉印盒,以供大家品赏。 白玉方形印盒 长5.5厘米,宽5.5厘米。白玉质纯而灵,冰纯月洁,完美无缺,材质之美,动人心魄。此印盒呈方形,整体纹饰简洁古朴,仅上下口沿处刻有回形纹,底雕有四只长方形足。印盒...
今天下午,在江苏镇江银山门古玩城东吴文化艺术馆发现清嘉庆和田玉《宝笈三编》印章。经过专家初步考证,此印可能是清代嘉庆皇宫鉴赏印。 和田玉《宝笈三编》玉印印章正面 王致同 摄 和田玉《宝笈三编》反面浮雕“荷叶青莲”图 王致同 摄 这方《宝笈三编》玉印边长五点六厘米,高一点八厘米,重一百七十克,采用天然和田玉石制刻,用砣制法制成。 正面是采用阳文篆书印字,背...
开幕式 捐赠仪式 日前,《小林斗庵先生遗作展——暨怀玉印室藏印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小林斗庵的家属向西泠印社捐赠了已故大师收藏多年的吴昌硕印刀、沙孟海行书以及印章等。 小林斗庵是日本书法篆刻界的泰斗,师从西泠印社首代社员河井荃庐,与已故书法大师沙孟海交往甚密。这也是小林斗庵去世之后在华首次举办的大展。其家属捐赠的吴昌硕印刀、沙孟海行书作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