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湖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批准宁远县、道县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 至此,湖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已增至15个,分别是衡阳市、郴州市、洪江黔城、芷江县、汝城县、新晃县、湘潭市、武冈市、沅陵县、茶陵县、新化县、益阳市、桂阳县、宁远县、道县。 此次新增的湖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宁远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保留着众多文物古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宁远文庙和濂溪祠、六桂楼、舜庙等省...
自2017年11月29日湘博新馆落成开放,试运行三个月之后,为更好地总结博物馆建设经验,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支持下,湖南省博物馆于2018年3月9日至11日成功主办“博物馆建设与创新”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福建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广东省博物...
“这个春节过得很精彩。”时隔5年之后,64岁的志愿者余志坚再次在湖南省博物馆,与来自天南地北的观众度过了一个“文化年”。 记者见到余志坚时,他正在商周青铜重器“皿方罍”的展柜前,向观众讲述其器身与器盖分离近百年后在湘重新“合体”的故事。 “皿方罍的器身曾流失海外近百年,才于2014年洽购回国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得以盖身合一……”在余志坚娓娓道出的故事里,这件国宝的前世今生仿佛让人...
辛追墓T形帛画动画展示 五年后再度开馆,湖南省博物馆创新文物展示方式,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为参观者带来新颖体验,这不仅拉近了大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也让历经流年的文物重新焕发新时代的光彩。近日,红网记者走进湖南省博物馆,带来“新湘博·新体验”系列报道,讲述湖南省博物馆创新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 躺在博物馆里的面貌古老、内涵艰深的文物,怎样才能吸引更多步履匆匆的现代人?闭馆陈修五年,焕然一新的湖...
加强湖南省级大遗址 保护利用的建议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商学院基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湖南省文物局大力支持下,致公党湖南省委文化与体育委员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就加强全省省级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湖南省级大遗址保护利用现状—— 湖南拥有丰富而珍贵的地上文物、地下文物。在第三次...
1月27日至28日,春秋战国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博物馆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等40家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近80位专家学者齐聚长沙,共同分享在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现和器物、思想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研讨会旨在推动业界对春秋战国时期研究的延伸和发展,加强社会各界对春秋战国历史的认知和了解,共收录论文60余篇,涵盖春秋战国时期的各...
世界最早的陶器——陶釜。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标本。 红网时刻11月30日讯(通讯员 宋汉宝 永州分站记者 甘红春)11月29日下午,备受瞩目的湖南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13000余名观众冒雨前往参观。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建筑外观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新馆展厅面积由原来的6000多平方米扩大到27000多平方米,文物保护区面积从2000多平方米增至1.4万多平方米,重点推出“长沙马王堆汉...
经过5年改扩建工程建设,藏有马王堆汉墓女尸的湖南省博物馆新馆11月29日下午正式对外开放。被誉为“东方睡美人”的西汉辛追夫人在原地静待五年后重新“迎客”,整体情况良好。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湖南省博物馆,是当地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8万件,包括以西汉辛追夫人为代表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以及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等。辛追夫人出土时仍然形态完整,皮肤保持弹性,部分关节可弯...
馆内场景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效果图 新省博物馆实景图 记者刚刚从省博物馆获悉,历经五年的建设,湖南省博物馆全新亮相,将于2017年11月29日13:00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前三个月为试运行阶段。在此期间,免费开放范围为“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大陈列。 如何开启省博物馆的体验之旅? 一、免费开放对象: 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