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6-12-20 - 2017-03-19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 中国国家博物馆 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 承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展览备注:展厅:南7 南8展厅 展览介绍 近年来,很少有考古发现能够像“阿拉伯之路”展览展示的文物一样,颠覆人们对于一个地区古代历史的认识。...
作为沙特古代文物的首次中国之旅,“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两周以来,因其神秘和尊贵持续引起关注,掀起了一股沙特文物热。 1月3日,此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接受北京晨报记者独家采访,详细介绍了展览中那些观众不能错过的宝贝。据介绍,本次展出的466件(组)文物,来自沙特阿拉伯王国多个博物馆的珍藏,从石雕到奇珍异宝,此次展出的不少珍贵文物曾长期覆盖于荒漠之下,早已消失在人们的...
阿拉伯之路,是香料之路?朝圣之路?还是……走进国家博物馆B3展厅,“阿拉伯之路——沙特阿拉伯出土文物展”,会将观者心中的疑惑,逐一解开。 此次展览汇集了沙特阿拉伯十余家博物馆的446件(组)文物藏品,以时间为主线,分为“人形石碑”“香料之路”“朝圣之路”“沙特王国的形成与考古”4部分讲述阿拉伯地区由古至今的故事。 百万年前的阿拉伯 在“人形石碑”单元,我们可以看到有着...
12月20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沙特旅游和民族遗产总机构共同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与沙特旅游和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席苏尔坦亲王出席并致辞。 雒树刚在致辞中指出,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中沙双方认为,中方“一带一路”倡议与沙方“2030愿景”高度契合。双方同意推动...
12月20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北京会见沙特旅游和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席苏尔坦亲王。 雒树刚对苏尔坦亲王一行来访表示欢迎,热烈祝贺“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当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开幕。他回顾了中沙两国友好交往历史,高度评价两国文化和遗产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并与苏尔坦亲王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和遗产合作关系交换意见。他指出,中国和沙特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和遗产资源,中国文化部愿继...
“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以极其豪华庞大的阵容于2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这是沙特阿拉伯文物首次来华展出,主办方希望此展能够向中国观众传递一个全新的沙特,改变“石油”“豪奢”“富得流油”的刻板印象。 展览展出的466件(套)考古与文化遗物均为收藏于沙特各个博物馆中的珍品,是过去四十年间沙特阿拉伯王国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不乏震惊世人的发现。比如一块距今6000年的人形石碑,...
12月20日上午,“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席苏尔坦亲王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驻沙特大使李华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沙特驻华大使图尔基·艾勒马迪、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副总裁纳赛尔·纳菲西、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副主席哈班等参加展览开幕活动。 雒树...
“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以极其豪华庞大的阵容于12月2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这是沙特阿拉伯文物首次来华展出,主办方希望此展能够向中国观众传递一个全新的沙特,改变“石油”“豪奢”“富得流油”的刻板印象。 展览展出的466件(套)考古与文化遗物均为收藏于沙特各个博物馆中的珍品,是过去四十年间沙特阿拉伯王国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不乏震惊世人的发现。比如一块距今6000年的...
10月24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在京会见了沙特阿拉伯王国旅游和民族遗产总机构副主席阿里·易卜拉欣·贾班一行。双方就加强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阿拉伯之路——沙特阿拉伯出土文物展补充协议》。 刘曙光表示,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均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和灿烂艺术文化,沙特阿拉伯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丝绸之路把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紧紧联系在一起,自古就通过频繁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文化...
11月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京会见了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副主席哈班一行。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负责人等陪同会见。 刘玉珠对哈班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向沙方介绍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领域的相关情况。哈班表示,为加强中沙两国的人文交流,希望在中国举办“阿拉伯之路”古迹展,并介绍了展览的相关情况。刘玉珠积极回应了沙方的提议,指出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
近日,法国中世纪标志性建筑沙特尔大教堂 (Chartres Cathedral) 的修复工作引发了各方的激烈争吵。法国现已决定国家出资将拥有高耸尖顶的十三世纪哥特式主教座堂内部恢复至其原始奶油白色调,但却引起了远在美国的抗议。图为 2015 年 9 月 15 日在法国巴黎附近沙特尔大教堂修复期间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其壮美的穹顶景象。据悉,沙特尔大教堂建于 1194 年至 1250 年,已被联合国...
沙特神秘古墓屹立千年不倒 沙特神秘古墓屹立千年不倒 沙特神秘古墓屹立千年不倒 沙特阿拉伯广袤无垠的沙漠里屹立着一座千年古墓,被称作“孤独的城堡”(Qqasr al –Farid)。据说这座引人注目的城堡是拿巴提文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的131个古墓中的一座,也是沙特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据说,这座城堡建于公元1世纪,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北地区的玛丹萨利赫古城(Mada'in Saleh )...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15日报道,沙特阿拉伯广袤无垠的沙漠里屹立着一座千年古墓,被称作“孤独的城堡”(Qqasr al –Farid)。据说这座引人注目的城堡是拿巴提文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的131个古墓中的一座,也是沙特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据说,这座城堡建于公元1世纪,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北地区的玛丹萨利赫古城(Mada'in Saleh )。它坐落在古代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上,连接阿拉伯半岛的南北两...
《爱国者系列-IBRAHIM, 2012》身上被精致地书以波斯诗歌、伊朗狱中记忆和《列王纪》中的章节 《恶棍系列-BAHRAM, 2012》 浴血沙场的骑士画面覆盖着被摄者的胸部和手臂。 西丽·娜沙特的眼妆很特别,上眼线很淡,下眼线极浓,沿着眼角向眉上飞去。这让她在人群中相当显眼,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伊朗。 成名至今,人们依然问她,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其实只有一个答...
《IBRAHIM》《神圣的反叛》《BAHRAM》1995年,西丽·娜沙特凭借标志性的在黑白影像上书写波斯文的系列作品《阿拉的女人》,娜沙特跃升至国际舞台。近日,这位国际著名伊朗裔艺术家在京举办“列王纪”个展,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摄影系列和影像装置作品,作品以静穆严谨而感性诗意的视觉语言与音乐、诗歌、历史相互交织,展示了丰富的政治和哲学内涵。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