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柳州市2月24日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6个项目入列。 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技艺、民俗、民间音乐、传统医药等几大类别。传统舞蹈中,像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嘎芦舞、苗族嘎任舞、苗族芦笙踩堂舞、苗族芒篙舞、苗族迁徙舞等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苗族贴绣、苗族刺绣、苗族吊脚楼建筑技艺,甚至如苗族酸鱼、酸肉腌制技艺、苗族重阳...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域性博物馆理事会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在柳州市博物馆举行。柳州市文博系统各单位,以及柳州市区域性博物馆理事会各会员单位等相关行业负责人100余人参加。 柳州市是广西首个博物馆理事会试点城市。会议对柳州市区域性博物馆理事会建设试点情况进行经验介绍和总结,并针对博物馆理事会及博物馆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柳州市区域性博物馆理事会联合会的成...
“张穆马、周鲟龙、黎奇牛”是我国清代书画界的瑰宝,有的流失海外,有的散落在民间,人们难得同时一睹风采。日前,柳州骆越博物馆作为柳州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在开馆一周年之际,举行馆藏书画展,将这些罕见艺术珍品齐聚展出,该展览从元旦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3个月。 据介绍,这些藏品的收藏经历颇为传奇。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散落在民间和海外的“张穆马、周鲟龙、黎奇牛”重聚,骆越博物馆的馆长钟州宁集齐这三幅作品历时1...
柳州邮电博物馆 您想知道柳州通信发展的历史吗?不妨到柳州邮电博物馆去看看。记者从电信部门了解到,27日,柳州邮电博物馆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柳州邮电博物馆馆舍位于市城中区罗池路东一巷20号,坐西向东,建筑外观为欧式风格,砖木结构三层木板楼房,黄色墙体。建筑占地面积447平方米,建筑面积424.95平方米。该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6月8日,为柳州最早的电报局办公场所所在地。柳州邮电博...
广西柳州市民委韦明山、林祖海主编的《柳州民族村落》【版权: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 近日,广西柳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韦明山、林祖敏主编的《柳州民族村落》图书,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鉴于该书对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优秀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将永久收藏。 韦政岳秘书长在京会见广西柳州市民委韦明山【版权: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 由中国书画...
于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广西柳州,目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记者连日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柳州“国保级”文物单位保护现冰火两重天现象,有的文物保护单位有专人看管,保护良好;亦有年久未修或已做商用,现状令人担忧。 位于柳州市鱼峰山脚下的胡志明旧居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两座风格迥异的民国建筑隔街相望,相距仅百米,至今保护完好。其中,胡志明旧居自2002年9月经大规模修缮并...
图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已登记在册的宋明馨墓,房开公司在一旁立起通告,限期迁移。记者 王缉宁 摄 清明期间,柳州市民宋先生一家前往郊外祭扫先人,却发现自家祖坟旁边立起了一家房开商设置的限期迁坟通告。该墓葬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柳州市文物部门表示,他们将会致函房开商,要求对方暂停动迁。 通告勒令迁走古墓 “没有文物部门的意见,这座大墓怎么能够说迁就...
清明期间,柳州市民宋先生一家前往郊外祭扫先人,却发现自家祖坟旁边立起了一家房开商设置的限期迁坟通告。该墓葬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柳州市文物部门表示,他们将会致函房开商,要求对方暂停动迁。 通告勒令迁走古墓 “没有文物部门的意见,这座大墓怎么能够说迁就迁?”4月12日,柳州市民谭先生向记者反映,称柳州市鹧鸪江大桥东岸下茅洲屯附近的一座清代古墓,因房地产开...
作为柳州最早城市雏形——古潭中县的关键物证,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数十件汉墓文物,至今仍被视为本地最具“分量”的一批文物藏品。近日,该市文物部门再次组织考古人员,对柳江县境内的“九十九堆”汉墓群进行清理发掘——30年后再“开”汉墓,能否带来新的重量级发现?随着考古活动不断深入,谜底有望近期揭晓。 坐落于柳江县东部白沙乡境内的“九十九堆”汉墓群,30年前曾因出土国家一级文物——东汉线刻滑石人面...
神秘的篆符 工作人员在仔细辨识方碑上的文字 残存的文字 残存的棺木与棺材钉 9月4日,我市在柳北区跃进路富鸿·蔚澜湾小区附近的工地上发现了一座明代古墓。从当天下午开始,对古墓的抢救性发掘一直持续到9月5日凌晨3点。这座十分让人期待的明代古墓以巨石封口,看似颇具规模,然而考古发掘却仅获一块方碑和残存的此许棺木、几根锈迹斑斑的棺材钉,让人大失所望。 不过,这块边长约3...
“看着各种各样的广西糕点陈列在这里,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甜蜜时光。”45岁的广西柳州市民吴能桦第一次参观柳州市桂饼文化博物馆时说。 这座陈列着100多种广西各式糕点、3600余件自清朝以来的制饼模具、糕点原料等的柳州市桂饼文化博物馆,是广西首家以糕饼文化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建于2013年12月,馆长是来自糕点世家的薛春雄。 “曾经那些饼膜被堆在角落、发霉起灰,最后变成一把柴火。现在走...
从7月25日开始,柳州市博物馆将实行每周五常态化夜间开放,包括古生物化石陈列展在内均可免费参观。 据了解,国内的综合类历史博物馆,因历史文物的特殊性,除特殊重要接待外,目前还没有任何基础陈列展览和临时展览实行“夜间常态化”开放。馆藏文物达6.1万多件的柳州市博物馆,每周五常态化夜间开放,为官办博物馆首例。 博物馆每周五夜间将先期开放一楼区域,具体包括:《生命之旅—古生物化石及柳州史...
7日,已故著名画家邓俊群的6幅作品被其亲属捐赠给柳州博物馆,邓俊群侄子、著名画家邓衍成同时向柳州博物馆捐赠自己的两幅作品。邓俊群1906年生于融水,1990年去世,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老画家”。
6月19日拍摄的有600多年历史的柳州东门城楼。柳州东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为广西重要的古城遗址。因基础松动,城墙墙体青砖和灰缝出现风化、酥碱、剥离。为恢复东门城楼历史风貌并保证古建筑的安全,柳州市从6月起对城楼一段34米长、11米宽、9米高的古城墙进行拆除重建。为了做到“修旧如旧”、一块砖都不能错,拆除前需对城墙上的近8万块砖逐一进行编号,方便重修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