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每当看到清宫剧里皇宫太监展开一卷黄绫,朗声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起句来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是看到一块长方形黄颜色的布,上面写着一些黑字。其实,真正的圣旨不是淡黄色的,而是五颜六色的,颜色越多,级别越高,最高的有黄、红、蓝等五六个颜色,是一截一截的丝绸缝起来的。 清制规定,颁给亲王、世子、亲王福晋、公主的为金册,颁给郡王、郡王福晋的为镀金银册,贝子及贝勒、贝子夫人、外藩蒙古亲王、郡王贝勒的为龙...
今日,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宝国向记者证实,根据数日辨识,5月25日在山阴县后所乡水峪口村东南山口处发现的两通圣旨“禁山”石碑确为明代所立,对研究当地历史、自然森林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5月25日一大早,张宝国等人根据线索,前往雁门关十八隘口之一的水峪口寻访古碑。张宝国介绍,水峪口村是以雁门关为核心的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体系之一。光绪《代州志》记载:“隘口十八,东为水峪、壶峪、马兰、茹越...
日前从河北省定州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块元代八思巴文、汉文双语圣旨石碑,碑体、碑文均保存完好。 定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杜会平介绍,本次发现的石碑属该市文庙文物遗存,碑身白石质,碑额雕刻盘龙纹,碑文内容为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加封孔子的诏旨。定州元圣旨石碑以八思巴文、汉文在碑体阴阳两面雕写,正面为八思巴文。历经700余年风雨,石碑汉文个别残损,八思巴文却清晰可辨。八思巴...
日前从河北省定州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块元代八思巴文、汉文双语圣旨石碑,碑体、碑文均保存完好。 定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杜会平介绍,本次发现的石碑属该市文庙文物遗存,碑身白石质,碑额雕刻盘龙纹,碑文内容为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加封孔子的诏旨。定州元圣旨石碑以八思巴文、汉文在碑体阴阳两面雕写,正面为八思巴文。历经700余年风雨,石碑汉文个别残损,八思巴文却清晰可辨。八思巴...
据《牛城晚报》报道,河北邢台广宗县文保部门在东召乡北苏村一户姓崔的村民家中发现两道明代圣旨,分别为明代成化年间和明代嘉靖年间颁发给崔氏先人的,距今分别为540年和472年。11月12日,邢台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谷华池说,这两道圣旨虽然在时间上相差68年,但是观其外表和内部发现两道圣旨花纹图案和所用材质基本相同。 姓崔的村民今年已有八十岁高龄,是两道圣旨的持有者。老人说,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是,在崔氏家...
“我是高昌王的后裔,我家里有祖传的‘皇家圣旨’”,为给子女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吐鲁番一农民伪造了两份“皇家圣旨”找到当地文物“炫耀”,不料,两份“皇家圣旨”一亮相,就被文物部门揭穿,该农民的图谋也以失败告终。 农民拿来两件康熙年间敕书 10月29日,在吐鲁番市召开的“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会上,吐鲁番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刚在介绍他的《两件伪察合台文文书研究》时说,今年7月底,当地...
昨天,吴江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内,48件徐州圣旨博物馆的馆藏圣旨精品正在展出。 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的《紫气东来 圣旨驾到——徐州圣旨博物馆馆藏圣旨精品展》为期一个月。吴江博物馆工作人员陈萍介绍说,观看圣旨展,不仅可以了解圣旨的内容,还可以看到当时丝质圣旨的色彩、质地、图案、遣词、书法、用印等内容。 本次展出除了我国古代的圣旨外,还有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圣旨,另外还有放置圣旨的器具、古代官员和...
清朝圣旨一道,圣旨楼一座,红蓝挽幛11幅,目前,这批国家三级文物在洛阳偃师市商城博物馆内,属于登记在册的国家文物。而在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彭店寨村王氏家族后人看来,这些应是他们家族的祖传宝贝。为此,王家后人状告偃师市文物部门“霸占”其家传文物,双方4次对簿公堂,争执的焦点一直围绕“12年前这批文物是捐献还是代管”而进行。2015年6月1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限偃师市文物旅游局在判决生效...
村民王德军向记者展示博物馆颁发的收藏证书 在偃师商城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该批文物。 清朝圣旨一道,圣旨楼一座,红蓝挽幛11幅,目前,这批国家三级文物在洛阳偃师市商城博物馆内,属于登记在册的国家文物。而在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彭店寨村王氏家族后人看来,这些应是他们家族的祖传宝贝。为此,王家后人状告偃师市文物部门“霸占”其家传文物,双方4次对簿公堂,争执的焦点一直围绕“12年前这批文物是捐献还是代...
近日,金华市文物局在进行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时,在金华婺城区汤溪中学,发现了一幅五颜六色的清代圣旨,经专家鉴定,是清道光年间真迹。从圣旨内容来看,道光皇帝表彰的是浙江嘉兴协左营守备金文荣的父母,嘉奖其教子有方,德行高尚。(详见2015年8月13日J3) 不过,这道圣旨怎么到了汤溪中学?金文荣是何许人?本报的报道刊登后,不断有热心读者提供线索,很快圣旨之谜一个个解开。 原来金文荣是汤溪瀛洲村人,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影视剧里的这句话,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真正的圣旨长什么样?见过的人可不过。近日,金华市文物局在进行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时,在金华婺城区汤溪中学,发现了一幅五颜六色的清代圣旨,虽然历经了180多年沧桑,依然保存完整,鲜艳夺目。 这道圣旨来自哪里,皇帝颁给谁的,为什么又到了汤溪中学? 这幅圣旨有六种颜色 距今已有187年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在金华市文物局见到了这幅圣旨...
市民在镇江博物馆参观展览。连日来,镇博刚刚开展的“徐州圣旨博物馆馆藏圣旨精品展”及“普洱茶马文化风情展”,为炎炎夏日里的市民送上了一道历史文化大餐,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
在数不清的历史剧中,常会有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是没有这八个字的,凡是出现了的,都属于“戏说”和“穿越”。 比如,《楚汉传奇》第九集,赵高和李斯商量伪造始皇帝的遗诏。李斯大笔一挥,写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秦王朝肯定没有这个说法,不知道李斯闹腾个什么劲。 先说“皇帝诏曰”,应该和秦始皇有点关系,秦始皇称雄天下后,不再满足于王的...
自百年前的所谓“新文化”运动开始,传统的帝王社会就被一些文人打上了“专制”的烙印。近六十余年来,更是有人在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华传统。与之配合的文艺影视作品中,也时常把中国传统社会描绘成一副,帝王高高在上、为所欲为,群臣战战兢兢、唯命是从的“模型”式画面。于是,不少人头脑中,接受了这样一个概念——中国古代是没有法制的,皇帝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然而,史实真是这样吗? 留于青史的一问——“你...
记者今天从平阴县有关方面获悉,东阿镇窑头村近日发现了一通明代圣旨碑和一通三进士墓碑。 记者了解到,该明代圣旨碑高2.7米,宽0.9米,碑文是明嘉靖皇帝于嘉靖四十年五月廿二日因鸿胪寺序班秦应魁“才识练达,进退祥雅,三载于兹,克勤夙夜,靡懈攸司,兹以考绩,特授尔阶仕佐郎”的一道圣旨。另一通碑其实是墓碑—“明故登侍郎鸿胪寺序班南川秦公墓表”,高约2.4米,宽0.8米。圣旨碑原来应有龟趺龙首,但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