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圆明园如园正殿延清堂考古遗址。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如园小传】 如园位于长春园东南隅,是长春园内五园中最大的园中园,占地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对江宁(今南京)的瞻园情有独钟,不仅亲自题写匾额,还为其作诗《寄题瞻园》。后来,乾隆在长春园内仿瞻园建造如园,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基本建成。 嘉庆十六年时,嘉庆皇帝又进行了大规模...
昨日,新京报记者从圆明园获悉,自2016年10月开始的圆明园如园遗址二期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已临近尾声。此次考古过程中,考古人员发掘出嘉庆御笔石刻、彩釉地砖、葫芦范等珍贵文物,对嘉庆年间的如园布局基本考察清楚。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告诉记者,如园遗址是迄今圆明园首座考古发掘的仿江南园林的建筑景群,是近年来发掘出的保存较好的遗址,发掘成果“超出预期”。 ...
关注圆明园考古:如园考古发现嘉庆御笔题刻
这件白芙蓉石印章(见图),边款“嘉庆四年 二山”六字。查相关资料发现,确有“二山”其人,生活于清代嘉道时期。陈观酉(约1779-?),字仲博,一作仲搏,号二山,钱塘(今杭州)诸生;工楷书,山水宗法黄公望;性至孝,年三十丧偶,不再娶;后从册封琉球使作海外游;有《元宵踏雪图》,著《含晖堂遗稿》。 资料显示,陈观酉名条下所收录的印章中,其本人的刻印甚少,却收录了清代篆刻史上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的...
罐高20.5厘米。颈微束,唇口,罐身由腹而下收敛。罐内罐底施松石绿釉,底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体印章红款。口部于矾红地上饰以金彩饰卷草纹,颈与胫分别用黄、绿、红及蓝绘如意纹和仰莲瓣纹。器身主纹为松石绿地上设粉彩瓜蝶纹,寓意“瓜瓞绵绵、子孙万代”。瓜蝶纹盛行于乾隆晚期至清末,为同光时期最多见。 松石绿釉系以铜为着色剂、二次烧成的低温釉。在明清时期,绿彩所用原料除铜之外,有时还添加少量其他着色...
图为格日勒图(右一)向参观者介绍蒙古文字文献博物馆里的藏品。尚虹波摄 6月10日,中国首家蒙古文字文献博物馆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新区南山文化产业园揭牌成立,包括清嘉庆皇帝满蒙文亲笔手书在内的360余件蒙古文献档案、经文等在这里得以展示。 据史料记载,蒙古族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其通行文字--蒙古文字有近千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改良自回鹘文字的回鹘式蒙古文字(传统蒙古文字)、...
嘉庆瓷器的釉质逐渐变粗,釉面泛青,光润不足,瓷器的釉面上普遍出现轻微的波浪釉和似荞麦粉的针点,俗称“荞麦地”。 嘉庆青花瓷器上的耳系一般非常工整、方正,见棱见角的牌形耳好似古代的玉牌一样,器物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尤其是民窑器。 双狮耳发展到嘉庆时,上头大下面小,模印清晰。一般讲,器物上的耳饰越清晰其年代越早。 另外,嘉庆时出现的帽筒,形体比较高大,有的器身还有镂空装饰...
清代的瓷器烧造,经过康、雍、乾三代的高峰期之后,无论胎釉和制作,均一朝不如一朝,走的是一条下坡路。所以嘉道之瓷已明显不能与雍乾时代的精瓷相比。当然,也偶有精进之物,但总体说来,大都比前三朝粗糙。这是一个总体原则,因此我们必须在鉴识时把握住。 从瓷胎来看,嘉道瓷的胎骨与乾隆瓷相比,变化不是很大,但胎质略显粗松,胎骨的洁白度也差一些,而且,尤其是民窑瓷胎骨要较前朝略厚,器物也显得厚重。这些表现,...
嘉庆、道光时期瓷器的鉴定: 1、嘉庆、道光时期瓷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胎骨较前朝略厚。从道光时起,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 2、瓷器釉质变粗,釉面上普遍出现了“细桔皮釉”及 轻微的“波浪釉”。 3、臼釉的颜色还是白中闪青色,但洁白程度不如乾隆时期,后来逐渐变灰色。趴在豆青青花瓷器中,有堆粉青...
清代釉里红的烧制,经康熙、雍正、干隆三朝的高度发展,至嘉庆朝已经趋向停滞保守的状态,烧造数量明显减少。嘉庆初期,因乾隆皇帝为太上皇,故一切因循旧制,包括瓷器的生产,且有些瓷器还署乾隆款,故其制作方式与前朝无大的差别。随着清朝步入中期,一方面嘉庆皇帝崇尚节俭。另一方面,清王朝在各方面也不如以前。官窑瓷器方面,随着唐英的离去,御窑厂取消督陶官的制度,改由地方监管,故瓷器烧造不仅花色品种减少,而且烧造质...
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17年1月7日至6月18日,举办以清嘉庆皇帝为主题的特展,希望能让观众除一睹台北故宫院藏清代嘉庆皇帝的相关重要典藏外,也能深入了解以往较为人们所忽略的嘉庆皇帝,包括其一生事迹、治国理念以及艺术收藏等。 《大清仁宗睿皇帝本纪》 台北故宫博物院继2016年5月在嘉义南部院区推出“嘉庆君·游台湾——清仁宗文物特展”后,于2017年1月7日至6月18日,在北部院区推...
昨日,泉州市海丝办相关负责人,现场踏勘清源山世家坑的考古清理情况。世家坑是清源山三处遗产点之一,根据申遗工作部署,今年9月中旬开始进行考古清理工作,目前已暂告一段落。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泉州市文保中心对世家坑六七处重要的墓葬进行了考古清理,并在一处锡兰世氏家族墓边上,发现了“林府奉宪示禁”的摩崖石刻。 石刻立于嘉庆十四年,洋洋洒洒刻了约有400个字,主要是讲几个姓氏在“世厝埔”(即世家坑)的...
紫禁城之变是大清衰势的一个特殊表征。在它的背后,是大清深层次问题的不断恶化:人口压力没有丝毫减轻,流民越来越多,土匪四起,邪教横行。除了天理教之外,什么静空天主、老佛门、一柱香、红阳教、清茶教、大乘法门等教门,接踵而出,目不暇给…… 嘉庆皇帝实际上已经做到了他的观念范围内最大的努力。他对每一个问题的处理都是尽心尽力,既耐心又坚决。二十多年中,他就犹如一个唐吉诃德,一刻不停地和风车博斗,然而却...
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清嘉庆,高25.5cm,口径9.3cm,足径9.4cm。 瓶撇口,束颈,长圆腹渐敛,圈足。肩部对称置红釉描金螭龙耳。瓶外壁主体绘粉彩龙凤穿牡丹花纹,以宝相花纹、如意云头纹、变形仰莲瓣纹为边饰。圈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瓶造型规整,设色艳丽,是一件颇能体现嘉庆官窑粉彩瓷器制作水平的佳作。
嘉庆时期,因为少有精致的产品,与康、雍、乾三朝相比,嘉庆青花瓷的市场价值比较低。而且嘉庆青花器的造型基本上沿袭乾隆期,没有什么创新之作。 第一,早期定制的瓷器接近乾隆时风貌,故有”乾隆窑“之论。晚期作品见拙,故有”嘉道窑“之说。 第二,青花色调大多稳定,同于乾隆时期;少数出现黑暗、浅淡和漂浮的色泽。彩器的豆瓣绿釉,明显不及乾隆时光润,色深而不匀,没有乾隆时釉面中匀净的小波纹。 第三,器型、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