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12月29日至30日,河南省古建筑保护与养护培训班在郑州举办。来自全省省辖市、直管县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各县、区具体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近200人参加了培训。河南省知名古建筑专家分别围绕古建筑维修理念、《中国文物保护准则》解读、《古建筑养护操作规程》解读等内容进行授课。 河南省文物局非常重视本次培训班,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对办好本次培训班提出了指示,要求精心组织、选好师资、做好教学管理,提...
12月4日,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省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杨焕成,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原副所长牛宁,郑州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郑东君一行到平顶山郏县文庙、传统村落临沣古寨、李渡口、张良故里等地进行调研。郏县文化广电局及李口镇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专家组一行先后来到李口乡张良故里展馆、西官宅、西酉盛、提督府等地进行实地察看,他们一边听取讲解,一边仔细参观,并与大家认真探讨、交流。专家组对郏县文庙、临沣寨古建维修和张...
10月9日起,《河南商报》连续刊发“把根留住”系列报道,讲述了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一些优秀建筑,也在保护声中慢慢被拆了。 报道刊发后,引发众多读者强烈关注,纷纷留言发表看法,更有一些学者,从专业角度阐释了古建筑保护难的原因以及出路。 古建筑保护难 与城市化加速有关 对于《河南商报》的报道,网友“王镜”称:郑州号称中国第八大古都,却缺古都景观,在经贸发展中高歌猛进的郑州,可否慢下脚步,...
安徽黟县在推进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建筑遗存保护中,以“丰富旅游新业态、延续古建筑文化脉络”为切入点,全域调查古建筑基本情况,梳理古建筑历史和背后的故事,探索“保护—利用—再保护”的新路径,自2009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0余亿元,实施了近500幢古建筑和17个古村落保护利用,打造产业类和事业类业态19种360余处,让古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采取“集中保护、异地搬迁”模式,解决零星偏僻...
从长远来看,保护古建筑与经济发展之间完全可以形成正向促进的关系 笔者近日在新余市南安乡采访时发现,当地仍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行走其间,但见那木质门窗上的雕刻栩栩如生,所刻骏马神采奕奕,连毛发都清晰可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护,有的古建筑内的实木雕刻已被不法分子偷盗一空,有的房屋甚至呈现摇摇欲坠的破败之相,令参观的人们感到心痛和惋惜。 中国的古建筑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魅...
打开任何一本讲述西方建筑和城市历史的书,意大利的建筑都占据着相当多的篇幅。意大利人总是不约而同地把保护古迹意识称作他们的“DNA之一”,在他们看来,历史遗迹如同基因不可或缺,不论民众还是官员,心里都给古建筑贴上了“珍藏品”的标签,对古建筑和古城用心守护、悉心照料。 保护文物 就是保护生活品质 意大利是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国家。 为了保护罗马古城,1939年,意大利政府开始在罗马...
6月18日,为落实2015年4月7日省政府召开的古建筑保护专题会议精神,我局组织召开全省古建筑保护专题会议。省文物局领导、各市文物局(文化局)局长、局机关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和局属有关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会议,王建武局长主持并发表讲话。 会上,各市汇报辖区内国、省保古建筑2015-2020年维修年度计划,市保古建筑“十三五”期间力争全覆盖的抢险维修计划以及县保古建筑做好“三有三防”的措施,并就我局起草...
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已发现的古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26388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1449处。这两类建筑总计40余万处,其中半数以上属于私人早期购买、从祖上传承或从其他渠道获得产权或使用权的私人建筑。2013年,影星成龙将自己早年购买收藏的部分徽派古建筑捐给了新加坡一所大学,曾引起社会争议。私人古建筑是否应将其产权或使用权收归文物管理部门或国有单位机构管理,业界争论不断...
历史建筑是四川省眉山市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意义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近日,眉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全市文物古旧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 据悉,眉山市从11月起至明年9月,开展全市历史建筑的首次普查工作,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具体实施,由地方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古建,挂牌保护。对历史古建较多的古镇和古村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截止目前,该县共投入资金7906万元,完成3个文保单位、8个古村落、97个徽州“十古”修缮保护工作。 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24个责任单位为成员的徽州古建主保护工作领导组,21个乡镇相应成立组织机构。 政策保障。制定出台《2014年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及《2014年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重点工作任务》。 资金保障。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648万元,设...
普宁寺修缮后的大乘之阁,高达75米,千手千眼佛即在大乘之阁内。 普宁寺大雄宝殿修缮后的木门。 普宁寺一角。 15日,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指挥部透露,中国北方最大藏传佛教寺庙普宁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已完工。文物修缮按照清代工序工艺“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地再现了200多年前古建的风采。 普宁寺始建于清干隆二十年(1755年),寓意“普天之下永远安宁”,...
古建筑是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蕴的建筑文化、历史、艺术博大精深,是山西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山西省现存古建筑28027处,其中唐宋辽金及元代建筑533处,占全国同时代建筑的七成以上,其余明清时代的建筑和古村落、古城址也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几十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特别是实施山西“南部工程”以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使数百处古建筑群得...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安然接受中国艺术网采访 何为古建筑? 在首届“古建筑保护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中国艺术网记者有幸采访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安然,并就古建筑保护界定标准,安秘书长说到,“目前主要从历史年限角度(一般是民国时期以前的建筑)对古建筑进行界定加以保护。一类是权威部门对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现状进行评估,决定列入国家级、省级或市级保护单位;另一类是数量较大、具有一定历史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