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首届“中国民间藏玉(晋江)展”在晋江市博物馆开展。黄如萍摄 1月14日,400多件(套)由海内外藏家收藏的中国古代玉器精品,在福建晋江举行的首届中国藏玉(晋江)展上惊艳亮相。 虽然是民间藏玉展,但此次展览玉材丰富,精品良多。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侯彦成告诉记者,此次展览面向海内外藏家征集,年代跨度大、类型多,基本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以及商、周、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中国玉文化各时期...
11月13日,“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隆重开幕。展出的中国古代玉器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共200件。 据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新石器时期至明清200件中国古代玉器,年代跨度大、类型多,基本涵盖了中国玉文化各时期的典型玉器。展出的藏品全部是安徽省文物学会会员的珍藏,特别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玉器鉴定专家杨震华教授担任展览专家组顾问,全程指导并参与藏品的鉴定工作...
将于14日参展和拍卖的宋元时期的玉羊,雕琢精致,憨态可掬,温顺可爱。 记者今日从湖南省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获悉,2016湖南文物玉器专场拍卖会将于14日在长沙潇湘华天大酒店五楼湖南厅举行,将推出300件古代玉器。 本场拍卖会拍品共300件,全部为中国古代玉器,已经湖南省文物局鉴定许可,将于12-14日在长沙潇湘华天大酒店潇湘华天大酒店五楼进行预展和拍卖。 在所拍作品中,有一件宋元...
杨晶,女,汉族,1957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金州区。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兼任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助手。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华玉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为中国考古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古代玉器和古陶瓷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近年来还承担...
120余件(套)玉器今日亮相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智慧无限Ⅱ—古代玉器展览”。这些玉器涉及从唐至清各时期代表精品。 本次展出的唐宋元玉器,表现出较强的民俗化倾向,表现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花鸟纹大量出现,动物纹饰也更加真实。明清及其后的玉器,器皿中大量出现茶具、餐具、文具、文玩作品,并出现了大量的玉陈设品。 故宫博物院古玉专家张广文表示,中国玉器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今长达六七千年。商...
座谈会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致辞 为展示良渚玉器工艺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中国史前玉器工艺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2015年10月9日上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联合研究基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承办的《良渚玉工》学术成果发...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进一步促进河南与新疆的文化交流,由河南省文化厅、哈密地区行政公署、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哈密地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局承办的“中原古代玉器展”于8月21日上午在哈密地区博物馆隆重开幕。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丽萍,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哈密地委副书记刘金山,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新疆生...
蟠螭纹是古玉上常见的纹饰,只有对它深刻地了解、分析,才能更好地识别古玉并正确地判断其制作的年代。下面就谈一谈不同时期古玉上蟠螭纹的特点。 战国时期 蟠螭纹头部的特征是圆眼、大鼻、眼尾稍有细长线。双线细眉,上线很浅很细,往往不易看出。下线明显,猫耳,大多数耳朵方圆。腿部线条弯曲,脚爪往往向上翘起,用曲折的弧形线,尽情地把关节主要活络胛骨都表现出来。蟠螭身上的附带纹饰一般都用阴线勾勒,其中有弯茄形...
吴念亲: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鉴宝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九、宋代 宋代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经济文化较为繁荣的时期。宋代是中国玉雕工艺的发达时期,这时玉雕行业初具规模,玉雕市场应运而生,出现了专门贩卖玉器的店铺,朝廷也选一些民间高水准的琢玉工场作为皇家“玉院”,由宫廷指定其制作一些玉器。宋代以现实主义思想潮流影响...
有人把冶金术的发明说成是古代文明到来的一个标志,很多人也认为琢玉技术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标志,两项工艺都起源于史前时代,后人多归功于炎黄二帝那个时代。 玉为美石,习惯上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我国古玉用材主要是软玉。30年代,由于对史前考古的局限,当时把出土的玉统统定为汉代;到了50年代,在长江下游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玉器,后来又陆续在大溪、大汶口、仰韶、红山、良渚、龙山文化中都发现了不少...
鹿是古人心目中的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因此古代玉器中鹿纹图案较多,造型亦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它们或卧,或立,或奔跑于山间绿野,或漫步于林间树下,皆秀美生动、典雅可爱。尤其是唐宋以后,古人借鹿与禄之谐音,以象征福禄常在,官运亨通,应用更加广泛。随着朝代的更替,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以及琢玉工艺的进步、提高,玉器上鹿的形象日渐丰满...
鉴定古代玉器要先看玉器的器型。古玉器就像带有一种灵性、神韵的感觉。而现代的仿品在形态极力仿冒真品,但却缺少灵性神韵。这和现代人的急工近利、缺乏耐心和手艺缺陷有很大关系。要学会古代的工艺,绝非一日之功,这和造假者自身的文化、专业知识有很大关系。我们只要多去博物馆看真品,多看故宫出版的图文结合古玉类的书,以此提高我们的鉴别能力。还要多逛古玩市场,我就经常去潘家园看那些新出的仿品,有助于我们更贴近的观察...
文献中组合形的玉佩又被称为“杂佩”、“大佩”、“玉佩”等,是将几种不同形状的单件玉佩,用彩线以不同的方式串联在一起。《毛诗·郑风·女曰鸡鸣》最早记载了组玉佩的组合方式:“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毛传云:“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西周时期的组合玉佩主要有三种形制:一是位于死者胸、腹部的多璜联缀的主体组合玉佩,如上述的五璜联珠组玉佩;二是长条形片状玉一端串联小玉珠和绿松石珠,呈递增式的组...
1、谷纹:整齐排列的蝌蚪状纹饰,象谷牙。流行于战国秦汉。 各种谷纹 汉代谷纹环 战国排列整齐、清晰的谷纹谷纹璧 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 西汉 龙凤乳钉纹玉璧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西汉金玉相连龙带钩龙纹乳钉纹 3、云雷纹: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专角的称雷纹。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上最为盛行。
收藏难,难在辨伪识真。鉴定专家之间、收藏者之间、书画家与鉴定专家之间,就一件物品的真假经常发生口舌和笔墨之争,使得收藏人一头雾水,慨叹鉴定市场的混乱、险恶。我便是其中的一位。 由于喜爱古代玉器,想验证近年来鉴别能力的高低,近日,我挑选了二件藏品,并请国家权威鉴定单位和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玉器专家分别就玉质、沁色、年代等进行了识别,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两件玉器的具体特征如下: 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