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古建维修保护工程开工。据了解,这是该馆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保护施工。 洛八办纪念馆由并排的3座三进四合院组成,占地面积4388平方米,建筑面积3330平方米,共有房屋129间,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具有浓郁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及较高的建筑艺术和工艺制作水平。 由于建馆时间较长,部分建筑木质构件陈腐,门窗破损或变形,屋顶裂缝漏雨,墙体起皮、裂缝、酥碱...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挖掘传播抗战文化正能量,全面拓展革命史、文化史、艺术史等领域研究视野,由武汉大学出版社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联合整理出版的《八路军抗战文艺作品整理与研究》系列图书近日正式面世。 该系列分为小说、报告文学、诗歌、话剧、戏曲曲艺、木刻版画等6卷,共7个分册,主要来源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藏当代十分罕见的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创作的文艺、文...
9月7日,山西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广场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儒林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主持,省四大班子领导同志,特邀嘉宾抗战老战士、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将帅子女、烈士遗属代表以及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代表,工人学生代表,老区群众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武乡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在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按照省委统一安排,今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暨平型关大捷78周年纪念大会在大同灵丘县平型关纪念馆前的将帅广场隆重举行。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今日上午9时,随着雄壮的国歌奏响,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上空礼炮轰鸣...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昨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八办旧址纪念馆入选名录。同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武汉刘家麒列入国家著名抗日英烈。 据了解,这次公布的第二批名录是在去年公布第一批名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核实论证后形成的。 八办旧址纪念馆入选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八路军武...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期启动整理并在官网上陆续公布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档案》。 据了解,这批珍贵档案以时间为脉络,共分30集,系首次公布,不仅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也披露了国共合作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该军毯系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平型关大捷后,686团副团长杨勇分得一块战利品军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一直带在身边,并把它作为八路军首战大捷的纪念品珍藏。1958年10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时,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杨勇上将将这块军毯交给灵丘籍的司令部机要参谋武锦同志,并深情地说:“这块军毯是平型关大捷的战利品,今天我把它交给你,送给灵丘人民。八路军在平型关的胜利...
8月6日,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内的“百年留声”博物馆收藏者张建洛收到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青年张广胜寄来的一件文物,这件文物是用炮弹壳做成的花瓶,弹壳长24厘米,底部直径9.5厘米,上面印有“天壤无穷昭和戊辰之冬陆军大臣白川义则书”镏金题词字样。据了解,这样的花瓶其实有一对,另外一只目前摆放在日本靖国神社内。 据史料记载,白川义则是侵华日军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战争罪犯。19...
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等领导同志在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序厅参观 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等领导同志在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第一展厅参观 在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之际,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同志来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调研改造提升后的主题展览《八路军抗战史陈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武,长治市委书记马天荣,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作协主席杜学文,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
2015年6月28日,为隆重纪念党的生日,秉承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洛博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洛阳博物馆组织志愿者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简称“洛八办”)进行了参观教育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全国14个省市设立了20余处办事机构,洛八办是河南地区唯一对外公开的办事机构。办事处成立后先后有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徐海东等领导同志多次到办事处指导和部署工作。特别是刘少奇同志曾三次来到办事处...
今天上午9点,一场特殊的文物捐赠仪式在军事博物馆举行。三位八路军老军工的后人来到了现场,并向军事博物馆捐献珍贵文物300余件,其中包括一些八路军领导人当年签署的文件、保存的资料,除此之外,还有生产工具等老物件。 上午9点,会场的一张长桌上已经摆满了待捐赠的文物,除了大量封存的档案资料外,还有很多老物件摆在桌上。在场的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近在咫尺的珍贵文物,包括战争年代所用的军毯、制造枪支用的标...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今天上午举办“八路军老军工刘贵福、张庆森、李鑫德文物捐赠仪式”。 据了解,刘贵福和张庆森是八路军第一支制式步枪“无名式马步枪”的主要研制者;李鑫德是原八路军军工部工会主席。捐赠的文物主要有三位老军工当年使用过的生产工具、获得的奖状奖章以及军工生产的原始文件。这些史料、文物共计300多件,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八路军军工的生产...
记录和反映“八路军南下支队”历史的十余件文物、图书和资料31日由“南下支队”老战士及亲属代表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944年,中国共产党为进行战略反攻准备,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以第359旅为主体,由王震担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挺进湘鄂赣地区,并在659天的“南下”战略行动中,转战陕、晋、豫、鄂、湘、赣、粤、甘八...
文物交接中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将于9月3日举办大型的全国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联展——《永远的丰碑》。收到邀请后,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人员积极准备,多次与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和新郑机场沟通和协商,最终确定由馆长吕九卿带队,携带抗战时期文物42件(馆藏文物32件,“百年留声”博物馆文物10件),赴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参加联展。目前已完...
朱永光馆长为袁占亭市长一行讲解 袁占亭与西路军老红军刘汉润亲切交谈 8月26日上午,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甘南路旧址重新开放,改造提升后的《“祁连巍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展》同时与观众见面。兰州市委常委、市长袁占亭等参观展览并与西路军老战士亲切交谈。2001至2014年,有关部门先后两次对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甘南路东、西两处旧址进行了修缮,并投入专项资金对原有展览进行重新布展和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