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剔花是我国古陶瓷装饰中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剔花瓷器,图案气象浑穆,线条遒劲有力,给人以古朴奔放之美感。剔花,即在半干的坯体上,使用竹木或骨石等制成的刀具,按事先设计的图案,以一定的深度剔去纹饰以外的坯层的一种装饰拉法。用这种方法作出的图案,具有很强的浮雕感。有时花叶上再用划花的方法划出花蕊叶筋,纹饰更显形象逼真,由于剔去的地子通常呈黄褐色,与黑色的釉子或白色的化妆土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这就使主题纹饰...
简介: 序言 概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中国北方青铜器源流的研究史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文的主旨、研究方法与逻辑 第二章 欧亚草原诸青铜文化的年代、分布与代表性青铜器及其组合关系 第一节 欧亚草原青铜器的发展阶段与地理分区 第二节 初始期的欧亚草原铜器 第三节 发达期的欧亚草原青铜文化 ...
中国北方由国家举行的宗教祭祀场合中,很早就出现香草酿制的香酒,同时也会在仪式中焚烧茅草、艾草等香草植物,但焚香在仪式中的重要性似乎不那么被重视,只是众多仪式用品的一项,所以焚烧香草时,还需要伴随着玉帛、动物肉脂等,与后世直接以焚烧香料的香气祀神的概念仍有出入。 这种对天上神只所做的祭祀活动中,重视使用火来焚烧祭品,产生香气,以及袅袅上升的烟气等形式而带来一种意象,这时这种意象已经存在人...
引子:回归考古人类学 虽然诸如李济、梁思永、吴金鼎等中国早期考古学家都接受了完整的人类学训练,但中国文物界中根深蒂固的“金石学”传统依旧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导向了器物发掘的脉络。这不但导致了考古学和人类学在中国长期分裂为两个联系不甚紧密的学科——考古学常与历史学为伍,而人类学则沦为社会学的附庸——而且使得我们在阅读考古材料时,缺乏有效的解读手段,往往陷入了“管窥一斑,不见全豹”的处境。 为了...
民间艺人郝彦明把“炕围画”画到了单元楼里,“炕围”变“床围”,吸引了不少“老中青”邻居前来观看。然而,“中老年人是怀旧,年轻人看个新鲜,真正打炕围的人很少。” 68岁的郝彦明是山西襄垣县一名绘画老艺人,也是当地炕围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炕围画,俗称“炕...
昨日记者获悉,在2012中国旅游品牌推广峰会上又传来喜讯,山东潍坊昌邑市被评为中国北方林木养生名城。这块响当当的城市名片是继昌邑市被授予全国首个绿化苗木基地、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荣誉称号之后,“生态昌邑”建设取得的又一硕果。 近几年,山东昌邑市围绕“水、绿”两大特色,挖掘自然和人文两大资源,着力打造...
【核心提示】中国北方边疆地区是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交流的重要区域,其中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青铜时代文化面貌彼此间既各有特点,又有复杂联系,一直广受学界关注。 7月20—24日,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北方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社会的演进”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社会演进特点,...
6月24日端午小长假期间,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迎来了一批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罗特格斯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参加“中国北方农村的社区与宗教”工作坊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客人们。青岛地区是妈祖信俗北传的第一站,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的青岛天后宫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妈祖信俗传播载体,在海内外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近代以来,青岛成为欧亚文化交汇地,各种文化与宗教在此相遇。作为中国与世界...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文化厅考古所及齐齐哈尔市文物管理部门的考古专家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近日完成了对中国北方渔猎文化典型代表——昂昂溪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葬9座,出土100余件珍贵文物。 昂昂溪遗址发现于上世纪20年代末,由22处遗址与17处遗物点组成,共计39处。1930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首次在昂昂溪五福遗址进行考古挖掘,清理墓葬一座,出...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文化厅考古所及齐齐哈尔市文物管理部门的考古专家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近日完成了对中国北方渔猎文化典型代表——昂昂溪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葬9座,出土100余件珍贵文物。 昂昂溪遗址发现于上世纪20年代末,由22处遗址与17处遗物点组成,共计39处。1930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首次在昂昂溪五福遗址进行考古挖掘,清理墓葬一座,出土...
中新网1月14日电(蒲波) 13日,内蒙古考古文物研究所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学论坛上,详细介绍了目前所见保存最好的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最完整聚落——赤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在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149座青铜时代早期圆形房址,回廊和侧室构成一个个院落,环壕和城墙相连形成统一的斜面,空中俯瞰颇为壮观。这就是2009年4月,内蒙古考古文物研究所为对面积约3万...
13日,内蒙古考古文物研究所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学论坛上,详细介绍了目前所见保存最好的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最完整聚落——赤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在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149座青铜时代早期圆形房址,回廊和侧室构成一个个院落,环壕和城墙相连形成统一的斜面,空中俯瞰颇为壮观。这就是2009年4月,内蒙古考古文物研究所为对面积约3万平方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