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莞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昨日,市政府官网公布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透露,将围绕“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这两大最突出的品牌,鼓励对南社等传统村落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和利用,禁止在各级文化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工程,打造东莞历史文化的靓丽名片。 鼓励单位个...
1月25日—3月19日,原创精品展览《花之依——东莞市博物馆藏花器展》将在东莞市博物馆开展。依托各类花器,透过与此相关的花事、花语,还原古人的生活艺术,邀市民一起与自然来一场对话,在生活艺术中感受一段美的历程。 结合原创展览《花之依——东莞市博物馆藏花器展》,该馆海将推出“花舞春风”教育体验活动和“中国古代花器知识”“中国古代插花历史与艺术”讲座,通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让观众感受古人插花沐...
1月10日,杨晓棠一行在麻涌镇麻三村检查创文工作 东莞日报记者 程永强 摄 东莞市创文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1月1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杨晓棠率队到麻涌检查创文工作落实情况并现场办公,要求持之以恒地开展基层精神文明创建“补短板 促提升”工作,推进创文工作常态化。 在前往麻涌的路上,杨晓棠一行仔细观察道路两侧创文工作开展情况,并逐一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镇街、部门引起重视,抓...
3日,记者从东莞市城乡规划局获悉,《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年)》(下称总规)正对外公示。总规显示,到2020年,虎门镇将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镇,珠江口湾区重要的支点城市、东莞市副中心”目标。其中,为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力度,虎门将三级保护区,明确一级保护区内不得随意更改或变动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在文物保护区内现有非文物建筑物、构筑物必须逐步拆除或整治。 虎门镇位于东莞市西...
摄影名家齐聚东莞,参加摄影嘉年华 近日,“爱摄影 爱东莞”2016东莞摄影嘉年华暨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项目在东莞市民艺术中心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摄影名家,以及东莞市摄影家协会数百会员、上千市民共同见证活动启动,一起分享摄影之乐。活动包括摄影展览、名家点评、名家讲座、现场评选以及非遗影像项目研讨会、非遗墟市、非遗展演等多项内容。
经过一年多的闭馆升级改造后,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升级完工对外开放。12月8日上午,东莞市举行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改造升级开放仪式,东莞市领导潘新潮、杨靖波、喻丽君等参加了仪式。东莞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原有的陈列为《鸦片战争海战陈列》,此次升级改造共耗资5000余万元,颠覆以往展览形式,打造出一个有高度、温度的展览。 海战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展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展览的制作目的是要让观众看得...
广东东莞虎门海战博物馆陈列展览改造升级正式开放启动仪式12月8日举行。改造升级后的《鸦片战争》陈列展览由七个部分组成,以全新视角展示鸦片战争这一反映中国历史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了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虎门海战博物馆原有的基本陈列——《鸦片战争海战陈列》自199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迄今达18...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一角 张超满 摄 2001年修复后的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及重新竖立的“销毁鸦片烟池” 日前,广东东莞耗时一年之久的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陈列升级改造完成,该馆以全新的面貌再现了177年前的烽火硝烟,成为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成果。近年来,东莞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完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指标任务,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
东莞老街夜色 曹永富 摄 在东莞市莞城街道中兴路—大西路、象塔街、兴贤里等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标识牌用中英双语注明了这些地段的历史文化价值,“总区域图”让人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环境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寺前街等路段和容庚故居等历史建筑都嵌上了同样风格的标识牌。自2011年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以来,东莞市初步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各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地段因此有了...
广东省东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即将迎来国家考评组的评审。近日,该市召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协调会,要求各镇街各部门继续扎实推进申报各项工作。 东莞市是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拥有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文保单位和非遗项...
塘尾古村是石排镇乃至东莞市的历史文化瑰宝,它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全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随着第二期第二阶段的文物修缮工程于2015年底竣工,近期又完成了村史馆的建设提升工作,这个宋代就立村的古村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东莞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排镇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立...
蒋彬正在对文物进行修复。 在东莞博物馆文物库房部工作的蒋彬是东莞5所市属公立博物馆里唯一的专职文物修复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室对破损的文物做“手术”,让其起死回生。在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蒋彬修复的文物不计其数。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热播虽让文物修复员大火,但蒋彬觉得文物修复是一项枯燥的工作,好多从业者耐不住寂寞而选择放弃。他希望从业者们能够重拾专注的工匠精神,...
8月6日上午,东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世强率队做客《阳光热线》,向听众网友介绍了东莞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情况。据介绍,当前东莞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数量由原来的48处增加到135处,其中国保单位7处,仅次于广州、潮州居全省第三位。 东莞绝大多数指标已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 据介绍,自2010年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东莞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不断强化城市历史文...
东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即将迎来国检。8月6日上午,东莞市文广新局做客《阳光热线》节目表示,自从2010年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市文广新局建立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不断强化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据悉,东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两大体系,其中,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主要由市文...
众创时代,东莞文创孵化器接连崛起。7月8日,备受关注的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工程“创客空间”(以下简称“33创客空间”)亮相,其内部的众创平台“小麦田”开始试运营,将通过打造文化创意及工业设计产业集群来激活文创力量。 主打文创及工业设计两张“牌” 据了解,33创客空间用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外观设计由库哈斯团队成员完成,景观由香港贝尔高林建筑景观研究院设计,集合了西方先进设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