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有媒体报道,重庆、四川等地的博物馆里收藏有一种汉代摇钱树,其底座上往往雕刻各种精美的动物,包括羊。羊年快到了,这种和羊有关的文物,会成为文博界的明星。记者了解到,其实这种摇钱树,南京博物院的展厅里正在展出。 “摇钱树”多出现在西南地区 据介绍,作为文物的“摇钱树”,是指主要发现于我国西南地区古墓葬中的一种树形器物,也叫升仙树,产生于东汉早期,至六朝早期衰亡。 专家介绍,摇钱树通常由树体和...
“一共挖出26件陪葬品。”株洲市文物局副局长陈晓华介绍,这些文物会全部打包带回博物馆,经过修复、整理以及研究之后进行原址保护,预计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原址保护工作。 上个月月底,株洲市石峰区田心街道一工地内挖出了一座古墓。12月20日下午,考古人员在现场进行最后的清理和打包工作,古墓现场清理工作告一段落。 记者赶到了古墓挖掘的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用蓝色的塑料布将墓葬内的物品细致地打包,然...
工作人员在现场挖掘墓葬 从墓里挖掘出来的陶灯 11月25日,在石峰区田心一条正在改造的道路上,施工队不经意一挖,一座东汉墓葬重见天日。 经过10多天的挖掘,墓中的陶罐、铁釜、陶灯等7件文物陆续“现身”。这座墓建于东汉什么时期?墓的主人是何身份?昨日,记者赶到挖掘现场,请教了文物局工作人员。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赶到挖掘现场看到,整个墓室9米多长,2米多宽。墓墙用青砖叠...
12月14日,古墓内部砖上的花纹。 在这座东汉墓旁边仅1.7米处,有一座清代墓,它们为邻已有百年历史。遗憾的是,这座清代墓曾被盗墓贼光顾,“你看,这盗洞都快被杂物掩埋,可见这座墓被盗也是有一定的时间了。”对此,王峰感到十分惋惜又特别庆幸,“这座东汉墓我们挖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有盗洞之类的痕迹,应该保存得比较完好。” 王峰说,那座清代墓目前看来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价值,“即便里面有珍贵的...
上周四,本报曾报道在株洲市区田心街道的一工地内,发现一座东汉古墓(详见12月11日A08版),引起市民关注。12月14日上午,这座古墓出土了第一件文物,是一件陶罐。 在考古现场,共有7名工作人员在作业,“有4个是我们从附近工地上聘请过来挖土的工人,另外三位就是我们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株洲市文物局考古科科长王峰介绍,这座墓他们已挖掘有十天了,“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14日上午11...
因为学生偶然捡到一块花纹砖并上交文管所,成都市文物考古队“顺藤摸瓜”,竟然在蒲江县发现一处东汉墓室群。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处砖室墓的铭文砖上记录的修建年代,比蒲江建县时间还早了约450年。 经过两个多月的保护性发掘,蒲江县文管所11月6日对外公布了这个信息。文管所所长夏晖介绍,8月的一天,当地学生在县城附近的一个山谷地带捡到了一块花纹砖,“觉得可能是文物,便交给了文管所。后来,我们在学生的...
工作人员正在考古发掘。 二号墓出土的玉衣片。 六号墓出土的刻石。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今天对外宣布,本市蓟县小毛庄汉墓群考古取得重大发现,确认这是目前已知全国唯一的使用方形藏椁的列侯等级墓葬,为东汉时期一种新的墓葬型制,这一发现填补了学术空白。 本次发掘的小毛庄汉墓群位于蓟县城关小毛庄村南,考古发掘始于今年4月,至今已发掘墓葬25座,包括明清墓葬13座、东汉墓葬7座、西汉墓...
保定蠡县发现战国壕沟及东汉墓葬 陶饼、陶棺等全国罕见文物出土 20余座东汉墓葬丰富冀中历史 大型壕沟遗迹在保定属首次发现 为配合南水北调“保沧支线”工程建设,9月中旬起,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系,对保定蠡县蠡吾镇南忠卫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考古队发现了战国时期大型壕沟和灰坑遗迹,这在保定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清理出20余座东汉时期墓葬,...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组建联合考古队在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清理了一座东汉晚期墓(M1)。 M1位于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北约200米的小山南麓缓坡带。墓形为“凸”字形券顶砖室墓。方向105度。墓葬由封门、甬道、墓室组成。砖室墓营建于竖穴土圹内,土圹呈长方形。砖室墓墓室、甬道均呈长方形。墓底用砖平铺一层,呈席纹。甬道与墓室壁体砌法均为平砖错缝顺砌。墓室中...
4月5日,记者从达州渠县文管所获悉,近日在渠县青龙乡山坪村考古时,意外发现130余处古洞穴,疑为东汉晚期悬崖墓葬群,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 据参加此次考古的渠县文管所研究人员余俊华介绍,这些古洞穴被当地村民称为“蛮子洞”,此次发现的古洞穴共130余处,集中在一处山崖上,是近年来渠江流域发现数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洞穴。 古洞洞口成方形,洞门石壁上千年前的门扣眼依旧。大...
重庆三峡库区近日考古发掘了5座东汉墓葬,出土陶武士俑等珍贵文物。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获悉,本次考古发掘的上河嘴墓群和槽房沟墓群位于重庆三峡库区丰都县,属于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项目。此次考古发掘了600平方米,共计清理墓葬5座,均为东汉时期墓葬,形制有长方形和刀把形等。其中,上河嘴墓群的2座墓葬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2号墓墓室用菱形纹砖垒砌而成,墓室底为黄色生土,出土了陶罐、陶钵、陶魁...
重庆三峡库区的上河嘴墓群、槽房沟墓群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重要收获,出土了80余件文物。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上河嘴墓群和槽房沟墓群位于丰都县名山镇镇江村一组,地处长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属于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对这两处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5座,出土陶、铜、铁器等文物共计80余件。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专家介绍,本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