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配合炎汝高速公路建设,2012年7月20日至25日,炎陵县文物局派出专业人员,在炎汝高速三河镇1+558段6号附道的虎形山上,抢救性发掘一座古墓葬。通过发掘得知,该墓是一座东汉时期带凸形砖室墓,墓向70度。墓分前后室,不砌隔墙,墓室底部积有40厘米淤泥。墓壁砌砖的纹饰均朝室内,前室已遭施工机械挖毁,仅后室部分保存,后室长为4米,宽为2.8米,墓壁用长方形砖上、下单层纵放平铺错缝叠砌,靠前室楔形砖...
日前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清理,德清县东汉上渚山窑址野外工作基本结束。 上渚山窑址位于下渚湖街道宝塔山村上渚山,由于狮子山连接下渚湖通道项目建设,在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 本次清理地点位于上渚山自然村一个标高15.89米的山坡上,共揭露窑炉(床)两处Y1,Y2,Y1只剩窑前火膛,Y2保存有窑前火膛、窑床、窑尾三部分...
近日,在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汉帝陵遗址发掘现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作业。目前,陵园勘探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 东汉帝陵遗址发掘现场 白草坡村东汉帝陵属洛南东汉帝陵组成部分。该遗址地处万安山北麓高坡和伊洛河谷地交接的前缘,属于洛南东汉帝陵核心区域的北端。2006年在配合郑西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市文物工作者对白草坡东汉帝陵进行过初步的...
11日从湖南邵阳邵东县文物管理局获悉,该县火厂坪镇高山村村民近日在整理宅基地时发现一处古代墓葬,该局经过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初步判定此墓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属中型汉墓,墓主人为比较富裕的平民。 ▲ 汉墓分为墓道、墓室两部分 该汉墓分为墓道、墓室两部分,整个古墓长5米、宽2.1米,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室全部由汉砖堆砌构成,墓砖墙上有几何纹图案。经过两天发掘,该墓陆续出土文物23件,其中陶...
罐高33.7、口径15.5、底径15.5厘米。中国自从在商代烧制成功原始瓷以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改进与提高,在东汉已能烧制成熟的青瓷和黑瓷。当时,浙江上虞小仙坛烧制的青釉瓷,胎质致密,气孔率很低,用手指弹击,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釉的质量也很好,所以称之为瓷器。 此器即为东汉时期成熟的青釉瓷,1990年出土于浙江省湖州市弁南乡罗家浜村窑墩头砖室墓,现藏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胎质细密,造型圆润敦厚,...
近日,邵东县火厂坪镇高山村一村民在整理宅基地时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文物部门得到线索后立即赶赴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文物专家初步判定此墓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墓主人为比较富裕的平民。 在古墓发掘现场,墓室内,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的对一些文物进行发掘、清理。墓主究竟是什么人呢? 邵东县文物局副局长 李玉明:经过这两天紧张有序的发掘与施工,目前已经处于收尾的阶段。这座汉墓前面有墓道,长度大约有...
东汉 纵2.8厘米 横2.9厘米 高1.8厘米 白玉质地。覆斗纽。 据载,魏霸是东汉和帝时人,曾任巨鹿太守、太常等职为政简朴。
安徽省淮北市环山东路原总机厂段古墓群位于淮北市第四中学南约20米,淮北市师范大学老校区西约40米,墓群所在地为原淮北市矿务局总机厂旧址北部,处于淮北市古相城城址北部汉墓群分布带上。2016年8月~9月,因淮北市相山区新修建的环山东路从原总机厂段穿过,在开挖下水管道过程中发现汉墓。经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淮北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M20 出土的错金嵌玉铜带...
来源:德州新闻网 郭峰吕宏伟郭峰吕宏伟 德州市博物馆内,有一件高48厘米,宽30厘米,通体施绿釉的东汉绿釉红陶井,陈列在第二展厅德州汉墓展区的独立展柜中,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陶井是古人取水用的吗?它的造型与如今的水井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什么讲究吗?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水井也可以是陪葬品 汉代以董仲舒所倡导的儒学为官方统治哲学,在以孝治天下的思维模式下,社会各阶层普...
郭峰吕宏伟 德州市博物馆内,有一件高48厘米,宽30厘米,通体施绿釉的东汉绿釉红陶井,陈列在第二展厅德州汉墓展区的独立展柜中,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陶井是古人取水用的吗?它的造型与如今的水井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什么讲究吗?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水井也可以是陪葬品 汉代以董仲舒所倡导的儒学为官方统治哲学,在以孝治天下的思维模式下,社会各阶层普遍存在着“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东汉(25-220) 高36.8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8.9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腹部两侧贴对称铺首衔环。壶外施低温绿釉,内口沿施黄釉。颈、肩部各有两道弦纹,壶底有支烧痕。
日前,湖南考古工作者在对湘阴青竹寺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分别清理出一座东汉龙窑、一座清代缸窑遗迹和相关的瓷片堆积,更让考古工作者欣喜的是,在清理清代缸窑遗迹中,竟又新发现一处被清代缸窑遗迹打破的东汉龙窑遗迹。 此次考古发掘的青竹寺窑址位于湘阴县静河镇青湖村十六组,窑址西临湘江哑河(湾河),分布在低矮的丘陵上。早在1988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世荣研究员领队曾与湘阴县博物馆联合对湘阴...
汉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 通高98厘米 此陶楼上有家兵持弩守卫,水塘周围有骑士巡逻警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豪强地主拥有私家武装。
网络配图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征,凡是具有坚韧的质地、莹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这五种特征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在美玉上雕刻有吉语文字,则是东汉玉器的一个显著特点。东汉的玉器在玉雕加工技艺提高的同时,在刚卯、玉璧等佩饰或陈设玉雕艺术品上出现了吉语文字,流行的吉语有“宜子孙”、“长乐”、“长宜子孙”、“延寿万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