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浙江宁波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遗址野外考古发掘保护工作结束,此次发掘填补了浙江省元代海船发现空白。 慈溪市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宗汉街道新华村段)在近期施工时,发现一艘沉船。经宁波、慈溪两级文物部门鉴定,该船系元代沉船,于是立即组织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应急保护。 考古工作者根据沉船的出土遗物、船体结构以及慈溪海塘筑造历史等综合分析,确定该船的年代为元代晚期。沉船船舱中发现有龙泉窑青...
日前,浙江宁波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遗址野外考古发掘保护工作结束,此次发掘填补了浙江省元代海船发现空白。 慈溪市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宗汉街道新华村段)在近期施工时,发现一艘沉船。经宁波、慈溪两级文物部门鉴定,该船系元代沉船,于是立即组织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应急保护。 考古工作者根据沉船的出土遗物、船体结构以及慈溪海塘筑造历史等综合分析,确定该船的年代为元代晚期。沉船船舱中发现有龙泉窑青瓷碗、高足杯...
越南中部广义省平山县于6月4日正式启动其附近海域的水下文物发掘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找寻和努力发掘后,成功打捞出水大量 13 世纪沉船事件中遗失的精美古董。图为该沉船遗址中发掘出水的第一批陶器古董。 中国文物网6月6日编译报道:越南中部广义省平山县于6月4日正式启动其附近海域的水下文物发掘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找寻和努力发掘后,成功打捞出水大量13世纪沉船事件中遗失的精美古董。 虽...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18日举行首次水下考古潜水探摸工作。考古专家肖发标告诉记者,潜水员当日成功发现一处沉船遗址。 据介绍,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潜水探摸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是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下文物专项探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
磁法探测 水下的文化遗存要比陆地上的遗存丰富得多,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也许就在水下,但这家博物馆人类还无法自由进入。去年年初,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鄱阳湖水域水下考古,并运用磁法探测手段进行了实地探测。昨日,记者跟随省文物考古所专家一起来到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 “去年磁法探测已经确定了9个区域16个磁...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上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在宁波共同启动渔山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仪式,这是继南岙一号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件大事。 今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厅、宁波市政府等部门共同宣布,宁波渔山小白礁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考古队员将赶赴渔山沉船遗址的所在地——宁波象山东南渔山海域开展发掘打捞...
5月11日,渔山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启动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宁波华侨豪生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陶月彪,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佳强、副局长孟建耀,象山县副县长王安静等领导出席仪式。张明华、陶月彪和刘曙光分别代表宁波市政府、浙江省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致辞;刘曙光、张明华...
1956年出土的明代梁山漕船 记者黄中明 摄 菏泽古沉船 记者 张彤 记者昨日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项目日前签约,预计整个基地将于2014年建成。以此为契机,山东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水下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据有关人士估计,在全球海底散落着30...
记者昨日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项目日前签约,预计整个基地将于2014年建成。以此为契机,山东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水下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据有关人士估计,在全球海底散落着300万艘以上未被发现的沉船,仅在我国沿海海岸一带,就有超过2000艘沉船。青岛将...
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根据省文物局的部署,近日,河北省沧州市启动第二批大运河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大运河遗产点东光码头沉船遗址、捷地分洪设施文物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委托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的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编制保护工程设计方案。近日,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郭瑞海率领古建专家组来到东光、沧县现场勘察,沧州市文物局王玉芳、东光县和沧县文广新局局长、文保所长陪同。专家组对东光码头沉船遗...
沉船遗址全景拼接照片。 起取船板。 为配合明天海南省博物馆馆庆“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14日下午,海南省博物馆向记者披露海南西沙群岛华光礁I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经过。 据悉,华光礁属中国海南省西沙群岛范围,位于永乐群岛南部。“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该地点发现的沉船和遗物是中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 19...
中新网(微博)天津10月26日电(刘家宇 陈治学)为期半月的“2011年度天津水下文物重点调查工作”收工在即。在大沽口散化锚地,民国时期沉船遗址的确认,成为天津首次水下考古的最大收获。 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执行领队崔勇26日告诉本网记者,10余名专业考古队员采用自携式水下呼吸器,按成对潜水的方式进行,先后完成物探扫测、定位参照、图形判读、潜水探摸、吹泥、采集标本、水下录像、照相和测量绘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