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年画《门神》 天官赐福、八仙过海、状元及第、福神灶神……11月20日,由晋江市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贴得人间喜气来——晋江市博物馆馆藏中国年画展》在贵阳开展。 本次展出的108幅年画作品,精选自旅港人士许晴野先生2004年无偿捐赠给晋江市博物馆的114幅年画,有“民俗生活的艺术长廊”之称的武强年画,历史悠久的朱仙镇年画、南通年画、泉州年画等。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20日,市民...
当前,博物馆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在林立的博物馆行业中办出每个博物馆的特色来,则是对每个馆的考验。一方面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使得整个社会生态环境趋于同质化;一方面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拼命寻找历史的记忆。博物馆作为能够修复记忆、展现古今、表达文化的特殊机构,及时顺应时代变化,承载起观众的需求,去收藏、展示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当务之急。因此,能够进入博物馆视野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数量种类将不可估量。面对丰富的文化...
市民正在观赏景泰蓝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 3月12日,“流金溢彩•国粹新颜”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媒体见面会在贵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展出的60余件精选的景泰蓝作品于12日亮相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展出活动将举行至5月12日,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观赏。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在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又名景泰蓝...
近日,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最具代表性作品《百苗图》在中国民族博物馆“相亲”成功,找到属于自己的“如意郎君”,《百苗图》若待嫁的闺女,等待择吉日良时“出嫁”。 《百苗图》长60米,宽0.8米,该作品属蜡染再现、二次创作。画面上汇集了540个具有代表性人物,展现了贵州苗族支系农耕劳作、生产生活场景82个。《百苗图》是由27位绣娘齐上阵,奋战90天共同完成的一幅蜡染作品,作品笔锋圆滑、细腻,立...
记者9日从武强县委宣传部获悉,由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和武强年画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岁月·年画·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精品展》日前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隆重开幕,为当地群众送去了一道丰盛的年画大餐。 活动共展出武强年画博物馆藏武强年画精品100余幅,展出的年画以吉祥喜庆题材为主,兼含早期门神、神像、民俗农事、戏曲故事、画谜游艺等多种题材。作品形式涵盖了门神、窗花、中堂、对联、条屏、斗方、灯...
1月30日,由西安半坡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远古回声——半坡遗址和半坡文化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广西的多家媒体对展览进行了报道。 “远古回声——半坡遗址和半坡文化展”,是西安半坡博物馆开放五十多年来,第一次以较多数量、较高等级的文物举办的巡回展览。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巡回展览的第一站。展览共展出71件(组)文物,其中绝大多数为等级文物,包括部分一级文物。依据展览的内容,这次展...
海南省民宗委、省文体厅、省民族博物馆文物清点签字移交仪式30日在海口举行。省民博所有文物经三方清点无误后,对馆藏3万余件文物的管理权成功移交给省文体厅。 为理顺省民族博物馆的管理体制,2014年6月19日,根据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省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的通知》,省民族博物馆由省民宗委和省文体厅双重管理,调整为省文体厅管理。6月26日,省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举行省民族博物馆移交管理仪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要求逐步将民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 在谈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时,《意见》要求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其中包括: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逐步将民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推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
近日,海西州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州民族博物馆改造项目完成验收,将于8月10日总体完工,于州庆前夕免费向游人开放。 该博物馆位于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馆体面积3162平方米,工程投资约为1000万,可容纳近200人同时参观。改造后的州民族博物馆共设8个单元,除民族民俗文化、史前文明、吐谷浑吐蕃、元明清近现代历史等文化展区外,还有棺板画、干尸、丝织品、岩画等4个专题展厅,内藏展品更不乏同类...
“暴恐事件发生后,很多民众对新疆人民产生诸多误解,这是件很可怕的事。中国民族博物馆将会在未来五年内,巡回中国各地展示新疆以及各族的风土人情,以搭建各民族间的沟通桥梁。”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5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民族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多彩中华·我们共同的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特展》正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展览通过各族独有的服饰、艺术品向广大民众...
7月1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和宁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回乡漫步——宁夏回族文物特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展出时间为两个月。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该展览共展出宁夏博物馆馆藏回族文物281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件:袖珍《古兰经》;三级文物3件:阿文景泰蓝脂粉盒、阿文铜盆、阿文洒金双耳铜香炉。 宗教典籍 本展览从回族概况、宗教典籍、民俗撷英、工艺奇葩和回族人物等方面,较全面地展示回族悠久的历史...
这究竟是一次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的移交,还是谋划更深改革意图的一次“尝新”?海南省文体厅、省民宗委在海口共同签署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移交备忘录,标志着省民族博物馆正式实现了移交管理,其由现行的省民宗委和省文体厅双重管理,调整为由省文体厅单独管理。 “双管”到“单管”的体制调整,最终使省民博从行业博物馆序列中脱离,回归到主流国办博物馆序列中来,这是海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又一次重大尝试,...
4000年前的衣服啥样?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举办“锦绣天成服饰展” 一整条鱼皮做成的衣服,鱼鳞十分清晰。 一整条鱼皮做成的衣服是什么样子?一整块树皮做成的衣服又是什么模样?如果你好奇,可走进省民族博物馆,一睹它们的真容。3月25日起,“锦绣天成――黎族树皮服饰与赫哲族鱼皮服饰展”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举行。 2006年,具有4000年以上历史的黎族树皮制作技艺和赫哲族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