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玛瑙巧雕鼻烟壶 作为盛装鼻烟所用容器,鼻烟壶曾一度是文人与达官显贵赏玩的心爱之物。如今,鼻烟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品门类,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10月20日起,“嗅里乾坤——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为期3个月,共展出120余件来自武汉博物馆的珍贵鼻烟壶,多为清代至近现代时期的作品。它们材质品类丰富,玛瑙、玉石、水晶等均有涉猎...
作为盛装鼻烟所用容器,鼻烟壶曾一度是文人与达官显贵赏玩的心爱之物。如今,鼻烟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品门类,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10月20日起,“嗅里乾坤——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为期3个月,共展出120余件来自武汉博物馆的珍贵鼻烟壶,多为清代至近现代时期的作品。它们材质品类丰富,玛瑙、玉石、水晶等均有涉猎,从西洋花瓶到古代有吉祥之意的...
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 清代皇帝都喜欢召集宫廷画师给自己画行乐图,道光帝也是。 在《道光帝行乐图》中,他端坐在“澄心正性”亭里,慈眉善目,看着皇子、公主在公园里玩耍。如果看得够仔细,就会发现他手里握了一个鼻烟壶。 到了另一幅《喜溢秋庭图》里,会看得更清晰。 道光帝和皇后,坐在亭子里,旁边的炕几上,不但放了一个绿色鼻烟壶,还有一个白色的烟碟。 这就说明,道光帝喜嗜鼻烟,而...
为让市民领略福建金漆木雕的雕刻之精和艺术之美,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武汉博物馆与福建民俗博物馆合作推出“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展览分为福建金漆木雕的历史概况、制作工艺、生活中的应用、纹饰及内涵四部分,展示了福建金漆木雕的渊源与发展,构图、雕刻技法及髹漆贴金工艺,和福建金漆木雕中的儒家文化思想等内容。展览共展出百余件清代金漆木雕精品,涵盖了香炉、烛台、寿屏、楹联、人物雕像等种类。展览不仅...
清 竹雕和合二仙 清 竹雕松鹿山子 蕙 青“竹韵——清代竹刻艺术展”近日在武汉博物馆开幕,香筒、臂搁、水盂等74件清代竹雕用具同台亮相,令人大开眼界。 竹一直被中国人视为高洁的象征,古人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淡泊意境的审美追求长期影响着世人,竹雕也随之成为高雅的艺术品,而明、清两代正是中国竹雕艺术的兴盛时期。 据介绍,本次展览是武汉博物馆联合济南市博物馆打造的...
大连现代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精品展》将于4月8日至7月10日在现代博物馆展出。该展是两馆的首次合作。6月,大连现代博物馆馆藏晚清民国绣品展《那年·绣色》将走进武汉博物馆。 此展是大连现代博物馆举办的首次专题玉器展览。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次...
1月13日,由黑龙江省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联合打造的“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展”在哈尔滨举办,武汉博物馆108件馆藏玉器与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由“天地圣灵——礼仪用玉”“巧夺天工——陈设玉器”“温润秀美——玉佩饰”三部分组成,展出的玉器来自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明清等多个朝代,种类丰富。
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博物馆馆际间交流,从即日起,黑龙江省博物馆将持续展出《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展》,展期将至2月20日左右。 据介绍,本次玉器展共展出108件精美玉器,展品年代跨距较大,上迄远古,下至明清。展览内容由“天地圣灵——礼仪用玉”、“巧夺天工——陈设玉器”、“温润秀美——玉佩饰”三个部分组成,展品种类丰富,样样品质上乘,其中不乏武汉博物馆馆藏珍品。 据了解...
记者肖僖摄 《天国之享——湖北地区画像砖专题展》8月7日在武汉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湖北地区出土的60余块画像砖,出土地点主要有襄阳贾家冲画像砖墓、谷城六朝画像砖墓、南漳县九集镇东汉墓以及武汉市内的隋唐墓葬,时间跨越东汉至隋朝,题材涉及到生产生活、车马出行、四神星宿、龙凤祥瑞、神仙鬼怪,应有尽有。 画像砖是墓葬装饰的形式之一,它以砖为载体,制作者运用刻划、拍印、雕塑、模印、拼镶等手段...
5月1日,由绍兴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主办的《兰亭的故事》展览在武汉博物馆隆重开幕。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兰亭集序》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该展览以历代《兰亭序》著名摹本、临本为核心,精选部分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兰亭拓本,系统地展示了历代有关兰亭的书法艺术。 展览分为兰亭修禊、兰亭传奇、唐人摹本、宋代传本、名家临本和绍兴兰亭六个部分。展览中,观众不仅能见到虞世南、诸遂良...
铜镜是古代铜做的镜子,用于梳妆照容,大小不一,形制多样,有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各种花纹应有尽有。其名称有日月镜、辟邪镜、仙人镜、十二生辰镜等多种。铜镜一般使用的是正面,经磨砺后光可照面,背面一般铸有各种精美纹饰,有的还铸有铭文,中间有穿孔兽钮用于穿系。我国发现最早的铜镜,是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小型铜镜。其后商代、西周、春秋时期有少量发现,到战国时期才开始...
外国游客观赏玉器展记者 张宇明 摄 近日,“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展”在汉阳陵博物馆开幕。本次展出的152件精美玉器,上迄远古,下至明清,是各朝代的典型玉器。展出时间为两个月,至11月6日结束。 汉代流行玉饰 生前死后玉蝉不离身 玉的历史在我国有8000年。大致经历神玉(祭祀用,为王独有)、王玉(礼制用)、民玉(民间赏玩...
以钻石为名,足见博物馆的底气。馆内建筑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拥有数件世界顶级珠宝珍品,包括世界最大天然坦桑石“蓝宝王”,还有神秘的西藏人皮唐卡,独具韵味的非洲斑马椅…… 走进博物馆产自非洲的鸡翅木大门,意味着开启一段难得的人生体验。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Rose戴的那颗巨大的宝石吊坠“海洋之心”,见证了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