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8日,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五项社会活动之一——《指尖旋舞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自治区博物馆开展。 当天,馆内展出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共130余件(包括壁画、纺织品、金属器、文书等),通过图片与实物对比、文字介绍、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述它们在文物修复人员手中“旧貌换新颜”的过程。由于很多文物是第一次走出“深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展。 ...
办人函〔2017〕6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相关高等院校,各直属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7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发〔2017〕36号),我局申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新材料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研究与利用研修班(有机类)”研修项目获准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办人函〔2017〕4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陶瓷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水平,我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2017年度陶瓷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7年5月17日-...
“有人填埋城堡,也有人会发现和挖掘城堡”。历史总是在一种诡谲的逻辑下悄悄运行,建设和破坏、好人和坏人,交替登台,于时间的线性中循环往复。总有人想要从虚无中留驻一些意义,文物修复就是试图从历史长河中打捞文明的价值,留驻人世的意义。 文物修复对中国大众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领域,随着民国怀旧风的普及,勉强能说上建筑师梁思成和他的名媛妻子林徽因的名字,更多的知识如同停留在现实生活彼岸的风景,那是...
日前,2016年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及立项评审会在太原举行。由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2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分别听取了19个修复项目的汇报,并在山西博物院艺术中心对部分文物进行了实地勘察与质询。至此,我省送审的19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结项验收。 19个项目分别是:芮城县博物馆藏《明纸本仿米芾行书册》等书画、芮城县博物馆藏《清工笔彩画耕织图》等屏风、闻喜县...
10月28日至30日,2016年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及立项评审会在太原举行。由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2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分别听取了19个修复项目的汇报,并在山西博物院艺术中心对部分文物进行了实地勘察与质询。至此,我省送审的19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结项验收。 此次通过的19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分别是:芮城县博物馆藏《明纸本仿米芾行书册》等书画、芮城...
10月27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张家川马家塬出土文物抢救性保护与考古现场保护”项目与“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M18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结项验收。 与会专家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现场考察了保护修复后的文物,经质询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方案完成了保护修复工作,提交的保护修复报告和档案编制规范,资料齐全,达到了预期目...
5日,省文化厅专家团队完成了钟祥市受灾文物单位保护维修方案编制,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已拨付文物保护专项资金90万元、钟祥市已拨付20万元专款,用于该市灾后文物保护项目的修复工作。 钟祥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省文物大市。结合当地文物受灾后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的实际情况,省文化厅驻钟祥抗灾救灾工作组多次前往钟祥市博物馆、明显陵等8处受灾文物单位修复现场,制定整修措施、规定完成时限等,并召开现...
近日,湖北宜昌博物馆委托北京鉴衡文物修复中心开展的文物修复项目,历时近5个月,218件(套)馆藏金属文物修复成功,终期评估工作即将进行。 整个修复工作,坚持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采用传统修复方法,工艺流程严谨,修复材料安全可靠,成功地保护了这批金属文物,恢复了原有的风貌,使其历史、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丰富了新馆陈列展览内容,积累了文物保护经验。同时,配合宜昌博物馆新馆建...
8月25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承办的河南省书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修班举行开班仪式,省文物局文物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王瑞琴及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出席研修班开班仪式并致辞。 王瑞琴在开班仪式上说,本次培训班是基地于2014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三期培训班,也是省文物局纸质文物保护与培训重点科研基地在往期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纸质文物收藏及纸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整体水平情况而量...
记者从文广新局获悉:7月26日,省文物局批准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设立三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区域中心。其中,鲁西区域中心将依托菏泽市文物保护中心进行建设。 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将指导和支持鲁西区域中心等三个区域中心,完善提升软硬件条件,整合区域内修复力量,做好所在区域范围内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按照省文物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我省其他区域中心和修复工作站建设,进一步优化全省可移动文物保...
6月15日,由商务部主办,文化部指导,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6年发展中国家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在京开班。来自博茨瓦纳、加纳、黎巴嫩、缅甸、蒙古、巴拿马、塞舌尔、苏丹、南非9个国家的24名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将在华参加为期28天的培训。 本次培训安排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化部的官员为学员解读中国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介绍相关工作机制和进行修复技术传授,还安排大家前往武汉进...
办人函〔2016〕4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直属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6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函〔2016〕92号),国家文物局申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新材料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研究与利用”研修项目获得批准。该研修项目立足于文博行业文物保护实际,针对文物保护修复材料...
2015年11月14日,备受关注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副局长童明康,江西省领导姚亚平、朱虹、龚建华等出席启动仪式。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第一座真车马陪葬的墓葬,周边还寻找到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汉...
近日,敦煌博物馆馆藏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项目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承担。主要对彩陶出现的脱落、泥渍、起翘、变色、龟裂、剥落、残断、结晶盐、裂缝等多种病害进行清理,控制或减缓文物劣化变质的进程,使文物本体和其承载的信息处于一种稳定安全的状态之中。 敦煌博物馆馆藏的21件陶质彩绘文物主要属于汉唐时期,这批文物器形保存完整,时代特征明显,形象生动,制作工艺和材料考究,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