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日是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昨日上午,荆楚网将征集来的抗战珍贵史料捐赠给武汉革命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见证历史档案,知晓历史真相。 7月7日起,荆楚网联合国内知名网站、BBS论坛开展“抗战口证大抢救”征集活动,计划用1年时间,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征集、公布侵华日军暴行史料,抢救那些即将消失的抗战记忆。活动一经推出,不少网友纷纷向荆楚网提供线索,一个多月内,荆楚网共发表“抗...
“快闭馆了,请不要往里走了。”时间已是下午5点10分,距离《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闭馆只剩20分钟。由于已过停止入场的时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开始劝离准备进馆参观的观众,馆内则有近50名参观者沉浸在展览之中,不愿离去。 此次展览于7月24日开幕,将持续至9月7日。内容分为“晚清军民浴血奋战进行英勇顽强的武装抗日斗争”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取得中华民族抗...
1979年,戴袁支被选调到中国青年报从事新闻工作,成为江苏记者站的一名记者;2000年,戴袁支开始从事长达十年的南京大屠杀史料调查研究工作;2011年退休至今,已完成“南京栖霞两座万人难民营课题”的他成为了一名呼吁文物保护的卫士。 从发现新闻到发现历史,再到呼吁保护历史遗存,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戴袁支表示,是南京这片沉甸甸的热土让他不再满足于报纸上的“豆腐块”与“本报讯”,决定从编写...
12月31日,台湾抗日亲属协进会创会会长林光辉(左),代表雾峰林家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了先辈林朝栋的两块功名牌,以及1874年日本侵台时,台湾排湾族群御敌时所使用的弓箭等文物。中新社发 陈小愿 摄 12月31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左),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了1896年台湾地图、日据时期台湾风景名信片、战后台湾影像资料等数件台胞抗战史料文物。图为抗战馆馆长...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当局“国史馆”2013年1月24日上午举行《虎跃鹰扬-陈纳德与中国抗战》纪录片发表会,馆长吕芳上表示,未来计划在3年内修一部内容充实的抗日战争史。 吕芳上说,这部纪录片是抗战史的重要回忆,“抗战史”不管在学术研究、抗战历史重新反省与回顾,都还有非常大空间值得努力。“国史馆”将运用各种资源,计划在3年...
许义老人家中书柜中摆放的全是战争方面书籍。 一位老人以满腔爱国热情,用了10年时间,以长诗的形式呈现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历史。为了写成这本书,仅史料收集就花费了4年时间,总共收集了 153本有关中日战争的资料书籍,76岁着手准备,终于在86岁时写成了这部厚达1383页 、共计42万字的长篇巨制 ,期间更是经历了丧妻之痛。“我就是一个历史白丁,从来没系统地学习过。”2月1日,许...
日前,湖北省老河口市博物馆杨柳撰写的《李宗仁与抗战文化名城老河口》一文在《抗战文化研究》第六辑发表,这标志着老河口市在抗战历史研究、提升“旧址”影响力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抗战文化研究》丛刊以抢救和保存中国抗战文化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化遗产,弘扬抗战精神,促进中国抗日战争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学科建设和当代先进文化建设为宗旨,反映和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和二战时期中国大陆.港...
如果理查德·弗农·希尔还活着,他今年应该103岁了。 1933年,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希尔邂逅了上海。2年后,他再次来到上海,在华期间,他用自己的日记和一部16毫米摄像机记录下日军在中国的残忍行径,拍摄下淞沪会战,日军在武昌、汉口等地空袭的珍贵镜头。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希尔以一名美国特工的身份,参与驼峰营救,在日军的枪口下组织盟军飞行员...
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勇2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重庆抗战大后方海外档案史料考察团赴美考察,首次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发现台湾革命同盟会的一份档案史料。 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也是与华盛顿、莫斯科、伦敦齐名的二战四大名城之一。为挖掘、保护和传承抗战文化,重庆2008年启动“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重庆抗战工程...
1943年9月27日,美军中尉理查德·弗农·希尔,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来到昆明。 这是他第二次来华。 希尔第一次来华是1932年,那时美国正处在大萧条的危机中,他还是一个待业青年,来中国寻找机会,如愿以偿地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审计员。 但是,好景不长。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变得越来越危险。希尔自愿加入了上海万国商团联合自卫军,天天忙于修筑工事、巡夜和持枪警戒...
7月7日,一位市民在宁夏博物馆内参观展览。当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纪念日,不少游客趁着双休日的时间来到宁夏博物馆参观宁夏抗战史料展览。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7日,游客在宁夏博物馆内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7日,一位游客在宁夏博物馆内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中山舰博物馆被打捞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当时中国海军其他舰艇上的相关器物。如3件烧制有“德胜”字样的搪瓷杯,1件“海筹舱面”字样搪瓷缸和“平海”字样搪瓷杯、搪瓷脸盆、搪瓷肥皂盒,17件“平海”字样的不锈钢匙以及1枚“宿字雷艇”字样铜质证章等,并且还有一枚刻有“海军特务...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