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对一处明代家族墓群进行发掘,清理了34座墓葬。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本次发掘面积3700平方米,清理墓葬34座,其中砖室墓23座、石室墓11座,多为明代墓葬,家族墓群特征明显。这些墓葬分布集中,排列密集,按东北—西南方向成排分布。石室墓墓室构件上有较多的雕刻装饰,图案以花草、瑞兽、火焰、道教符录等为特点。考古人员对构件进行了整体搬迁保护。 考古专家指出,此次发...
货泉是王莽时期发行的钱币 几座墓葬都是石坑竖穴墓 残存的铁剑从剑柄到剑身只剩下半米长左右 前天下午,贾汪区青山泉镇上店子村附近工地发现多座古代墓葬,经徐州博物馆考古专家勘查,确认是一处汉代墓葬群,并清理出部分破碎的陶器、一把铁剑和几枚钱币“货泉”。 墓葬发现地点位于上店子村北侧的粪山上,粪山是一个很小的山包,因施工需要,挖掘机正在清...
2012 年元月份,一家牧业公司在固镇城关镇大楼村“白谷堆”挖地基。由于此前村民在农耕时发现过古墓葬,村民立即向文物部门报告。接到电话后,固镇县文物局对该区域进行钻探,结果发现了38座墓葬,而且绝大部分是东汉中晚期的墓葬。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固镇县大楼墓葬群发掘现场,有20多人正在这里仔细地发掘,一处处已经“显山漏水”的地下,方方正正的墓葬模样已经...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祁县东南的古县镇温曲村附近发现了带有墓志纪年为“至元元年”的墓葬群。这次出土的瓷罐、瓷钵等陪葬品,考古专家认为属于元代民窑标准器。这为研究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宋元时期平民家族丧葬习俗提供了新材料。本次考古发掘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大西(山西大同-陕西西安)客运专线”祁县段进行的抢救性发掘项目。发掘清理了宋...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10日电(记者沈洋)为配合抚州到吉安的高速公路建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吉水县博物馆对位于吉水县文峰镇的古代墓葬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距今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墓葬6座,出土青瓷器等各类文物50余件。 10日,记者来到吉水县文峰镇井头村房后山的古墓葬群现场。现场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崔涛介绍说,这个古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从8月中旬开始,到目前为止,共清理发...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元代刘黑马家族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为配合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内的曲江?观山悦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长安区考古所联合组队于 2009年3~9月进行了考古发掘。已发现的十余座元代墓葬规模大,排列有序且形制基本完整,其中有墓志的元墓4座,可确定为祖孙三代,其中以刘黑马、刘元振父子最为知名,两人的事迹见载于《元史?刘伯林传》。初步判断这应是迄今为止陕西地区发现最大规模的一组元代家族...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在收尾阶段,在我县南路查漏补缺时发现一处清代家族墓葬,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 该墓位于陈学湾花坟山北面山坡上,西向小梁子,南为营盘山,北为包家湾,山脚下有李家堰由南向北流。墓向186°,椭圆形土冢长6、宽4、高2.8米,冢前1.1米立仿木构四柱三间三檐歇山顶墓碑,两侧有抱鼓,通宽3.6、通高4.08、厚0.64米,作高脊,脊上圆雕有龙...
昨日(29日),襄樊韩氏家族墓葬三座墓穴中最大一座的发掘清理工作已经过半,出土两件青瓷器,分别为盘口壶和鸡首壶。 考古人员在这个墓穴处已连续作业了4天。襄樊市考古所考古队员王志刚解释,由于该墓穴比前两座墓穴大许多,且出口窄,墓穴内淤泥很多,给清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据记者了解,韩氏家族墓葬已经吸引了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一些历史专家还专程前来实地考察,并就该墓葬展开研究,襄樊市文物部门也正在制定具...
近日,考古人员在宁杭城际铁路宜兴段沿线又发掘出6处、近20座南北朝时期的神秘家族墓葬。南京博物院的李则斌研究员认为,这是宜兴近几十年来最有分量、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现,而且出土的多件瓷器造型优美、釉色好,保存较为完整,具有重大考古价值。 据考古人员介绍,从现场出土的陶罐和墓葬的基本形状看,此次发掘的6处南北朝墓地多为特征明显、有时间延续的家族墓地。其中,紫云山四区、五区的两处墓地,家族墓的特征尤...
日前,我省利辛县阚疃镇境内发现一处墓葬群。据有关专家介绍,该古墓群极可能是汉代某一家族的墓葬群,目前有关专家正在对该墓群进行探测,现在已经确定五六座墓葬点。有关人士表示,这些墓葬表明,利辛一带在汉代就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 据介绍,6月16日,利辛县阚疃镇张湾村郑孤堆自然村一村民在平整自家土地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该县文化局文物工作人员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保护。同时,就此事向省文物局进行...
经过近1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密云文管所完成了松树峪村东部京承高速公路施工范围内明清墓群考古工作。据了解,本次发掘的104座墓葬为两个家族墓葬,发掘总面积约为1700平方米。 “此次发掘分东西两区,西区发掘墓葬97座,东区发掘7座,墓葬分布比较集中,排列也较为整齐,应分属两个家族墓地。”市文研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土文物种类较多,涉及陶罐、瓷罐、瓷碗、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