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萧山区有人公开兜售汉代砖块,一块砖叫价200元。 记者调查发现,砖块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汉砖,来自于去年9月萧山区湘湖边的茗山和菊花山发现的大型汉代墓葬群。如今,139座从汉至清的墓地依然暴露旷野,随手就能入手一块汉代墓砖。 这些砖块是文物吗?古墓葬群该不该保护? 工程勘探发现墓葬群 可移动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去年7月...
资料图 近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正对璧山区六棋乐园建设征地区发现的30余处地下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42座,发掘面积共计1950平方米,属规模较大的墓葬群。 据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大地介绍,这批文物点在去年2月被发现,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璧山区文管所随即进行了抢救性文物保护,这批墓葬大部分属于宋朝至明朝时期,少数为汉朝和清朝时...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详细考古勘探和发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的双元村墓地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260余座,为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数量最多、揭露面积最大的一处春秋战国墓葬群。 据双元村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天佑介绍,本次发掘出土上千件珍贵文物,包括铜器、漆木器、陶器等,其中,出土的600余件青铜器保存完整,纹饰精美,价值极高。 此次发现的15...
去年,成都东北方向的双元村,考古人员发现大量春秋战国墓地,墓坑之中,陆续出土600多件青铜器,带着鹿骨骼的青铜汤锅不禁让人猜想,古蜀人必然懂得享受生活。 今年初,考古人员吊运墓坑船棺时,船棺底部设置的腰坑让人震惊。这些类似船棺“储物柜”的构造中,还藏着6件青铜器,其中用麻绳缠绕的青铜缶,打开后还盛装着大量液体,这些内容丰富的酒具,也让大家对后续研究有了更多期待。 “双元村墓地是目前四川...
去年3月,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发现春秋战国墓葬群的消息轰动一时。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7日公布,被誉为“地下青铜器宝库”的双元村春秋战国船棺墓群又有重要发现,编号为M154的船棺墓葬底部发现神秘腰坑,随葬成套青铜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双元村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天佑表示,船棺葬是古蜀先民特有的墓葬传统,而腰坑则是殷商时期在中原地区流行,这一发现为2500多年前,古蜀先民与外...
记者24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在对南昌瑶湖吕蒙岗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与整理时,发现了13座新石器晚期墓葬群,并首次发现新石器晚期半地穴式房址。 因南昌航空城瑶湖机场建设的需要,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南昌市博物馆,组织文物考古队,于2017年2月至7月,对南昌瑶湖吕蒙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与整理。 吕蒙岗遗址位于江西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广安村委孙...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庙嘴巴文化遗址墓地取得阶段性考古成果,清理出多处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土坑墓。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博馆员陈东介绍,此次考古在重庆北碚区庙嘴墓地发掘清理了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土坑墓17座,出土器物110余件(套),这是嘉陵江下游巴文化墓葬的重要发现。 他介绍,该处墓葬形制按长宽比分为窄长方形、宽长方形、方形墓类,代表了墓地发展的三个时期,总...
陪葬车马 央广网银川12月3日消息(记者廉军)记者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宁夏彭阳新集乡姚河塬商周遗址发掘获得重大进展,发现商周诸侯王级墓葬,近日经专家论证会认为,姚河塬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近年来我国商周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将六盘山地区建制史提前近1000年。对研究探讨先周文化的起源和形成、西周王朝对西部边缘地区管控、商周时期的西北边陲文化和社会变迁具有重大价值。 据介绍,今年4月...
丁云川在家中,展示自己就棋盘山“野冢坟”的研究成果。 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附近,西湖棋盘山上的草木茂盛处,竟然隐藏着千座坟冢。 昨天,从杭州市园文局、杭州文史爱好者丁云川先生处传来消息,这千座坟冢作为清代墓葬群被列为2017年最新梳理出来的杭州市文保点之一。 清代墓葬群首现真容,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藏身此处?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跟着杭州市园文局相关工作人员和丁云川前往...
2017年,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丁云川五访西湖里鸡笼山,发现了疑似太平天国期间的墓葬群。墓葬群,数量庞大,有编号,有1000多号。专家推测距今150年—160年间,约为太平天国时期,颇有历史和文物价值。 这样规制的冢墓,杭州实属首次发现。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相当重视,将“野冢坟”列入2017年市级文物保护点,延请市文物考古所进一步探究。 故事 里鸡笼山发现墓葬群 讲...
两汉时期的庄园经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当年庄园主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只有文献记载。最近,随着东津新区后岗村一个两汉墓葬群的发现,三百多件陪葬器物重见天日,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当时的庄园经济。 年过五旬的张广立家住东津新区后岗村,在他儿时就发现村里有大大小小的坟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地平整后,这些坟包虽然不见了,但农田里经常发现一些陶器。 为配合东津新区污水处理工程,从今年六月开...
著名史前巨型聚落遗址——杨官寨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我们在这一遗址东北部集中发现了大量古墓葬,从墓葬形制及目前出土的陶器、骨簪、颜料等随葬品中,可以解读出约5500年前先民的生活方式。”杨官寨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杨利平日前对记者说。 杨官寨遗址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泾河北岸的一级阶地上,是一处仰韶中期大型聚落遗址,这次发现的墓地位于遗址聚落环壕外的东北部,总面积9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实际发掘面积...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在重庆市文物局的指导下,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日前正式完成了对重庆忠县生态工业园区内一处古墓群的抢救性发掘,期间发现多处南宋及明代双室古墓,并出土仿宋青瓷、白瓷等精美陪葬品。 据了解,古墓群在重庆忠县的乌杨街道黄古村三组,位于当地一生态工业园区内,于园区施工时被发现。对此,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于今年7月24日起对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考古现场发现了6个古墓群...
10月26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考古工作人员对重庆忠县生态工业园区的文物进行保护性发掘,发现宋明时期墓葬群,含南宋双室石墓1座,明代单室、双室和多室石室墓26座。 “墓葬群于园区施工时被发现,我们从2017年7月24日起对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周勇介绍,忠县移民生态工业园位于忠县西南的长江南岸,此次考古发掘总面积1600平方米,共发掘清理宋、...
摘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凉城县永兴镇发掘毛庆沟墓地始,以内蒙古岱海地区东周墓地相关问题为核心的研究随即进入学术视野。随后陆续发掘的饮牛沟墓地、崞县窑子墓地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岱海地区东周墓葬的文化谱系及文化内涵,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忻州窑子墓地、小双古城及水泉墓地等一批新考古材料的公布,为深入探讨这一区域环境因素、考古学分期、墓葬制度、考古学文化源流关系、社会结构与经济形态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