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 在新的建筑空间,极限复原壁画原始形态 水泉梁北齐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西约1.5千米处,2008年5月由当地群众发现,经山西省文物局批示,2008年6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局与崇福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于当年8月完成了墓葬发掘、壁画揭取以及保护工作。 发掘保护的水泉梁壁画墓,共揭取壁画自然块62块,总面积约...
一直以来,很少有人把多族群聚居的古代新疆,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儒家文化在古老的新疆,尤其是吐鲁番地区,曾经十分兴盛。这点从位于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一幅名为《列圣戒训六屏鉴戒图》的墓葬壁画上,就能清楚地看到。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西晋至唐朝时期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在诸多专家学者眼里,它是高昌王国的“历史活档案”、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而这幅《列圣戒训六...
新华网太原12月26日电(记者王学涛王菲菲)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经过5个月的考古工作,共清理出约200平方米的壁画,其中壁画狩猎图约60平方米,为我国目前发掘出的最大面积的墓葬壁画狩猎图。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东北,2013年6月下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忻州市文物管理处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5个月的考古工...
经过4年时间的艰苦修复,山西省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成功让1500年前的80平方米的精美北齐墓葬壁画基本恢复了原貌。 据介绍,该组壁画是2008年5月,考古专家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水泉梁村发现的。发现时,墓葬已多次被盗,壁画破损严重。同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开始对墓室进行抢救性保护。但由于壁画损坏严重,专家们决定对墓室壁画进行揭取,运回太原异地修复。 壁画经过分...
经过4年时间的艰苦修复,山西省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成功让1500年前的80平方米的精美北齐墓葬壁画基本恢复了原貌。 据介绍,该组壁画是2008年5月,考古专家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水泉梁村发现的。发现时,墓葬已多次被盗,壁画破损严重。同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开始对墓室进行抢救性保护。但由于壁画损坏严重,专家们决定对墓室壁画进行揭取,运回太原异地修复。 壁画经过分割、...
1986年5月的一天,河南省永城市柿园村一个名叫赵德友的农民,在自家承包的采石塘放炮采石,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很快,闻讯而来的河南省商丘文物队对古墓进行了发掘。 考古人员沿着狭窄的墓道进入墓室,微弱的灯光照到墓顶处,突然,大家眼前出现了鲜艳的红色,一只长须飘摆的龙头映入眼帘。 只见墓顶上有一幅生动传神的壁画。壁画从墓室顶部的西端起,向东延伸有3米多。壁画中间的显要位置是一条龙,约占整个顶壁面积...
右侧白色部分疑似壁画遗留 随着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考古的进行,越来越多的青铜重器破土而出,截至6月26日,已发现各式各样的青铜礼器23件,车马器若干。而疑似壁画物质的出现,或许可以将中国的墓葬壁画提前很多年。 这批文物数量多、体形大、制作精美,为研究商末周初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是30多年来我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为宝鸡市作为“青铜器之乡”提供了新的证据...
已临摹完成的门墙壁画。画面正中是朱雀,两侧绘神兽、玉兔和凤凰,四周饰彩云纹和莲花纹。 拷贝。 临摹选用的颜料,均为原作所用的矿物质颜料。 着色。 工作人员研究壁画影像资料。 临摹工作从去年夏天就开始了。记者李青摄 出镜人物 河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郝建文及其团队 采访动机 省博物馆正紧锣密鼓地对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壁画进行复原性临摹 作为河北省博物馆“十大珍宝...
2月7日,工作人员在河北省博物馆古代壁画临摹工作室临摹高洋墓葬壁画。近日,河北省博物馆开始对一批北朝墓葬壁画进行复原性临摹,主要依据考古现场壁画出土时的照片、文字记录、壁画线图及原有摹本和拓稿等,对壁画脱落、褪色及错位等进行合理的复原,力求再现壁画出土时的原貌。据介绍,此次临摹的壁画面积近200平方米,对象主要包括东魏元祜、北齐高洋、高孝绪墓壁画,预计今年9月完成。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
2011年2月14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省内文物保护专家,召开了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合作的“墓葬壁画记录保存方法研究”项目座谈会。会议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副院长主持,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国际情报研究室长冈田健先生、壁画修复专家增田九美女士、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炜林院长、王小蒙副院长、杨军昌总工程师以及文保部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座谈会上,张建林副院长代表陕西省考古...
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一块农田发现一座北宋墓葬,内有精美的二十四孝图中的13幅。文物人员经过精心的准备后,终于将壁画完整揭取下来。待修复后,这些壁画将与市民见面。“小心、小心,慢慢来、慢慢来……”28日正午,市古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王爱文和同事们蹲在一个不足2平方米的墓室里,小心翼翼地从墓室的墙壁上揭取壁画。这里是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村北边土坡上的一块农田...
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一块农田发现一座北宋墓葬,内有精美的二十四孝图中的13幅。文物人员经过精心的准备后,终于将壁画完整揭取下来。待修复后,这些壁画将与市民见面。 “小心、小心,慢慢来、慢慢来……”28日正午,市古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王爱文和同事们蹲在一个不足2平方米的墓室里,小心翼翼地从墓室的墙壁上揭取壁画。 这里是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村北边土坡上的一块农田。今年6月,两名村民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墓...
5月17日下午,襄樊市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对壁画进行最后修补。经过1年多的努力,襄樊市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于当天全面完成对出土的南宋墓葬彩绘壁画的保护性修复工作。目前,6.12平方米的9块壁画全部露出真容。据介绍,这些墓葬壁画以宋代生活情景为绘画题材,在国内十分罕见。新华社发(安富斌摄) 5月17日下午,襄樊市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对壁画进行最后修补。新华社发(安富斌摄) 5月17日下...
近日,我市临城县北街村村民在进行施工挖掘时发现一古墓。古墓内有一幅优美的壁画,经专家考察鉴定,该古墓和壁画都出自明代。 古墓是7月17日临城县北街村村民在进行水渠工程施工时发现的,村民发现古墓后立即报告县文物部门,县文物部门马上对该墓实施保护并进行有关考察。记者在县文物局对该墓地清理报告中了解到,该墓墓室为长方形,长5米、宽2.5米,墓道宽1.7米,墓道底部为斜坡形。在墓室北部成东西向有一石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