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连城明清匾额馆 如果不是亲临现场,绝对不会想到,在这个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福建连城,竟有一个藏品丰富、布局高雅的匾额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走上一遭,仿佛进入一个提纲挈领的中国文化的目录世界。这个世界的最好向导就是馆长杨芳女士。 杨芳如今是远近闻名的匾额收藏家。但在1999年之前,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和匾额深深“纠缠”。那年,她的丈夫谢远忠搜罗到一方文魁匾,题匾名为“文魁”,受匾人是...
遗产编号 ⅰ―6 所属地区 安徽·黄山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黄山市 申报日期 2006 明清两代徽商经济发展到顶峰。致富以后的徽商在家乡大兴土木,营祠建房,墟落处处,亭台楼阁遍地。由于徽商多为儒商,重教化,讲人伦,善与仕交往,它的处世哲学、人生追求便通过对联张布在建筑上。凡有人居处,即有对联。 依附建筑而生的徽州楹联匾额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主要...
昨日,故宫神武门匾额下搭起施工架,启动修缮。故宫博物院介绍,匾额部分边框发现有脱落现象,此次修复主要是加固。 上周四19时许,神武门外的匾额部分边框发生脱落情况。经工作人员初步核查,边框其他部分也有松动迹象。因神武门是故宫博物院观众离院的主要通道,鉴于神武门匾额目前的状况已产生严重安全隐患,为确保观众参观安全,故宫于当晚对匾额边框松动构件进行检查并对松动严重的部分进行剔除,开始对神武门匾...
故宫供图 1月20日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的游客在从神武门离去时,会发现神武门口搭起了脚手架。故宫20日向媒体公布,这是在修缮部分边框脱落的“故宫博物院”匾额。 神武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外墙所嵌“故宫博物院”五字匾额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40余年来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重要标识,亦是观众参观故宫博物院后合影留念时的经典背景。 “故宫...
神武门“故宫博物院”石匾额1月19日因风受损 单霁翔:未来神武门或用木质匾额 故宫北门神武门上方的“故宫博物院”石匾额因为1月19日大风而受损,目前正在修缮之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0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将来或制作木质匾额取代石匾额。此外,也不排除将老匾额取下修缮后放在神武门外广场。 北青报记者昨天下午两点在神武门外看到,游客们熟悉的故宫匾额已经被遮蔽,工人们在高...
老站在丧失原功能后,沦为出租房多年,墙体上钉挂着晾衣绳、电线,甚至空调外挂机 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题写的站匾,全线也仅存清华园一处,左上角有詹天佑的落款签名 在正阳门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内,有关部门建造的清华园站仿品 京张铁路各站点中,由詹天佑题写的站匾,仅存清华园站一处。但记者发现,因文保级别低,长年缺乏维护,珍贵的百岁站匾立于老站房之上,已摇摇欲坠。 对此...
书斋之匾额有一个专属称谓,即文房匾。文房匾约产生于唐宋时期,但其悬挂之风兴起却是在明代。当时,随着经济的富庶,民生的殷实,有实力尤其是做官的读书人,大肆营造私家园林,其中当然要有书斋,再不济的也会在居室专门开辟一间当作书斋。由于审美需要,或者是标榜自我之所需,通常会在书斋的大堂或者墙壁上悬挂匾额,这便是文房匾。 明清之时,文房匾蔚然成风,丝毫不亚于其他匾额。一直到民国时期,像胡适、鲁迅和俞平...
日前,我市汉画馆与武侯祠对馆内部分文物的修复工作引起了更多关注。 由于空气的氧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汉画馆部分画像石的表面出现了沉积,产生很多风化物和附着物,以及临时保护处理的残留物等。武侯祠内部分楹联匾额出现脱色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加速了文物进一步风化受损。为了更好地保护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使其艺术和科研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和利用,汉画馆和武侯祠共修复了汉画像石和楹联匾额30余件。 日前,...
网络图片 博物馆的大门十分特别,是一座上面雕刻着花纹的古老牌坊,门前站立着文臣武将石像。据说,这牌坊是明代的东西,它的珍贵之处在于正中的牌匾是空白的,所以叫无字坊。因为这个家族盼望能够有人苦读取得功名,然后再补刻匾额,以光宗耀祖,遗憾的是家族后人始终没有高中,所以一直就空白着。馆长姚远利说,这座牌坊已经成为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除了科举历史的介绍外,令我感兴趣的是序厅内的“科举考...
首次中国匾额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现场 2016年11月10日,首次中国匾额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在京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联、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北京市朝阳区文联等单位主办。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承办。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华炎黄科举专业委员会、北京东岳美术馆等单位给予本活动大力支持。 据悉,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交流...
南头中学发现一块清代石匾?这是真的!昨日,记者从南山区文体局了解到,南山区博物馆已正式收藏这块石匾。专业人士初步断定该石匾为清代文物,身世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5年前宿舍楼改建被挖出 在南山区博物馆,记者看到这块长方形石匾,石匾为浅黄色花岗岩质地,保存平整完好,正面从右至左刻写“康王古庙”四个大字,为楷体榜书,阳刻手法,每个字目测超过50厘米。石匾长233厘米,宽60厘米,厚度为16厘米...
与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80高龄的北京通州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周良,在整理收藏家李烈钧运至通州的3200块古牌匾时,惊喜地发现一块罕见的宋代木制牌匾,而且是状元牌匾。它能够保留下来,填补了国内宋代木制文物的空白。 这块状元牌匾因有“嘉”字,初分类时归堆在清代嘉庆年的状元牌匾中。周良后来发现,这块牌匾属宋代“嘉定”而非清代“嘉庆”。它由状元刘渭题匾,长170厘米,宽70厘米,匾面油漆近乎全部脱落...
在6月5日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匾额书法《看云归岫草堂》,以49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超过了500万元。而在10年前,这幅作品的价格也只有5万元左右。10年增值100倍,对于艺术市场来说是神话,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却是在情理之中,特别是现在的这个价格还有更大的上升潜力。 今天已经是上海嘉禾拍卖掌门人的魏辉,十年前也是一个到处跑的藏家,说起这幅《看云归岫草堂》,他表示当初受人之托购...
近日,河源紫金县水墩镇秋溪村杨姓宗祠悬挂了上百年的两块清代牌匾不翼而飞,记者获悉,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去年9月19日凌晨1时,该市紫金县临江镇年丰村高新村民小组一块在曾氏宗祠门前挂了120多年的清代牌匾也被流窜盗贼半夜盗走,当地村民曾悬赏10万元追踪牌匾下落,但此案至今未破。 水墩镇秋溪村村民杨举忠告诉记者,今年3月19日上午,他打扫宗祠祖屋时,发现两块悬挂在宗祠里的清代牌匾不翼而飞,两被盗...
中国的古建筑,举凡楼、台、亭、阁或轩、榭、堂、馆,匾额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从内容到款式,从材质到风格,都与建筑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中国古典建筑与文化珠联壁合的范例之一,是匾额。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 江西·庐山 白鹿洞书院匾额 中国的古建筑,举凡楼、台、亭、阁或轩、榭、堂、馆,匾额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从内容到款式,从材质到风格,都与建筑达到水乳交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