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这句诗说的是分布在洛阳邙山陵墓群内的数十万座历代古墓葬的“盛况”。 数十万座古墓,有大型封土的近千座。这些大型帝王陵墓中,东汉陵寝制度一直是近年来洛阳市考古工作者关注的项目。这些王陵的主人是谁?这些陵墓又是如何建造的?随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又一新的考古发掘项目的展开,谜底有望揭开。 新发现:百余座烧窑“浮出”地面,出土陶臼显示刘秀年号 还记得今年3月关于...
鲁迪的老家目前已归捷克政府所有且成了当地的幼儿园 所发现的物品 家中藏有许多价值不斐的珍贵宝物,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据外媒报道,近日,有一名在离家70年后回到捷克的男子鲁迪,在老家意外发现了许多珍贵古物。原来这些都是鲁迪的爸爸收藏的,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迪一家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匆忙之下来不及带走。当时的收藏品成了现在珍贵的历史文化古物,被放在当地的博物馆供民众欣赏。 鲁迪在敲了...
少女潜泳发现金条,一名16岁的少女在德国国王湖里潜泳时,意外捡到了一块重500克的金条并上交警察局。金条长6厘米,据悉,该金条价值约1.6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有人猜测是纳粹德国士兵为防止其落入盟军手中而倒入湖中的。有多少人在想我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名16岁少女在德国国王湖潜泳时,在水下2米处捡到一块重500克的金条并上交警局。照片显示,该金条长6...
法国一考古遗址中发现境内最古老人类牙齿,距今56万年(网页截图) 据秘鲁《21世纪报》8月17日报道,日前,在法国靠近西班牙边境的托塔韦山洞考古遗址中,两名青年考古学者发现了一颗56万年前的人类牙齿,这是迄今为止,在法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牙齿。此前,在该山洞内,考古学者们发现过45万年前人类遗骨。 考古学者克里斯蒂安通过电话连线,向埃菲社记者讲道:“这颗牙齿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名成人。目前,从...
近日,象山发现一块76年前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石碑现位于鹤浦镇樊岙村石屋自然村临河农田旁的一个抽水机埠头上。 今年正值我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象山高塘岛手工匠陈清波、石浦镇党委统战干事兼镇报道员陈吉明以及樊岙村村民陈吉勇、陈再亮等,在临河农田旁找到了一块石碑,碑上有较为清晰的“阵亡将士纪念碑”7个字。 经象山《石浦镇镇志》主编竺桂良和76岁的樊岙村前村干部陈照根、65岁的鹤浦镇文化...
记者今天从安徽省文物局获悉,阜阳市颍河西路与东城墙路交汇处一施工工地现场发现两口古井。获悉这一消息后,阜阳市文物局迅速组织业务人员进驻工地,对两口古井分别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出土了部分珍贵文物。发掘人员对汉代古井进行了整体采集,以便以后复原保护展示。 目前出土文物主要包括瓷器、铁器、青铜器及部分矿渣、动植物骨骼等。经专家初步判断,一口井为北宋晚期古井,另一口为汉代古井,该井群均废弃于北宋晚期。
“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该遗址有煤的使用,发现了大量的煤灰和未燃尽的煤块。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这次发现,将煤的使用历史最少上推千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考古执行领队王永强这样介绍他们的最新发现。 为配合尼勒克县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今年6月中旬开始对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和墓地...
两排直径约为30厘米的恐龙足迹化石,在早白垩纪时期的岩壁上形成了一道180度的弧形,这道奇妙的弧形上共有28个恐龙足迹。日前在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棠棣戈庄境内发现的这组恐龙足迹化石,呈现180度半圆形状,恰好保存了恐龙转向的全过程,是世界首例,被恐龙专家称为“恐龙足迹拐弯化石”。专家称,此次发现对于深入研究白垩纪时期恐龙的运动方式、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据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
8月1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西安渭桥遗址考古新发现我国最早的木板船,其榫卯结构的拼接技术,不仅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造船技术,更是东亚地区的首次发现。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北部渭河南岸河滩的渭桥遗址,是“2013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现3组7座渭河古桥。其中,“厨城门外古桥群”,经考古发掘很可能是文献记载的秦汉唐时期的重要通道——“中渭桥”,当年张骞即踏着这座桥出使...
挖掘机施工扒出一块不知年代的墓碑,几名桐庐男子获悉后准备盗墓发财,没想到被机警的村民发现。他们刚挖了两个宝贝,就被桐庐警方抓获,8月17日,方某某等人因结伙作案被桐庐警方延长刑事拘留期限。 村民报警,盗墓贼被抓 盗墓男子姓方,男,1955年出生,是富阳区胥口镇人。在朋友圈内,虽然不能说是收藏古玩的“专家”,但一般老旧物品的来历,都号称略知一二。一个多月前,他从旁人那儿听说桐庐合村乡某工程在施工...
芝山,可是选址郡城的风水宝地。漳州人耳熟能详的开元寺,就建在上面。鲜为人知的是,这芝山上还曾办过一个“高级研讨班”。 说起这“研讨班”,还得从一块残缺的石碑说起。继开元寺碑出土之后,今年8月初,在芝山大院内又新发现了正学堂碑。 这正学堂,相当于如今的高级研讨班;“一代完人”黄道周,曾在这儿设坛论道。 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资料馆馆长江焕明说,过去,只是从文献上得知,芝山有座正学堂;如今,正学堂碑...
影珠山附近杨汉域将军歼灭日寇立下战碑 当年长沙会战时抗战将士和日军所用的刺刀等装备 日前,建设中的长沙县影珠山抗战文化遗址公园,正加紧整理修缮抗战指挥所遗址、战壕工事群、战时简易灶、阵亡将士墓等抗战文化遗迹。福临镇文化站同时展开了对影珠山抗战文物收集征集工作,前不久收集到的影珠山“倭寇万人冢”纪功碑最为引人注目。 日军在此遭遇惨败 前日,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在长沙县福临镇档案馆...
在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西藏考古事业60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目前,西藏已发现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时期的各类文物点4277处,以卡若遗址、古格石窟群、琼结藏王陵等为标志的一系列石器遗址、墓葬遗址、岩画、石窟等文物的发现,使西藏的文明史逐渐浮出水面。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开展的考古工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那曲、定日、林芝、墨脱等地发现...
正在新疆进行的安西大都护府考古发现,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的通古斯巴什古城始建年代有可能在西晋时期。 8月中旬,由北京大学考古专家陈凌带队的研究人员正在通古斯巴什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陈凌介绍,在古城北门瓮城遗址出土的贴金墙皮、雕塑城块具有较高文物价值。他依据瓮城土层的堆积和新出土的五铢钱、小五铢钱等文物推测,通古斯巴什古城的始建年代很可能早于唐代,大约在西晋前后。 陈凌带队进行的考古发掘是国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