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灵台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在馆藏“敌伪人员”档案中,发现了1张清宣统二年“安徽师范学堂”颁发的《毕业文凭》。 该《毕业文凭》历经100余年,保存完好,纸质为熟宣,通体高74.5cm,宽57.5cm,四角楷体书写“毕业文凭”4字,四边每条边各对镶2条龙纹,右起书“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内阁奉上谕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共856字慈禧懿旨,左半部分起书“安徽优级师...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对朝阳上河首南地遗址的发掘工作,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遗迹。 朝阳上河首南地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上河首村,该遗址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了发掘,清理出房址2座、灰坑16个、灰沟2条,出土大量陶器、铁器、铜器、玉器及骨器等遗物。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熊增珑介绍,该遗址主要包含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及战国时期两个阶段。战国时期...
2000多年前,出现在新疆古人头颅上的圆形、方形孔洞,究竟是战争留下的创伤还是治病驱邪的结果?近日,自治区博物馆原创专题展《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干尸陈列》对外展示了新疆多个墓地发现的这一头骨穿孔的神秘现象(上图)。 中央民族大学一篇《新疆考古发现的头骨穿孔现象》研究论文显示,截至2012年,新疆26处墓葬群出土的穿孔头骨数量已超过68个,是全国出土穿孔头骨最多的地区,穿孔头骨出土年代以距今28...
现在的渭河西安段,船只难觅,然而在古代,渭河曾是重要航道,来往船只繁忙。昨日,华商报记者在西安渭桥遗址考古工地发现,年初才露尖尖角的古船,专家通过考古发掘发现,该古船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木板船。而令人惊奇的是,其造船技术与当时罗马技术一样。 “厨城门一号桥”多宽?双向六车道 渭桥遗址地处西安城北汉长安城北侧,2012年4月被发现以来,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考古院联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11日表示,此前被考古学家们认为始建于唐代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的通古斯巴什古城,经过最新考古研究发现,它的始建年代“可能会早到西晋”。 目前,陈凌正带领考古队员在通古斯巴什古城北门瓮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是次发掘是“安西大都护府考古”项目内容之一。该项目旨在研究唐朝中央政府设立的安西大都护府及其整套管理和防御体系究竟如何构成等系列问题,厘清安西大都护府相关军政建置体系...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西藏考古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持续发展,并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截至2011年,西藏已发现各类文物点4277处。以卡若遗址、古格石窟群、皮央·东嘎遗址、琼结藏王陵等为标志的一系列史前石器遗址、墓葬遗址、岩画以及石窟、寺院、壁画、造像等文物遗存的发现,使西藏的文明史渐渐清晰地被复原。 西藏考古工作 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 ...
“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该遗址有煤的使用,发现了大量的煤灰和未燃尽的煤块。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这次发现,将煤的使用历史最少上推千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考古执行领队王永强这样介绍他们的最新发现。 为配合尼勒克县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今年6月中旬开始对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和墓地...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地图上,曾标注有汉代南平城故址,其墓葬区即今蓝山县五里坪墓群。8月11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本年度已在该墓群完成了80余座墓葬的发掘,并发现了一组形制独特的墓葬。 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领队赵亚锋介绍,在土坑墓中,值得注意的是一组形状特点非常鲜明的墓葬。共3座,长方形,其宽度在0.6到0.8米间,长度却有2.7到3.1米。“五里坪墓群以往发掘中未见这一...
“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该遗址有煤的使用,发现了大量的煤灰和未燃尽的煤块。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这次发现,将煤的使用历史最少上推千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考古执行领队王永强这样介绍他们的最新发现。 墓地局部 第三段早期铁器时代墓葬 资料图片 为配合尼勒克县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文物考...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南科学园区开发过程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从1996年开始挖掘,耗费15年总计抢救34处,经过整理发现文物中遗留有稻米、小米和其他动植物,且米粒外型大小都差不多,这是目前发现台湾最早出现的农业,显示当时已有选种甚至育种的技术。 台湾“中研院院士”臧振华领导的考古团队抢救出的南科遗址,年代距今5000年至300年间,涵盖了10个考古文化期,考古花费的时间、人力、发掘面积、出土...
8月4日21时20分左右,赣州市红旗大道下穿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发现一处古墓葬。8月5日11时,赣州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勘察后,初步确认这处古墓葬是南北朝时期墓葬。从墓室内坍塌的泥土判断,古墓已造成二次破坏,有可能被盗挖过。 据施工单位赣州城投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8月4日21时20分,挖土机在作业时发现异样,随后挖出了两个圆拱形建筑体,建筑体砖块上还能看见花纹。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拨打110,同时向...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考古工作站发布消息,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考古工作者对侯马 祁遗址内1.3万余平方米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祭祀坑822座,墓葬37座,出土玉器400余件,并发现了该地区罕见的北魏墓葬。 据侯马考古工作站站长王金平介绍,822座祭祀坑都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埋牲种类有牛和羊。祭祀坑中发现了400余件玉器。这些玉器多数有切割痕迹,其中3件玉片发现有模糊的墨书字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一队领队张卫星研究员告诉,“在秦始皇陵内城西北部一个大型建筑遗址的东侧,经过系统勘探,我们发现了99座墓葬,这些密集排列的墓葬很可能就是秦始皇后妃的陪葬墓!” 这一大面积的建筑遗址南北长670米,东西宽220米,总计17万平方米,比故宫面积五分之一还要多,根据文献记载,可能就是礼仪上非常重要的祭祀建筑。 这一发现,对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张卫星介绍,新发现的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