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婆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婆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婆金铜佛像仍在使用。婆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目前,在兰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摊上常网球些好似很下的婆铜佛像,令收藏者真假难辨。 鎏金铜佛像的断代和鉴定是件比较难的事,...
昨日上午,一尊特大木质鎏金观音头像现身遂宁市观音民俗文化博物馆,引起市民和收藏界广泛关注,一时观者如云,遂宁、南充等地的收藏家鉴赏后,均赞不绝口。 据遂宁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刘全介绍,这尊特大木质鎏金观音头像系唐代作品,鎏金观音头像高76厘米、直径68厘米,其恬静安详、神态威严,为研究唐代雕刻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鎏金铜俑之一。 出土的鎏金铜俑(图片来源:每日新报) 螭虎纽玉印 龟纽铜印章 广州考古发掘工作近日获得丰硕成果!继1956年首次出土汉代鎏金侍女俑之后,时隔半个多世纪,两个男性形象的鎏金铜俑在广州重见天日;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枚未刻字的螭虎纽玉印,根据记载此前全国仅出土过3枚螭虎纽玉印;另一枚刻着“赵延康印”四个大字的龟纽铜印章,更是为墓...
北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通高35.2厘米。通体鎏金。高肉髻,面相丰圆,着袒肩式袈裟,左手下垂,右手施无畏印。蒲有贴体,跣足立于莲座上,有舟形火焰背光。背光后面阴刻坐佛像,并刻有火焰纹背光。座下有一四足方床,北面刻铭“延光五年 (475年)四月五日张次戴为佛造释迦门佛壹躯。
明代 铜鎏金青龙护法神立像(内地) H170cm 成交价:2576万元 翰海春拍极品鎏金神像2576万拍出 5月10日,翰海春拍《金铜佛像》专场,来自国际知名藏家speelman家族珍藏的“明代 铜鎏金青龙护法神立像”,以2576万元成交。 高达170公分的“明代 铜鎏金青龙护法神立像” 为中原地区道教造像。铜质精良,鎏金厚重均匀,重38...
古香炉的收藏价值很高,出自宫廷,就更加身价不凡。 在收藏界香炉是一个常见的种类。但是出自宫廷的香炉却并不常见,它象征着宫廷的尊贵与庄严。它身上的华丽纹饰,也见证着宫廷生活的秘密与愿望。
近日,北京市古玉标本研究中心主任王震先生将两尊鎏金樟木佛像无偿捐赠给云居寺。这两尊鎏金樟木佛,造型优美,法相庄严,通体金光斑驳,整体保存完好,最为难得的是,这两尊佛像是王震先生以一对价值百万的瓷瓶换得。 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这两尊佛像一尊为如来佛,一尊为大势至菩萨。这两尊佛为明末清初时期的造像,其中一尊为释迦牟尼佛坐像,佛像高1.20米,面目饱满,双耳垂肩,双目微合,面相和善,趺坐于莲花宝...
铜鎏金宣德款释迦像 明 宣德(1426年-1435年) 铜 高27.5厘米,宽19厘米,厚14.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北魏的佛造像,代表着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其类型多样,造型优美,雕刻精湛,威严凝重,不仅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而详实的资料,更是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页。 2002年末,江苏收藏家黄震先生偶然从英国收藏家莫先生处看到一尊北魏形制青铜鎏金佛像,十分喜爱,于是通过朋友居中说项,终于将该佛造像请回国内。这尊佛造像,保存相当完整,经我国著名佛教研究专家、原龙门石窟佛教研究所所长温玉成先生鉴定为...
塔身局部鎏金银皮翘开了缝隙。 精美绝伦的南京鎏金七宝阿育王塔。 备受关注的七宝鎏金阿育王塔,11月22日惊艳出函,由于塔身部分破损,经过考古专家研究和论证,目前清洗和修复方案基本敲定,已上报国家文物局等待批复。由于“佛顶真骨”被证实,勾起了千万人的好奇心:佛顶骨从何而来?它会被取出来供人瞻仰吗?近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考古学家、82岁的蒋赞初先生,亲自去朝天...
9月25日,观众在观看石函内发现的鎏金银棺。 考古人员近日在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塔地宫内发现石函、鎏金银棺、金瓶等一批珍贵文物。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界专家介绍,这一重大发现在国内十分罕见,对历史文化研究、佛教史研究、绘画艺术研究、制作工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据兖州市文物局介绍,兴隆塔位于兖州市内,始建于隋代,重修于宋代。近期,文物部门在对兴隆塔地宫的维修加固过程中,考古发掘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包括一座石...
为了配合馆藏文物的整理工作,四川省文物保护实验室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对馆藏的一件鎏金青铜佛像进行了清洗。 佛像为青铜铸造,清代,高16.7cm,清洗前表面被污物覆盖,但仍能看出,除发髻外通体鎏金。鎏金层与青铜基体连接较好,但在手、足、鼻、膝等较突出的部位,鎏金层磨损脱落严重,在背部、手臂等较平整的部位,鎏金层也有脱落,且有明显的划痕。佛像表面覆盖的污物,多为油污吸附灰尘后形成的...
金陵大报恩寺考古发掘现场:图为发掘的塔身照片 专家现场开启铁函。扬子晚报 丝织物掀起一角,可以看到鎏金塔的塔心部分。专家表示,为防止稀世宝塔暴露在空气中遭到损坏,丝织物不能完全打开。扬子晚报 随铁函出土的三颗水晶球。扬子晚报 随铁函出土的“金凤凰”。扬子晚报 随着铁函第二层盖板的揭开,一个被丝织物包裹、金色泛着蓝色幽光的塔身露了出来早...
长100厘米,西藏博物馆藏。以白骨为造型,较为典型的藏传佛教法器装饰,以提醒人们牢记生死轮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