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秦皇岛市文物局获悉:《北戴河秦行宫遗址保护与展示设施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和国家文物局审批,今年即将开工,预计2016年对外开放。 秦行宫遗址位于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占地41亩,是秦始皇东巡时兴建的分布在渤海边的大型行宫建筑群中至今还未遭到严重破坏的遗址之一,是研究秦代历史、建筑史的重要例证。秦行宫遗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遗址保护区、博物馆和配套服务区,遗址保护区面积15600平方米,主...
“着力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引导开发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提升草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视和关注,这使文化界代表林杨备受鼓舞。 作为红山区文物局的申遗办主任,林杨告诉记者,红山区境内的文化遗址有180余处。如红山文化遗址群、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等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遗址是宝...
由陕西省文物局组织编写、赵荣担任主编的《陕西大遗址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一书,12月上旬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目前第一本全面展示陕西大遗址保护理论探索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学术论文集。 大遗址是指历史上重要的大面积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承载着祖先荣耀和历史辉煌的大遗址在中国一度成了“烫手的山芋”。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民众都认为大遗址是祖先留下来的...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去年,由甘肃省文物局牵头实施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两大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先是丝路申遗历时八年圆满收官。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处文化遗产地名列其中。至此,甘肃省世界...
2月3日下午,商丘历代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评审会在北京建银饭店举行。商丘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公乐,市领导王仲田、朱明伦出席。 为充分挖掘商丘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大格局、拉动商丘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市政府启动建设以古城为核心、辐射周边45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园区,于2014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对外建筑有限公司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院着手编制《商丘历代古城遗址保护...
根据调研成果,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漳州市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漳州市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迈出坚实的步伐。2011年2月,委员提出《抢救、保护和修缮漳州“海丝”文化遗址刻不容缓》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和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开展“海丝”文化遗址保护工作。 不遗余力鼓与呼、谋与划 根据调研成果,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漳州市参与21世纪...
1月20日,安徽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会暨安徽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合肥市召开。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陆勤毅,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出席,省文物局副局长杨立新以及省直文博单位以及各市文博单位负责人和学会常务理事参加会议。 李修松对学会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一要认真学习,提升素质,与时俱进。要学好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学好文物法;要学习相关业务,精通考古,用好科技考古...
在唐山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李治欣与王振良分别提交了《加强唐山抗战遗址现状研究与保护的建议》和《我市应尽快遴选与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的提案。 李治欣在提案中指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市许多抗战遗址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研究机构的设置往往不够。提案建议我市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由文化、社科部门和一些高校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
地上的历史遗存、地下的瓦当文物,还有积淀的千年文化底蕴,汉长安城遗址无疑对中华文明意义非凡。但这里毕竟不是“世外桃源”,数万市民居住在遗址区内,要吃要喝、用水用电、盖房耕种,这些几乎无一不与土地紧密相关。问题与矛盾,也随之而来——是保护遗址还是重视民生?《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负责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对此进行了解答。 记者:这次“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
11月27日,何延忠巡视着自己用十年心血打造的沙漠“都江堰”工程,心情沉重。 冬日雪后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蓝天如洗,寒风刺骨。 在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飞天生态产业园,52岁的何延忠巡视着自己耗费十年之力建造的“沙漠都江堰”工程,心情沉重。 “敦煌会成为第二个楼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何延忠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的身后,连绵的库姆塔格沙漠一眼望不到尽头。几百公里外,便是楼兰古城消...
1月4日,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综合部主任徐桂玲对记者说,历经1700多年风雨侵蚀,古焉耆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遗址七个星佛寺遗址综合性保护项目日前竣工,并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组验收。
近日,以“屈家岭文化与智慧农业”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农谷论坛暨纪念屈家岭文化发现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召开。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社科院、文物局、博物馆和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40多名考古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共同追溯屈家岭农耕文化渊源,深入探讨了如何在保护屈家岭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在研讨会开幕式讲话中表示,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流域十分...
12月10日,汉中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召开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汉中西汉三遗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及建设规划》。对此,相关部门表示,该项规划既是建设历史街区,也是改造旧区环境,规划的核心点在古汉台、饮马池和拜将坛,预计明年正式开工。 规划面积约70公顷 打造历史、传统、新中式三类建筑 12月10日,汉中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召开今年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汉中西汉三遗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孟华平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先后参与或主持罗田庙山岗、天门肖家屋脊、天门邓家湾、江陵朱家台等十余处重要遗址墓地的发掘。提出的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表现为二元谱系结构的新观点及该地区早期文明三阶段说,在学界影响深远。 屈家岭遗址开启了长江中游区域科学考古的序幕,其影响力已得到学界的公认。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和探索,整个区域的文化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大,它是中国早期文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