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片资料 繁昌窑坐落在皖南繁昌县城南一个名叫柯家村的山冲之间,它也有着与“哥窑”相同的故事。相传五代时由柯氏两兄弟创建,故此这个窑烧制的产品中也有“柯大、柯二”之说,因宋时繁昌曾隶属宣州,而史料中又有“宣州窑”的记载,所以学术界将其列为“古宣州窑址”。近年来随着芜湖、宣州、泾县、绩溪等古宣州辖区内大批古窑址被发现和考证,可能是怕因窑名而混淆产品,人们不得不又以地名来冠以“繁昌窑”之名,而当地...
清理发掘现场 7月6日,记者从阆中市文物管理局获悉,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共同开展的解元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出土了近百枚唐、宋时期的铜、铁钱币以及陶瓷器碎片,6座古墓墓室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据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侯菊介绍,2009年工作人员进行田野调查时,就在解元乡东邻村1组庙儿梁墓地发现了古墓,并在此处设立了文物...
7月5日,记者从阆中市文物管理局了解到,由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开展的解元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日前正式结束,共计发掘清理宋代石室墓6座,总面积约800平方米。6座墓室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此次发掘工作是受解元水库建设方委托,省考古研究院与市文物管理局等单位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解元水库地下文物工作队联合展开的。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后,5月2...
【摘要】四川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宋代铜镜,其中湖州镜存世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年代集中于北宋晚期到南宋中期。成都作为宋代重要的铸镜中心,而四川地区却大量流行湖州镜,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宋代的四川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为铜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内需市场,然而由于手工业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当时该地区的制镜业相对羸弱,铜镜市场的供需失衡为外地铜镜的输入提供了动力。 【关...
货币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它为自由和财富代言,催生了无尽的欲望和不断的战争。洛阳出土的大量货币,就是朝代更迭和文明演进的见证。 1 宋太宗首创“御书钱” 前段时间,我到位于汝阳县城的中国河洛钱币博物馆参观,一个个展柜看过去,当看到宋代钱币展柜时,我顿时傻眼了。为啥?钱币太多了! 上百枚宋代钱币,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没办法,宋代皇帝喜欢换年号,换个年号就要铸新钱。这是他们的自由,...
宋代经济强盛,随着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宋代的主要货币铜钱也流向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一些国家充当了主币或辅币的角色,掀起了一轮中国货币的“国际化”浪潮。 经济强盛 两宋立国合计300多年,虽然也历经内忧外患,中间又有朝廷南迁,但总体来看,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仍不失为中国历史进程中向上发展的重要一段。漆侠先生曾说:“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
细数苏州先贤,一个独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格外的重视,在沧浪亭五百名贤祠所列的594位先贤中,有许多先贤来自同一家族。 淳美家风,让世族大家贤人辈出 苏州名门望族很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朱、张、顾、陆”四个大族,唐宋元明时期则有“归、范、文、王”,清代又有“彭、宋、潘、韩”等。世家大姓的繁衍延续,堪称苏州文化的奇观。至近现代,这些家族里的优秀人物或任官为民,或精研科技,或潜心诗书,或投...
日前,沧县大官厅乡白贾村村民在修建“清凉之约水上乐园”过程中挖掘出一座古墓。经文物专家勘查,确定为宋朝时期的古墓,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笔者在白贾村古墓挖掘现场看到,在一个深约2米的大土坑中间有一座古墓,顶部坍塌一个洞口,墓室基本保存完好,文保所的专家和工人们正在认真清理古墓。据县文保所的文物专家介绍,此墓系单室墓,由细绳文砖砌成,成梯形,墓顶距地表145厘米,南宽北窄,长165...
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个“碗”字,据说最早出现在唐人所著《隋唐嘉话》上,说“(李)元吉恃其臂力,每亲行围。王充召单雄信告之,酌以金碗,雄信尽饮,驰马而出,枪不及元吉者尺”。于是,平素称之为椀或盌的碗,似乎豪门大户、市井百姓都突然的意识到了,原材料确凿地来之于“石”而非“木”,《隋唐嘉话》说的很对,便顺其自然,称之为碗了。 碗这东西哪,将苏老夫子的“不可居无竹”改上一改,说“不可居无碗”,实在是最贴...
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特征: 一是胎体轻薄,胎质洁白。 二是釉面多为乳白色,白中闪浅米黄色。积釉处常有泪痕状流釉,呈黄绿色。器物外壁釉薄处可见胎上旋坯痕。 三是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口沿则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四是官府所用瓷器底部有“官”、”尚食局”等。五是定窑器物釉面通常有气泡。用放大镜观察,一般可...
与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80高龄的北京通州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周良,在整理收藏家李烈钧运至通州的3200块古牌匾时,惊喜地发现一块罕见的宋代木制牌匾,而且是状元牌匾。它能够保留下来,填补了国内宋代木制文物的空白。 这块状元牌匾因有“嘉”字,初分类时归堆在清代嘉庆年的状元牌匾中。周良后来发现,这块牌匾属宋代“嘉定”而非清代“嘉庆”。它由状元刘渭题匾,长170厘米,宽70厘米,匾面油漆近乎全部脱落...
驾车从郑民高速中牟站下向南15公里就到了中牟县黄店镇冉家村,向东约一公里处立着两座塔,这就是知名的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寿圣寺双塔。双塔一高一低,一粗一细,非常罕见。而更罕见的是,那个高30米的高塔塔身已经向东北方向斜了40厘米。80岁冉小水老先生11年前就到这里看这双塔了,他担心塔歪得很了会倒下来,问专家能不能把塔扶正? 郑州晚报记者 徐富盈 文/图 仿照尉迟敬德的双鞭建的 ...
记者25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广州越秀北路发现宋代广州城墙东北角台遗址。专家表示,该考古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意义和研究价值。 据介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的工程建设,于2015年12月下旬开始对工程建设范围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近300平方米,清理出五代南汉至民国时期的砖墙、角台、红砂岩墙体、路面等遗迹和遗物,...
宋代广州城的东北角在哪里?昨日,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在广州越秀北路东濠涌试验段孖鱼岗涌工程考古阶段,考古人员发现五代南汉至宋代砖墙,并判定出宋代广州城东城东北角台基址,修正了文献中关于宋代广州城东城东界在芳草街以西的记载。专家表示,该考古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意义和研究价值。 考古挖掘 发现上下两层砖墙 在越秀北路东濠涌试验段孖鱼岗涌工程现场,可以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