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西周,高13.1cm,口径8.4cm,底径8.3cm。 罐敛口,折腹,束腰,圈足。肩两侧各置一横系。肩部刻划水波纹及弦纹。罐身施青釉。此罐的造型如同鱼篓,小口,大腹,以增其容积。这是西周早期原始青瓷器的造型特征。 此罐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地区。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西周时原始青瓷的...
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盖鼎,战国,高19cm,口径19cm,足距17cm。 鼎仿同时期青铜器造型,口沿下对称置双耳。直腹,平底,下承以外撇三足。器表施青釉,胎色灰白。鼎附圆形盖,盖顶中央置一小系,四周对称分布三个小纽。盖面施青釉,以三道弦纹为装饰带,其间刻划简单的水波纹。 鼎最早是煮食用的陶质炊具,首见于新石器时代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仰韶、龙山、屈家岭、马家滨、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
原始瓷青釉鐎斗,战国,高10.3cm,口径16cm,足距12.5cm。 鐎(jiāo音交)斗仿青铜器造型,腹部置横柄一个,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饰弦纹2周,器内外施青釉。 鐎斗,又称“刁斗”,盛行于汉、晋。常与形状如钵、胎壁较厚、口沿置对称半环形双鼻的火盆共存,说明鐎斗被搁置于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来温食,应是模仿“暖锅”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温食用具,军旅多用之。唐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句。...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西汉,高32.5cm,口径14.2cm,底径13.6cm。 壶撇口,长颈,溜肩,肩部对称置双系,鼓腹,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青釉。肩部以划花变形凤鸟纹装饰。颈、肩及腹部划有弦纹5道。 此壶造型敦厚古朴,纹饰简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原始青瓷向东汉成熟青瓷过渡期的产物。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
青釉原始瓷划花双系罐,西汉,高31.5cm,口径8.3cm,足径16.5cm。 罐口平沿,无颈,溜肩,鼓腹,胫部渐收,平底微内凹。肩上对称置长方耳并套活环。外壁施青釉至腹。腹部凸弦纹带内刻凤鸟纹。双耳刻划兽面纹。 此罐器形饱满,线条流畅,是西汉原始青瓷的代表作。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其制法是用瓷石制...
青釉刻划弦纹双系瓷壶,东汉,高24.5cm,口径11.5cm,底径9cm。 壶洗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敛,平底。肩部置对称竖系。通体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颈、肩部刻划水波纹,腹部刻划密集的弦纹。 这件青釉双系壶胎体较薄,釉层匀净光洁,属于刚从原始瓷中脱离出来的质量更高一筹的青釉器,堪称我国最早的瓷器。 这种青釉瓷器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各方面都比原始青瓷有了较大进步,但与成熟的...
原始瓷青釉弦纹罐,商,高31.4cm,口径20cm,底径9.3cm。 罐口外折,短颈,溜肩,肩以下内收,平底。肩与腹部的过度有明显的折角。口内外饰弦纹,其中肩部饰凸起弦纹及锯齿纹共10道。表面施青釉,釉层薄而不匀。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其制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经1200℃高温焙烧而成。胎体烧...
清乾隆 仿汝釉大盌 “单色釉更接近宋代淳朴美学。”冯玮瑜谈感悟:收藏天青釉瓷器追求的是文人情怀 “如果现在有人跟我说,他有一件汝窑的天青釉瓷器,我想这是一件很难得到公认的器物。”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冯玮瑜如是表示,她有时候说话比较婉转,但在某些节骨眼点上,却又很笃定,这一点也许跟她浸淫拍场多年的经历有关。她说:“收藏天青釉瓷器是一种品位与文化的象征,追求的是文人情怀。” 简介 冯玮瑜 ...
“北宋汝窑天青釉椭圆形水仙盆”(下称“个人藏品”)与“北宋汝窑青瓷天青釉椭圆无纹水仙盘”(下称“台北藏品”),应为同一时期(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产品,它们既有不相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的不相同的效果。不相同之处,“台北藏品”是“无纹水仙盘”,“个人藏品”是“有纹水仙盘”。而相同之处的不相同的效果是,二者都篆刻有“铭文”,“台北藏品”篆刻的是乾隆皇御题诗,“个人藏品”篆刻的是令人猜疑的所谓“铭文”。前者...
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釉料中含有3%左右的铁,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呈现青色,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故名。商州时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瓷器的青釉较为纯正,六朝时的青釉呈色青绿、匀净光润;唐宋时青釉臻于成熟。此后因配釉、施釉、烧窑技术不断提高,青釉中又出现了千峰翠色、艾色、粉青、梅子青、冬青等不少名贵品种。宋代五大名窑瓷大多数是青釉瓷。龙泉釉:龙泉窑在今浙江龙泉县内,在宋代民窑...
自2013年春拍开始,高古瓷的上拍数量和成交数量相较前两年有了较大提升。据统计,2013年春拍高古瓷的成交数量达到了2012年全年的成交数量的总和。但由于高古瓷在瓷杂类别中所占比例较小,这一增长趋势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一些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欧美、中国内地市场的高古瓷成交数量、拍品质量的提高,成为2014年高古瓷迎来行情走高的信号。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藏家、拍卖公司的日趋国际化,以及...
穿心炉与宋代龙泉梅子青釉瓷片对比 现今收藏界有一种认识,把器型作为古器断代的首要依据,这样的断代思路是不科学的。器型在各朝代之间都有模仿,简单地拿器型作为断代依据,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和错误。 若干年前,有位“器型断代论者”与笔者争执一件龙泉炉的年代问题,对方死抱着“器型断代论”不放。那件龙泉窑梅子青釉器物为“穿心炉”,器型似炉,器底部中间有一孔,孔的用途应是作为种花草时排水设计。炉的釉面青翠...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盛于宋,其制品以“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被誉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在中国陶瓷史上影响深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铜川耀州窑文物复制厂,是铜川市文物旅游局下属国有企业,是集耀瓷的科研、复仿制、旅游接待及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单位。厂址位于西包公路95KM处的耀州窑博物馆内,与举世闻名的耀州窑遗址及全国最大的陶瓷专题博物馆三位一体,共同担负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
青釉,中国瓷器著名传统颜色釉,亦称“青瓷釉”。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下面简单介绍青釉瓷器颜色: 第一,豆青 豆青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本来东青、豆青都属于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