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连续几个月干旱,南安金淘镇毓南村跃进水库的水位下降了近8米,使得三座古窑址显山露水。泉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专家闻讯赶往现场查看。经考古鉴定,这些窑址为元代,主要烧制青瓷和青白瓷,器形以盘、碗等日用器皿居多。据悉,这是南安金淘首次发现古窑址,对进一步研究南安窑有重大的意义。 昨(3)日上午,普查小组来到水库,只见这里依山傍水,盛产高岭土和釉水等矿产资源,具备烧制青瓷的条件。在水库原储水处...
10月28日上午,“和谐中华——海峡两岸书画展”在北京正式开幕,世界最长的铜雕巨作《大驾卤簿图》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世界首展。 在开展当天展出的两幅巨作为:一幅60米长宽1米的巨幅历史题材工笔人物画《大驾卤簿图》以及根据这幅画放大2.5倍,纯手工打造,长174米高2米的巨幅铜雕《大驾卤簿图》。 这两件作品是二十年前,由来自台湾的杨...
纪念李苦禅诞辰110周年和海峡两岸艺术交流系列活动同时举办 近日,记者从第四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组委会了解到,第四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国画大师李苦禅的家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山东省高唐县隆重举行,纪念李苦禅大师诞辰110周年、海峡两岸艺术交流等系列主题活动将同时举办,全方位展示书画名城高唐的艺术魅力和风采。 为进一步打响“苦禅故里、书画高唐”...
7月23日,记者在上杭县客家族谱馆新馆建设工地上看到,总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客家族谱馆已经封顶,今年年底将建成开馆。这是继该县今年3月客家族谱赴台后又一喜讯。 2000年5月上杭县成立“客家族谱馆”。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上杭客家族谱馆累计已收藏闽、粤、赣客家地区客家族谱及相关文书契约、祖图等珍贵资料,共有117个姓氏、1600多部、1万余册,成为大陆公共图书馆收藏客家...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和台湾长流美术馆主办的“画境·行旅——海峡两岸油画艺术联展”日前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开展。 本次展览参展画家包括19位台湾画家和28位大陆画家。两岸的艺术虽同在一种大文化观念下,也各有情趣、各具特色。有评论说,本次展览作品的总体风格倾向于广义的“写实”,但也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个体差异,具有很大的可看性。 据了解,...
马英九手书 即将于五日在上海开幕的“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一百零五周年——海峡两岸书画交流邀请展”正在此间紧张布展中。记者先期探访,竟意外得见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专程送展的亲笔手书“勋华卓茂”。 今年正值戴安澜将军诞辰一百零五周年,又一次激起两岸民众对国共两党领导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的这位抗战民族英雄的思念和缅怀。由此为题,今年“海峡两岸书...
由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携手“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上海将军书画收藏院等共同主办的“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05周年—海峡两岸书画交流邀请展”今天在沪开幕。 据介绍,本次书画展由筹备开始就为海峡两岸积极响应,各阶层、各团体的知名人士纷纷寄来墨宝给予支持。展出的350幅书画作品中,有80幅来自台湾。其中包括台湾当局...
近百座极具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代镏金铜佛精品,将渡过台湾海峡,为两岸人民祈求福祉。6日至7日,在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衣锦坊明清艺术博物馆,“镏金岁月闽台首次镏金铜佛精品展暨明清铜佛名家品鉴”将开幕。 据悉,台湾民间文物成批量到大陆展出,这是第一次。因此,这是海峡两岸正式启动“大三通”后闽台文化交流、收藏合作的一大盛事。 这批即将在大陆首次展出的镏...
12月15日,台湾“中华邮政”发行海峡两岸通邮纪念邮票和首日封。邮票图案以和平鸽送信为主图,背景衬以蓝天白云,象征两岸“为民兴利、两岸和平”的共同目标。
“海峡两岸百名书画家艺术展”于9月25日上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拉开帷幕。200余幅作品参加本次书画展,其中有台湾作品40余幅,著名绘画大师、83岁的李齐茂等30余名台湾书画家专程来到北京参加画展。 两岸参展书画家的作品具有不同的艺术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是,“两岸一家亲,书画传真情”,幅幅书卷都表达了两岸书画家对祖国锦绣山河...
“海峡两岸艺术种子交流计划”由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台湾震旦集团及热心推动华人当代艺术的仇浩然先生共同策划推出,旨在促进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为艺术新人搭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和展示自己作品的魅力舞台。 继2007年7月首届“海峡两岸艺术种子交流计划”在四川美术学院成功启动后,2008年7月10日,第二届“海峡两岸艺术种子交流计划...
以展示福建经济建设成就为主题的《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邮资封将于6月18日发行。 记者从福建省政府新闻办获悉,《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由著名邮票设计家姜伟杰设计,1套4枚,各枚面值均为120分,外加1版小版张。 据介绍,这套邮票题材涉及福建省主要沿海开放城市福州、厦门、泉州和莆田,分别为“闽江盛景”“厦门港口”“会展中心R...
经过对在东门屿东南面海域出水的一只“青蟹”化石进行鉴定研究,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考古专家14日认为距今约一万年前,在台湾海峡底下的“东山陆桥”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充满生命迹象和远古信息的动物化石。 据东山县博物馆副研究员、馆长陈立群介绍,“青蟹”化石,是本县铜陵镇渔民陈滨灿不久前在东门屿东南面海域进行海底流刺作业时捞获的。...
据悉,南海海域和台湾海峡成为当今藏宝最多的海域之一。图为中国考古队员在古沉船华光礁一号的考古现场。 香港《文汇报》援引台湾媒体报道称,据介绍,台湾海峡与南海海域是当今世界海底宝藏最多的海域之一,仅福建沿海,平潭、连江、福清和莆田湄洲湾、南日岛等海域,接连发现至少2000多艘古沉船。据一些寻宝者表示,“1艘沉船10座古墓”,意即沉船宝藏多,可比得上10座古墓的价值。 当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