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白沙水库附近砾石层 褚河大桥南蔡庄附近出露的砂砾层 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的石器 灵井许昌人遗址,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下,经历了从2005到2015连续11年度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丰硕的研究成果。遗址出土的两颗距今10万年左右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为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提供了关键材料,也奠定了该遗址在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中的重要地位。与“...
“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发现一处距今千年的辽代墓地,目前已清理完毕两座墓葬,其中一座为石室墓,另一座为用琉璃砖多室墓。在琉璃砖墓中发现了壁画,但壁画保存较差,大部分脱落,仅见几幅保存较好的壁画,其内容为墓主人生活场景图、牵马图等。墓葬没有发现墓志,但从墓葬形制特点、出土壁画以及陶瓷残片等遗物,初步确定为辽代贵族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此次考古发掘领队连吉林8月31日表示。 据悉...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考古学家8月31日表示,从吉萨金字塔旁挖掘地点发现的一块木头,首次显示古埃及人曾使用金属制造船只。 根据报道,上述木头长8米,宽40厘米,厚4厘米。考古学家在一艘船的组件中,发现圆形及U型金属钩子。这艘船与埋在大金字塔旁的胡夫太阳船于同年被挖掘。若干太阳船被埋在王室陵墓旁的墓穴,它们可能被用于法老王葬礼仪式,或作为阴间的交通工具。 埃及古物部官...
近日,宁夏贺兰山沿山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引发的山洪对银川市贺兰山岩画景区造成破坏,部分岩画受损,但也因洪水冲刷,景区工作人员新发现7幅岩画。 记者从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获悉,山洪将贺兰山岩画景区约70%的基础设施冲毁,景区工作人员近日清理现场时在被冲毁的栈道下新发现两处岩画,共计7幅,其中5幅比较清晰,另外两幅因较为模糊暂时无法辨认。据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副主任张建国介绍,在5幅...
近日,西北大学考古人员对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境内的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野外考古调查和清理时,新发现了140多件文物,佐证了丝绸之路古龟兹地区发生的多种文化和商贸交流。 这次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铜钱、铜莲花、塑像残块、玻璃块、动物骨骼以及果核等等,大部分时间为公元三到五世纪的魏晋南北时期,最晚的也是唐代的钱币和陶器,反映了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着古龟兹,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唐朝中央政...
清凉寺汝窑遗址新发现的明代窑炉郭木森摄影 记者昨日获悉,曾两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近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首度发现大量北宋晚期以降的素烧器以及两座明代窑炉,专家表示,这对研究汝窑与官窑关系、梳理河南古陶瓷历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证。 汝窑位居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存在时间极短,传世瓷器极少,这一瓷种的考古研究与技术复原一直为社会瞩目。昨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文物局主...
清凉寺汝窑遗址新发现的明代窑炉 记者18日获悉,曾两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近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首度发现大量北宋晚期以降的素烧器以及两座明代窑炉,专家表示,这对研究汝窑与官窑关系、梳理河南古陶瓷历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证。 汝窑位居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存在时间极短,传世瓷器极少,这一瓷种的考古研究与技术复原一直为社会瞩目。昨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20...
记者昨日获悉,曾两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近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首度发现大量北宋晚期以降的素烧器以及两座明代窑炉,专家表示,这对研究汝窑与官窑关系、梳理河南古陶瓷历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证。 汝窑位居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存在时间极短,传世瓷器极少,这一瓷种的考古研究与技术复原一直为社会瞩目。昨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 2016汝瓷工艺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论坛...
即将修复完毕的萧后冠 铜钗内发现了距今1300多年的棉花 X光显示萧后冠铜钗内还有木销 2013年,隋炀帝墓与萧后墓在扬州西湖曹庄被发现,引起全国轰动,两座墓葬中共清理出萧后冠等珍贵文物400余件套。当时萧后冠仍在修复中,萧后冠仅用展板介绍的方式替代。 目前萧后冠的修复工作进入尾声,仿制版的萧后冠也即将完工,有望于9月15日前后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出土...
“金铲问地展露辉煌——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图片展在北大红楼橱窗开展,迎接暑假期间的大小观众。 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迄今已连续推出26届,是一项广受好评的知识品牌。入选“十大考古”的项目,在发现的学术价值,发掘技术和方法,研究的深入性、持续性和系统性以及文物保护方面均有骄人的专业水准。本期展览集中展示了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学术文化内涵、深入科学的研究方法...
日前,河北黄骅海丰镇遗址周边新发现三处重要遗址点,其中一处有大量唐宋时期陶片、瓷片和建筑遗址,为进一步研究海丰镇遗址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海丰镇遗址发掘副领队马小飞介绍说,三处遗址点位于海丰镇遗址东南1.5公里处,发现的大量唐宋时期遗物与正在发掘的海丰镇遗址基本类似。这为纵向研究海丰镇遗址的历史变迁提供依据,也为认识整个渤海湾西岸地区金元时期聚落空间分布和航运贸易提供...
7月21日起,“金铲问地展露辉煌——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图片展在北大红楼橱窗开展,迎接暑假期间的大小观众。 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宣传推介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联合举办,迄今已连续推出26届,是一项广受好评的知识品牌。入选“十大考古”的项目,在发现的学术价值,发掘技术和方法,研究的深入性、持续性和系统性以及文物保护方面均有骄人的专业水准。本期展览集中展示...
2016年7月初,鄂尔多斯博物馆和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考古队在对准格尔旗二长渠宋代壁画墓群进行考古清理时,新发现一处古代石墙遗迹并进行了初步调查。此处石墙遗址是历次考古调查所未见的新材料,丰富了鄂尔多斯地区的古代文化,特别是为进一步研究黄河西岸的古代石墙建筑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遗存。 周边地形 石墙遗址位于黄河西岸准格尔旗东部的薛家湾镇梁安窑子村西哈拉社境内。遗址被当...
7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官网登载了对该校考古部门负责人大卫·吉布森(David Gibson)的访谈。吉布森表示,近来考古学家对英国青铜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的研究,已经可以让人们了解青铜时代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生活水平。 吉布森表示,最近10个月以来,来自剑桥大学和其他机构的考古学家对剑桥郡的青铜时代遗址马斯特农场(Must Farm)的圆形木制房屋进行了发掘和研究。研究发现,当时生活在此地的居...
2016年5月中旬,广西考古工作人员在五合大学城附近发现了一处6000到9000年前的贝丘遗址——那北咀遗址,随即对这个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到现在两个月过去了,深埋在泥土下的世界逐渐重现天日。 一把精巧的木柄小铁铲在顾小丰手里灵活跳跃,那北咀遗址现场发掘技术指导顾小丰小心地刮开地表的土层,仔细搜寻着有可能出现的骸骨。 顾小丰是那北咀遗址现场发掘的技术指导,考古工作要求是50公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