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带着5元到10元不等的80多件假古玩,62岁的李某准备在榆林大捞一笔,遇到路人便开始兜售自己的古玩文物,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次自己拦住的男子竟是派出所民警。8月29日傍晚7时许,榆林市公安局榆横分局沙河口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身着便衣,回派出所的路上时被一名头戴安全帽、身着旧西服的男子拦住。男子从旧报纸里拿出一个带着泥土的陈旧小碗,悄悄说:“这是刚从附近工地上挖出来的文物,要不要?”当民警对文物真伪表示...
资料图 京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生产的手工刺绣,又称"宫廷绣",和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并称为"燕京八绝",历史上也曾和现在的"苏、湘、顾"并称为"四大绣"。京绣属于手工刺绣,以北方民间绣为基础,同时融合苏绣、粤绣等多种刺绣工艺而形成,且多用于宫廷服饰、装饰。 京绣传承人于美英,1957年出生于北京,祖辈曾在专为朝廷提供绣品的绣局做绣工,是散落在民间的绣工。于...
江南旖旎风光中款款绽放的“西湖之花”,其实说的是西湖绸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今天开始推出“美丽的西湖绸伞——西湖绸伞精品特展”,展期2个月,到10月30日结束。 工作人员说,这次展览用了近4年时间筹备,寻访了20余位西湖绸伞关联者,最终展示了杭州人自己制造的工艺精品,也告诉你西湖绸伞背后的故事。 伞仿佛天生就是属于江南的,戴望舒的《雨巷》为杭州的伞赋予了婉约的气质。 ...
唐代的瓷器装饰以长沙窑和鲁山花瓷最具代表性。长沙窑开创中国瓷器釉下五彩装饰、文字装饰之先河。长沙窑有很多文字装饰,在瓷器上写了很多世俗俚语,比如“仁义礼智信”。还有我们在《全唐诗》上都查不到的唐诗,因为长沙窑是唐代的窑口,所以它上面写的诗都可以称之为唐诗。比如“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岁人。丈夫具纸笔,一世不求人。”等,这听着像诗,也像顺口溜,很通俗,表明了当时人生活的状态。 唐代的另一种装饰非常...
一、薄胎玉器的历史 我国的薄胎玉器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各业兴旺,特别是手工艺的发展,促进了玉器制作技能的提高。这突出表现在薄胎玉器的制作上。唐代的薄胎玉器主要为碗、杯、盅等器皿件。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其纹饰多为莲花香草纹,工艺上以剔地阳工浅刻再加以浅刻阴线功勾勒为主要手法,器型丰满简洁,如玉莲瓣纹杯,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宋代盛行仿古玉器,而薄胎玉器却少见...
战国时期在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以及湖南南部的广大地区,普遍使用原始瓷,特别是江、浙、赣一带,更为盛行。它们的生产规模和产量比西周和春秋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江、浙、赣一带的原始瓷,胎成灰白色。山西侯马、浙江绍兴富盛和萧山茅湾里出土的原始瓷碎片,经测定:胎内Fe2O3和TiO2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侯马1.97、1.25;富盛2.12、1.18;茅湾里1.68、0....
萧山8000年文明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民间工艺作为萧山民间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工艺,昨日上午,由区文联主办,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萧山博物馆和区文化馆共同承办的“萧山区民间工艺精品展”在萧山博物馆展厅启幕。 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萧山民间工艺界最高规格的一次展览。展览展出的80余件工艺作品大都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参赛获奖或展出...
8月13日,苏州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的“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将正式亮相。得益于故宫博物院的大力支持,86套(101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精品首次集结回家乡展出,全面展现了明清宫廷皇家御用的苏作工艺,彰显苏州雕刻工艺的艺术魅力。明天,有兴趣的市民去苏州博物馆开开眼吧! 据悉,本次展览分为“技冠天下”“内廷炫艺”“承旨而作”“特制进贡”四个单元,以明清时期苏作工艺与宫廷文...
来源:北京晨报 “匠心筑梦烁古今——燕京八绝展”昨天(9日)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不同于以往的“单兵作战”,此次展览精选了燕京八绝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精品,为观众完整呈现了燕京八绝的“前世今生”。 昨天上午,首都博物馆一层大厅里,几位工艺大师现场为参观者展示了燕京八绝的制作技艺。嘈杂的人群中,一位京绣师傅端坐在场地中央绣着一片荷叶,一针一线一丝不苟,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绣...
文化与科技、艺术的融合创新,正在成为博物馆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内容。传统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增强博物馆文化的创新能力,日益引起文化、艺术、科技界的关注与思考。8月3日,来自博物馆和工艺美术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交流和研讨。 挖掘传统工艺美术潜力 增强博物馆创新能力 当前,信息生产和技术传播迅速发展,数字化产品日新月...
7月10日至22日,由西藏自治区推荐的西藏自治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罗布占堆、国家级勉萨画派唐卡代表性传承人罗布斯达等6名唐卡和金属锻造大师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其中,唐卡画师阿旺绘制的唐卡《格萨尔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一级造像师次嘎的铜鎏金《卡乌》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这是西藏参展作品首次被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工艺美术馆同时收藏。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四届国际鹤文化旅游艺术节“汇博杯”齐齐哈尔文化创意产业园工艺美术产品展销,在二轻市场“嫩江玛瑙美石城”拉开帷幕,蒲艺制作、泥塑、葫芦雕刻、相纸融刻画、芦苇画、剪纸和嫩江玛瑙工艺品荟萃展厅,洋洋大观。 本次展销会由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汇博集团主办,齐齐哈尔市嫩江玛瑙文化与产业发展协会和齐齐哈尔市民间文艺...
从大量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可看出,居住在肥沃的黄河中下游辽阔的平原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生活比较稳定的夏族,通过部落联盟的形式,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第一个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夏。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大致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地区。考古资料证实了夏的存在。据《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夏自禹至桀,历14世17王,共400多年。20世纪30年代,安阳殷墟发现商代遗存不久,就有人提出夏文化问...
也许很多人知道“扬州八怪”,但不一定知道“扬州八刻”。昨天,“匠心雕艺”——扬州八刻文物精品展在宁波博物馆民间民俗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精选了扬州博物馆馆藏的90件(套)自汉代至清朝跨越两千年的经典藏品,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国家三级以上的文物珍品。从日常生活器具到官员、贵族的礼仪器物,这些展品无不显示了它们的精湛工艺及独特、宝贵的艺术价值,让观众见识了中国历代雕刻工艺的独具匠心。 那么,何谓“...
由明代兴起的紫砂艺术,除了茶具,匠人还用泥料制成各式清玩,如仿动物、仿植物、工艺品等。质地古拙敦厚,造型灵动飘逸,书卷气盎然,与文人冲淡闲洁、韵高致静的气质十分吻合。 紫砂除了紫、绿、朱三种常见的泥色,还有白、乌、黄、松花泥等多种色泽,在器物的塑造和外表处理上,有着很大的发挥余地。原始的宜兴紫砂矿石在被开采出来以后,还须遵照传统工艺,在自然环境下陈放发酵,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日晒风化,才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