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5 所属地区 山东·菏泽·郓城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菏泽市郓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郓城古筝制作工艺是与古筝名家相联系的,我国古筝演奏分为八大流派,其中有称为“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竽、击筑、弹筝”,所以不少人称山东筝为齐筝。它主要流传在包括郓城和鄄城在内的菏泽地区和鲁西的聊城地区...
遗产编号 ⅷ-12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昌邑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潍坊市昌邑市 申报日期 2006 柳疃丝绸的产生 传统的柳疃丝绸,与中国的家蚕绸不同,是特指用野生的柞蚕丝为原料织造的茧绸。山东东部山区自古以来盛产野蚕,但从汉代到明代,仅仅是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反映国家太平的祥瑞而已,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明代末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山茧的...
遗产编号 ⅷ-22 所属地区 上海·金山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金山区 申报日期 2006 黄酒概述 中国的黄酒,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黄酒酿造原料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
遗产编号 ⅷ-2 所属地区 陕西·铜川·耀州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铜川市耀州区 申报日期 2006 面条拌油,各种调料如盐、辣子,放入汤锅,煮沸化开。食用时将汤浇在面上,放葱、姜、豆腐丝。 咸汤面在耀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可是耀州的宝贝,百姓心中的美味。 其特点是:吃起来辛辣出汗,筋韧爽口。 咸汤面分为油面和碱面两种,油面是热...
遗产编号 ⅷ-9 所属地区 四川·凉山州·喜德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凉山州喜德县人民政府 申报日期 2006 中国是漆艺的故乡,也是东亚系统漆艺的发源地。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漆艺文化中又以凉山彝族的漆艺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代表中国国家水平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就收录了 18 件凉山彝族漆器,其中 17 件藏于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 ...
遗产编号 ⅷ-10 所属地区 四川·甘孜州·稻城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甘孜州稻城县旅游文化局 申报日期 2006 “阿西”是藏语“好地方”之意。阿西土陶以当地一种特殊的泥土作原料,在捏、捶、敲、打成锅、罐、盆、壶、瓶后,用碎瓷做出花纹来点缀,最后架起松柴火烧成黑色即可。藏族人用土陶煮出来的汤味道特别鲜美,用土陶酿酒历久弥香,用土陶茶壶泡茶醇香之...
遗产编号 ⅷ-11 所属地区 四川·成都·彭州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成都市彭州市群众艺术馆 申报日期 2006 桂花土陶是指彭州市桂花镇的传统制陶工艺。根据文献记载,桂花土陶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彭县志》即说,在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3年),桂花镇的土陶生产已经形成规模。现存桂花镇瓦子村龙窑窑址,就是嘉靖年间当地人烧陶制陶的有力见证。 ...
遗产编号 ⅷ-17 所属地区 山东·德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东省德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德州扒鸡,盛誉全国,驰名天下,其源于明代,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元末明初,随着京杭大运河漕运繁忙和陆路古道兴旺,德州长成为京都通达九省的御路,经济呈现繁荣,市面上也出现了烧鸡,其形态是侧卧,色红味香,肉嫩可口,做为后来扒鸡的雏型...
遗产编号 ⅷ-2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太谷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太谷县 申报日期 2006 太谷饼原名甘油饼,是三晋大地很具代表性的地方名优食品,其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它是晋商鼎盛时期的产物,与晋商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曾被慈禧太后御点为皇宫贡品而享誉京师,并曾辐射到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国。 它传承了我国传...
遗产编号 ⅷ-7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介休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介休市 申报日期 2006 贯馅糖是介休的传统冬令食品,也是山西省食品行业十大名产之一。介休贯馅糖皮薄馅香,吃着香酥甜脆,回味绵长,早在明末清初就畅销国内市场。 贯馅糖是季节性产品,一般立冬以后开始制作,第二年元宵节后停产。以大麦、软米为主料,以绵白糖、核桃仁、蜂蜜、...
遗产编号 ⅷ-51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安丘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丘市 申报日期 2006 景芝,因宋景??年间,其酿酒古井三产灵芝而得名,明清大学者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之为“齐鲁三大古镇”,此地以酿酒闻名,素有“齐鲁古酒镇”之说。山东景芝酒业就根植景芝这块酿酒宝地之中,她是集酿酒、热电、印刷、汽运、玉米深加工、菌体蛋白饲料等于...
遗产编号 ⅷ-52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潍坊市 申报日期 2006 潍坊仿青铜器制作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产品主要是仿制爵、鼎、盘、炉以及佛像、鸟兽和人物等。当时一个名叫胥伦的农民,生性聪敏,巧于手工制作,并擅长书画。为了糊口,他铸造假汉印和古代造像,冒充真品,卖给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陈介祺。当陈介祺发现是冒牌假货后,并没有责...
遗产编号 ⅷ-53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临朐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潍坊市 申报日期 2006 端砚、歙砚尚在悄然掘起时,唐代发现在青州(今临驹县)沂山北麓老崖固的红丝石已成为制砚良材,在宋代曾长时间独领风骚,被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列为天下名砚之首。 红丝砚其料取于山东青州黑山,为鲁砚代表。因其“资质润美发墨,久为水所浸渍,即有膏液出焉...
遗产编号 ⅷ-54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丘市 诸城市 申报日期 2006 黑陶的制作主要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即:选料、加工、烧结。黑陶的选料是保证质量的主要环节,加工的质量好坏取决制作者的艺术修养,采用独特的烧结工艺使陶变黑是黑陶的最大特点。黑陶的材料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
遗产编号 ⅷ-56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潍城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潍城区 申报日期 2006 潍城小磨香油的生产始于明代初年,至今有600余年历史。大部分磨油户集中在于河镇崔家村。崔家小磨香油以芝麻为原料,工艺严谨,产品色香味俱佳,被誉为“天下第一香”。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曾赋诗称赞:“十里郊野满城香,举目远眺于水长,神工鬼磨五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