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悉,依托古代人骨标本库,西北大学计划成立古DNA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已经立项。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温睿介绍,人、动物和植物都有DNA,无论是头发、皮屑、血液、唾液等,只要有一点点遗留,只要没有被降解,都可以提取完整的DNA信息。通过DNA,就可以确定这个人到过什么地方,在哪儿留下了什么痕迹。“不过古DNA的提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为在生命体死亡很长时间以后,DNA就有可能被降解...
2018年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迎来第十二场西方版画和素描珍藏展览——“印•迹:馆藏版画十二年回顾展”。本次展览共展示100余幅赛克勒博物馆珍贵馆藏西方版画,集历次版画展精华,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主题作品与最新入藏作品,为观众从多个角度呈现西方版画艺术的魅力。 本次展览共有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展示两位欧洲大师——欧仁·德拉克洛瓦和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根据法国诗人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满足广大市民多种类、多层次的观展需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北京市文物局的领导下,由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老舍纪念馆、北京奥运博物馆等六家博物馆联合制作的《撷彩京华——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联展》于2018年11月15日在蚌埠市博物馆开幕。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平...
故宫展示养心殿宝匣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故宫文物医院看到大批宫里曾经专用的宫灯正在修复中。据单霁翔院长透露,这是在为明年春节期间“点亮”紫禁城做准备。 故宫博物院14日推出“修身 齐家 平安天下”——故宫博物院主题性综合文化创意项目研发模式,同时启动“金榜题名”“宫囍·龙凤呈祥”“故宫中国节”三个主题性综合文创项目将文物、科技、艺术元素相结合,以沉浸式、互动式的方式向人们展示...
吴冠中画作《双燕》 马海燕 摄 保利秋拍精品展17日在北京举行,百余件艺术精品集中亮相。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油画版和水墨画版《双燕》同时亮相。 吴冠中《双燕》创作于1988年,在为数众多的江南题材作品中,以“双燕”为题的作品是吴冠中的最爱。他自己就曾经多次谈到:“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
两件故宫院藏茶文物揭幕 高凯 摄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贡茶在480件左右,品类多样,来自福建、云南、浙江等地。在历史发展中,贡茶形成了独特的体系,遴选和制作过程更为精细,包装也极为考究,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谈及院藏贡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万秀锋说。 以“香茗共享、匠心传承”为主题的中国茶文化传承传播活动16日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办。 当日中共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福建...
十年八辑,冷门“绝学”清华简的每一次亮相都能吸引众多目光。 “发布《摄命》,我们又一次发现了失传的古文《尚书》一篇,为古文尚书证伪又添一例。”11月17日,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成果公布会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如是说。同时面世的,还有另外7篇失传两千年的重要文献。 “冷门”何以不冷?“绝学”如何不绝?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破译文明密码的不辍脚...
文莱古称“浡泥”,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国西汉时期,两国就通过这条海上纽带互通有无。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海事博物馆,珍藏着来自一艘古代沉船的遗物,它们正是中文两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交往的历史见证。 馆藏资料显示,文莱在1997年的一次油气勘测中,在距海岸线32海里处发现了这艘沉船,此后共发掘文物约1万多件,其中九成是瓷器,还有琉璃、象牙饰品和铜制品等。“文莱最大规模...
“这种收音机,我家里还有,现在可值钱了。”一位中年观众说道。“你看,这还有缝纫机呢,东方红牌子的。”一位老太太拍了拍身边的朋友说。“小霸王游戏机,见过吗?小时候我家里有,好怀旧啊。”两位年轻人边走边交流着。在国家博物馆里,近日开幕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人气爆棚,第一天就吸引了数万观众,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边走边看,目不暇接。 “大美中国”影像长廊...
经过三年田野工作,广东省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月10日至11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湖南、广西、福建、江西的相关领域十余位考古专家,考察了青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仔细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并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加论证会的专家们评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非常关键的新收获,这些重要的新发现有望突破国内外学术界对华...
故宫专家为藏品把脉 展览名称:青出于蓝”——首届龙泉窑青瓷民间收藏精品展 展览地点:北京华夏古玩城 主办单位: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 开幕时间:2017年6月2日 2017年6月2日,由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主办的“青出于蓝”——首届龙泉窑青瓷民间收藏精品展,如期于北京华夏古玩城拉开帷幕。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叶佩兰、冯小琦、陈润民,北京正阳美术馆馆长李彦君以...
展览名称:“凝烟翠 宋元明·龙泉青瓷”展览 展览时间:2016年1月26日 – 2016年4月23日 展览地点:香港九龙观塘海滨道165号SML大厦 主办单位:香港一新美术馆 清代进士朱琰曾著《陶说》一书,将浙江龙泉青瓷的釉色比作一江春水、一湖碧波,一位隐居在湖光山色的高士。香港一新美术馆由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三日,举行“凝烟翠 宋元明.龙泉青瓷”展览。该展览是香港首个以龙泉青...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 故宫博物院藏 一、重要事件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列入“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2014“APEC”北京峰会上,龙泉青瓷作为APEC会议的国宴指定用瓷,与中国结、兵马俑等“中国元素”共同勾勒出一幅中国文化的剪影。 2015年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
左起:茅善玉、樊锦诗。未明 摄 “敦煌学是国际显学,世界各地都有相关的研究在进行,有着不同的方向和成就,如果说起热度,我认为眼下无疑最热在中国。”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15日在北京表示。 “你对它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五十多年前,刚从北大毕业的上海女孩樊锦诗,独自一人来到敦煌,一坚守就是半个世纪。几十年间,她用坚韧柔情润泽戈壁大漠深处,着手建立了享誉世界的“数字敦煌”...
近日,由新疆哈密市文体广新局主办,河南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哈密博物馆承办的“揭秘消失的文明——陆浑戎文物特展”在哈密博物馆开幕。近百件陆浑戎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精美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0月。 陆浑戎是两周时期活动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支游牧部落,也是河洛地区极少数有明确记载的内迁戎族部落。2013年以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伊川县徐阳村的陆浑戎墓地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