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与《文物保护法》修订座谈会,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央文化立法工作有关部署。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同志,文博系统老领导、老专家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等3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通报《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情况和思路...
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发现大型人工台基及其上构建的多座规整院落和玉器奠基现象 芦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芦山峁自然村北。1981年2月,芦山峁村民向当时的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送交了9件玉器。随后,当地文化部门对遗址进行了数次调查,又征集到玉器19件,还发现了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的白灰居住面、灰坑、石刀、石斧、陶片等。以上28件玉器都是1965~1967年前后在芦山...
恭王府“棣华轩”文化空间 作为恭王府艺术系列展览的延伸空间,“棣华轩”以传统文人书房的形式于17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游客在参观古建、园林、艺术展览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人书房的文化魅力。 恭王府是我国唯一的清代王府文化研究中心、文献资料收藏中心、王府文物收藏中心和王府文化展示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棣华轩’位于恭王府...
近日,在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带与会的国内外学者们参观了清凉山公园正在进行的考古发掘。他兴奋地宣布:石头城找到了,就在这里! 考古现场,还发现了一块印有“石头”字样的铭文砖,填补了六朝都城考古史的空白。 许宁 摄许宁 摄 学术界对石头城的具体位置和四至范围一直存在争议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距今18...
潘沁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在刚刚结束的新疆克里雅河流域环境和文化科考活动,他发现了四处汉代重要古墓葬,一处古代冶炼青铜和烧造陶器的遗址,还有多处古人生活并豢养生畜的遗址。 潘沁还有另一重身份——宁波为数不多的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他业余从事收藏已有25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唐宋以前古文明情有独钟。 “收藏和考古本来就不分家。对于收藏家来说,每一件器物的获得几乎都有一个精彩...
模印“石头”二字的东晋铭文砖。 南朝城门遗迹。 图片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提供 石头城遗址首次发现南朝城门 填补六朝都城考古史空白 历时20年,石头城遗址考古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记者从近日在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针对清凉山公园内六朝石头城遗址的最新一轮考古发掘,发现了孙吴时期的顺城垣砖铺路面、东晋至南朝早期夯土城墙和角...
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创烧出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龙泉窑系的存在历史跨越千年,最早可上溯三国两晋,其工艺发展的“学步期”深受当时同在浙江境内著名的越窑与瓯窑的影响。瓯窑青瓷晋人形容为“缥瓷”,唐人称越窑釉质“如冰似玉”“千峰翠色”“秘色”,龙泉青瓷在烧造青瓷时也一直追求“如冰似玉”的釉质,并真正实现如玉般的青瓷。 影响龙泉窑瓷器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则是宋代的审美风尚。唐“安史之乱”之...
方向明绘图 11月16日,中华玉文化中心第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这长长的名字听起来很复杂,我们来划重点——中国玉文化中心,就在杭州良渚,2008年6月成立,由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担任中心主任。遗憾的是,去年,张先生离开了我们,研讨会现场少了先生的身影和湖南话,有些伤感。 今年是第六次年会,研讨会主题为:良渚遗址价值对比研...
动物筑巢,人类造城。考古学家则从深深的地下,发掘和解析人类城市的故事。都城,承载着一种文明的最高成就,象征了“国”的诞生。中国考古学家从商代晚期的都城——殷墟开始,往前找到了良渚、石峁、陶寺等邦国,向后让一大批湮没在时光里的都城重现世间。 近日,在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日韩等国考古学家齐聚南京,展示了中国及东亚都城考古的新发现:5000多年来,随着文明形态的革新,各地...
近年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工作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古代都城发展脉络更加清晰。11月12—13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近120位考古学者与会,共同分享都城考古最新成果。 都城考古成果丰富 从20世纪20年代殷墟考古发掘开始,在考古学者持续不断的努力下,许多在古代文献上记载不详乃至失载的古代都城重现世间。 良渚古城...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三届漆器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的漆艺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齐聚北京。最终,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柏群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三届漆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柏德元当选名誉主任。 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宫廷漆艺作品展——暨北京燕京八绝金雕漆艺精品展”同时在石景山区承恩寺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开展。据国家级非...
琮式瓶始见于宋,一般认为始现于南宋,至于北宋是否已有琮式瓶生产,说法尚不统一。琮式瓶是仿照周代玉琮外型并加了圈足和底而成,南宋时期的官窑与龙泉窑有烧制。 图1 良渚文化晚期方柱形玉琮 江苏草鞋山出土 宋代仿古之风盛行,且手工业繁荣和程朱理学文化氛围浓厚,为工匠造物提供了审美观念引导,器物的造就汇聚了文人与民间的情趣与巧思。琮,最早出现于《周礼》、《仪礼》,具礼玉、瑞...
《辞海》中对“炉”的解释为“盛火的用具,作冶炼、取暖、烹饪等,也指用作焚香的器具”。饶宗颐先生在《论古代香药之路——郁与古香熏器》一文中便指出,早在红山文化时期,便有熏炉出现,并且红山文化还发现了可供祭祀的坛、庙、冢以及女神头像,以此推断这个熏炉很可能与祭祀相关。宋人丁谓的《天香传》中讲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蠲洁”,“礼云:‘至敬不享味贵气臭也’是知其用至重,材质粗略”。在佛教...
宋代龙泉窑以青瓷闻名遐迩,也是宋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中鱼洗作为宋代龙泉窑典型的量产器物,器物造型与装饰简洁,别致;釉色与釉质含蓄,似玉,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崇道尚青的理学文化。龙泉窑生产鱼洗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早期,南宋末到元代初期是该器物装饰工艺和艺术成就的高峰。其主题寓意吉祥,刻划模贴与露胎是该器物的装饰特征。 洗这类器物是由青铜器演变而来,多为折沿,因此也称之为“折沿洗”。 鱼洗是洗的内底部饰...
两宋时期,统治阶级崇尚文治,重视文人,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环境较为宽松。士人阶层将文人所追求的的精致、儒雅的艺术化情趣融入生活,进而推进文人审美风格的流行,影响宋代民俗文化的审美创造。 宋人清远闲逸的风趣在室内陈设与日用器皿的使用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居室中所常见的如香炉、花瓶、茶具、屏风、瓷器等,都是士人日常起居中增添闲情逸致的载体。宋代日用器皿中那些散发着清雅淡远意味的陶瓷器,更是士人日常生活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