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讯(记者张黎姣)日前,国家图书馆创办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馆,虚拟碑文、甲骨写字、保卫善本、舆图拼图等数字化体验模式成为亮点。 作为开馆首展,“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展示了国家图书馆藏古籍珍品,由金石拓片、敦煌遗书、善本古籍、舆图、名家手稿、西文善本、样式雷图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中国古代典籍简史9个展览组成,展品800余件。 国家图书馆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馆藏敦煌遗书、...
山东博物馆馆长郭思克 “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9月15日在济南启动,文物保护和利用成为备受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活动启动前夕,山东博物馆馆长郭思克在接受中国山东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探索让文物在保护和利用中活起来方面,山东博物馆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今年正值山东博物馆建馆60周年之际,作为山东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山东博物馆肩负着展示山东地区璀璨的古代文明、弘...
文化部20日举行的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透露了近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举措。无论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库房、档案室里的文献拍摄成纪录片,鼓励各地非遗表演或民间文艺进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从而成为当地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还是提高非遗产品创作设计水平鼓励衍生品开发,其目的只有一个——让遗产真正“活”起来。 不赞成把传统村落老街老宅变成没有原居民的“空心遗址”...
文化遗产不仅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遗物,而且是对当代中国文化构建具有巨大精神价值的宝贵资源;它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因此,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是口号,而是实现文化惠民的重要方式。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发掘其深沉的精神底蕴。比如,长城作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一大奇观,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最近,...
大运河申遗涉及到全国8个省市27座城市,其中淮安是重要的“节点城市”。明清时期淮安就被誉为“漕粮指挥管理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正是因为这么多“中心支撑”, 2008年淮安被中国古都学会授予“运河之都”称号。 “今年的6月22日,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淮安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之一,入选的遗产点数量也名列前茅。”据淮安运河博物馆馆...
利坯 非遗传承人进行手工施釉 烧柴窑 葫芦窑开窑 宾客在为清代镇窑复烧点火。 今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设在具有1000多年制瓷历史的江西景德镇。这里的“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曾创造了中国陶瓷在世界上的辉煌。 “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景德镇5A级旅游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了清代镇窑复烧点火仪式、明代葫芦窑开窑仪式及明清...
93号院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文化遗产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 93号院博物馆“活化”老建筑 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
为充分提高文物利用率,使馆藏文物活起来,天津博物馆积极推出反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展览,并赴外地博物馆交流展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原创性书画展览—《世纪回眸—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历程》刚刚在苏州博物馆展出结束。展览在天津博物馆丰富的近现代绘画作品馆藏中,精选出上个世纪最具影响力的90余位画家的120件绘画精品,以1950年为界,分上、下两期进行展出,受到苏州市民观众的热烈好评,取得了...
8月1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行,这是数字敦煌的创新成果。它的背后,是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1年的努力和推动。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循着老一辈守护者的足迹,在荒凉的戈壁深处扎了根。50余年,她致力于文物事业的创新与实践,推动了敦煌数字化的发展。 面对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近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做客人...
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现场 2014年9月9日,正值国家图书馆建馆105周年。在那一天,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将正式开馆,并面向个人读者开放。这座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护、服务、公共教育、文化传承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将带领观众穿越历史,近距离地感受那些珍贵文献的魅力。 建在图书馆中的博物馆 在中国,宋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近日,苏州博物馆推出以馆藏文物秘色瓷为原型的创意饼干在网上走红。文物居然能变成“萌萌哒”的小饼干,不仅好看、好玩,还“好吃”,获得了网友纷纷点赞。通过创意,博物馆里的瑰宝正在以衍生的方式,承载文化理念,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直以来,如何让博物馆更吸引观众是文化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而充满创意的衍生品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说起博物馆创意衍生品,人们很容易想起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胶带。201...
在宁夏银川召开的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表示要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通过总馆长制、院线制等有效办法,开展借展、联展、巡展,形成国有馆藏文物资源共享机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励小捷说,全国馆藏可移动文物,数量巨大,分布极不平衡。此前,国家文物局对央地共建中的9个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出率进行了统计,其中最高的不足5%,最低的仅1.2%,平均不足2.8%。而个...
在宁夏银川召开的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表示要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通过总馆长制、院线制等有效办法,开展借展、联展、巡展,形成国有馆藏文物资源共享机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励小捷说,全国馆藏可移动文物,数量巨大,分布极不平衡。此前,国家文物局对央地共建中的9个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出率进行了统计,其中最高的不足5%,最低的仅1.2%,平均不足2.8%。而个别新建...
——访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7月21日,国家文物局在宁夏银川召开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谈文物合理利用工作。 文物利用“不够”和“不当”问题 合理利用是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是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召开的专题研究文物合理利用工作的全国性会议。励小捷认为,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