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于6月8日-12日在天津美术馆举行。本次联展以“非遗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展览展示、专场演出、新皇会展演三部分,展览展示部分汇聚了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50项,是近年来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展示。 本次联展以传承人现场演示与展品销售为重点,通过呈现生活场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
昨日,朝阳区举办首届京津冀地区民间花会展演活动,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24支民间文化队伍展示了幡鼓齐动十三档、津味吆喝和沧州舞狮等民间非遗绝活。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数十名身着各色古代民间服饰的表演者做好表演准备。他们化着逗趣的妆容、身着色彩艳丽的古代服饰,或抬着轿子、或踩着高跷,伴随着音乐,不时向观众投去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引来阵阵笑声。 据了解,这次首届京津冀...
4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历史遗存保护和利用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中了解到,京津冀地区的城市规划有比较强的系统性,已经建立起核心聚拢、相互依存的结构体系。城市规划中也都含有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能对这些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利用,将对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产生良好推动作用。 京津冀地区目前共有8项世界文化遗产,大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还有...
导语: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新型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产业融合是三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比重,优化和调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渗透到其他各个领域,推动其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战略视角看京津冀文化产业融合 京津冀文化产业融合是三地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基础条件。从地域上看,京...
中国版图上,由京津冀组成的“牛头”中,藏着数以百计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而三地也有望协同保护这个区域中的历史明珠。记者昨日从市规划院获悉,本市有关专家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建议京津冀三地协同联动,针对线性遗产、文化线路等脉络共同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确立统一监管标准并联合进行保护执法。 “牛头”中藏着不少宝贝 从地域上看,京津冀北靠燕山山脉,南面华北平原,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地...
编者按:曾经,有人把京津冀三地地图作了这样一个比喻:京津冀是一个完整的躯体,北京是心,可惜那心只有静脉没有动脉,只有吸入不会输出,而且向上到脑袋的脖子部位是河北;天津是肺,能够自由呼吸,可惜出海口只给自家用,肺活量逐渐减小;河北是身子,五大三粗却没心没肺。 随着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过,这种三地之间“有态度无合作,有愿望缺行动”的局面,将会逐渐改变。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三...
春暖花开,前往北京市远郊密云区踏春观光的游客大增,司马台、金山岭和古北口长城更成为许多人的首选。游客们兴致盎然,可有人却始终紧绷着弦,生怕出什么意外。“密云段长城182公里,一半多与河北交界,涉及沿线10多个乡镇。区属划分在地图上是一条线,可具体到现实,就有很多模糊地带,这给文物保护和执法带来不少尴尬。”密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郑宝永说。 对共同坐拥长城资源的京冀来说,因区域划分不明引发的矛盾偶有发...
春暖花开,前往北京市远郊密云区踏春观光的游客大增,司马台、金山岭和古北口长城更成为许多人的首选。游客们兴致盎然,可有人却始终紧绷着弦, 生怕出什么意外。“密云段长城182公里,一半多与河北交界,涉及沿线10多个乡镇。区属划分在地图上是一条线,可具体到现实,就有很多模糊地带,这给文 物保护和执法带来不少尴尬。”密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郑宝永说。 对共同坐拥长城资源的京冀来说,因区域划分不明引发的矛盾偶...
3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河北省文物局在北京签署《京津冀文物执法协作体框架协议》,三地就如何通过片区协作携手做好文物执法工作和文物安全保护工作达成一致。 根据协议,三地将打造文物执法全方位战略协作关系,共同探索执法工作资源共享的途径。开展三地交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文物遗存的联合巡视检查和执法监督,协助查处文物违法案件;调动三地专家资源,共同培养专业人才,选派专业人员赴...
3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京津冀文物保护协同推进会,研究推动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文物保护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文物局负责人,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处负责人出席会议。 宋新潮在讲话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三省市文物资源丰富,文物工作整体水平较高,具有很...
【摘要】文章从京津冀共同的人文背景入手,对三地文化旅游资源特性进行了归纳。指出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突出的文化背景使得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点落在大力拓展人文旅游资源之上。同时,对京津冀文化旅游当前存在的空间结构、整体规划、管理手段和旅游创意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提升区域交通、提高旅游整体规划水平、优化分配机制以及建立特色文化产品体系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京津冀文化旅游文化生态 ...
伴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实际效应愈发凸显。其中,如何最大程度地体现文化艺术的独有特色,使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融合,并以此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已成为当务之急。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对统一规划布局、协调发展政策、链接市场体系、优势互补构建、利益资源共享、良性互动互助的共赢格局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缓解首都北京的“大城市病”,振兴渤海地区,形...
“千百年来形成的燕赵文化是京津冀三地文化共同的母体,京津冀一体化在区域文化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两会间隙,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重视文化在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 为此,王书平委员建议,建立三地文化创意产业联席会议制度,系统研究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整体规划,共同出台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明确各自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加大京津冀一体化区域文化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前景。”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平表示,为了大力推进区域文化发展与合作,要以京津冀规划为导向和引领,深入推进三地在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对接,完善各自优势产业链,实现共同发展。 王书平委员建议,要完善人才流动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协作,资源共享和制度规划对接,进一步推进社...
春节假期,不少市民都选择走亲访友、举家旅游欢度新春。去博物馆看文物展览,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日前,记者在天津博物馆发现,不少市民和家人一起来到这里,观看文物展。天津博物馆推出的《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镜像——天津博物馆馆藏古代铜镜展》《晚明绘画作品展》,给市民们在节日里呈献了一场文化盛宴,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据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春节假期头三天,天津博物馆游客接待量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