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三国及至两晋时期,上流社会流行炼丹服药,以求健康长寿。据说孙休也染有此习。他的死亡,可能与此有关。 永安七年(264年)初,蜀国大将钟会、邓艾先后去世,导致蜀国境内百城无主。孙休趁机派兵西征,想占领蜀国。没想到吴国兵临白帝城时,蜀国守将罗宪以区区两千名守兵,坚守城池,岿然不动。孙休闻讯大怒,派兵增援,但交战经年,仍不能攻破,使孙休一筹莫展。而恰在此时,魏国又派兵攻打西陵(今湖北宜昌),使吴国感到...
被发掘的墓室一角,有石雕牛头,牛角已残缺。 三国及至两晋时期,上流社会流行炼丹服药,以求健康长寿。据说孙休也染有此习。他的死亡,可能与此有关。 永安七年(264年)初,蜀国大将钟会、邓艾先后去世,导致蜀国境内百城无主。孙休趁机派兵西征,想占领蜀国。没想到吴国兵临白帝城时,蜀国守将罗宪以区区两千名守兵,坚守城池,岿然不动。孙休闻讯大怒,派兵增援,但交战经年,仍不能攻破,使孙休一筹莫展。而恰在此时...
4月6日,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修缮加固工程开工仪式在安徽博物院老馆举行。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以及工程承包、设计、监理、审计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 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是新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建筑。自1956 年建成开放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此视察,馆名由陈毅同志亲笔题写。它还是毛泽东唯...
近日,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8 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这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地方性立法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条例》分总则、保护与利用、管理与保障、法律责任、附则,共五章三十三条,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具有较强地方特色:一是明确了遗址的保护管理体系,厘清省、市、县政府和镇村各级不同的保护责任以及文化文物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规定了由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设立遗址保护管理机构。二是理顺...
近日,安徽省第一个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颁布。该条例经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这意味着该省对凌家滩遗址的保护更加科学化、法制化。 据介绍,凌家滩遗址是远古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5300年至5600年。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
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 4月6日,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修缮加固工程开工。工程施工方将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开展施工工作。修缮加固完成后重新对社会开放。 据悉,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是新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建筑。自1956年建成开放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此视察,馆名由陈毅同志亲笔...
近日,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这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地方性立法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条例》分总则、保护与利用、管理与保障、法律责任、附则,共五章三十三条,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具有较强地方特色:一是明确了遗址的保护管理体系,厘清省、市、县政府和镇村各级不同的保护责任以及文化文物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规定了由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设立遗址保护管理机构。二是理顺了...
3月31日下午,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作为省人大常委会自主立法项目,《条例》填补了我省大遗址保护立法方面的空白,也意味着我省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保护将有法可依。 根据《条例》,凌家滩遗址是指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行政区域内,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条例》明确了凌家滩遗址...
记者3月28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省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已掌握信息,“天子坟”东吴墓基本可以定位为王侯级大墓。该墓的发掘和重要发现对于我国六朝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据悉,该墓迄今发掘面积为263平方米,墓道、墓门、甬道、前后室局部轮廓已基本暴露出来,同时在墓门前墓道部位的一个盗洞中清理出土一些文物。目前出土文物有掐丝桃形金吊坠、十字形金饰、龙形金饰...
记者24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省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出土包括大量金饰和龙形器物在内的众多文物。根据已掌握信息,基本可以定位为王侯级大墓。该墓的发掘和重要发现对于我国六朝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发掘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据了解,该墓葬已发掘面积263平方米,墓道、墓门、甬道、前后室局部轮廓已基本暴露出来,出土文物有掐丝桃形金吊坠、十字形金饰、龙形...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对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安徽寿县古城而言,这个问题尤为迫切——古城拥有文物古迹近500处,3.65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居住着10万人,这接近皖南一个小县的人口规模。 去年年底,寿县经区划调整划归淮南。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淮南正处在“调转促”攻坚期,“转型发展...
2016年3月15日消息,安徽阜阳。3月11日,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古墓。太和县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现场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现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其中1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清朝的大内侍卫,五品顶戴。3月11日上午,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项目破土动工。时隔不久,挖...
古墓抢救性挖掘现场 日前,在太和县倪邱镇一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经过该县考古专家抢救性发掘,共发现古墓三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三座墓葬相距10多米,且均为南北走向。考古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 此次共发掘出包括铜镜、银锭、玉带钩、扳指、金指环等器物200多件,数量之多、类别之广,在该县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在其中的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