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文化线路之一。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做客中国经济网2016两会特别节目“代表委员谈文化”,谈起蜀道申遗的话题时,郑晓幸表示,蜀道申遗难度比较大,但应更注重在申遗过程中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据郑晓幸介绍,蜀道不仅是历史上连接蜀国和秦国的线路,也是沟通南北、连接中原的重要的经济交流纽带。整个蜀道共1000多公...
9日,记者从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部门获准独家采访并获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正做最后修改,拟于3月底前提交国家文物局。“申遗”文本将细说中国明清城墙根源,折射古代国家建制,体现南北特色。 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调研、形成耗时多年,共五六十万字。 “城墙序列”透露尊卑建制 目前申报“队伍”含中国6省8城,“城墙序列”包括都城(江苏南京城墙),府城(陕西西安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湖北荆州...
2016年2月25日,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等单位负责人赴国家文物局专题汇报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申遗工作情况。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听取汇报,并就进一步加快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宋新潮指出,良渚遗址的价值非同一般,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和人类罕见的珍贵历史遗产。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各级部门和领导高度重视遗址保护工作,...
辽全国政协委员邢吉华建议,加快我省牛河梁遗址“申遗”,建议国家同意将红山文化遗址列为近期申报项目。 牛河梁遗址位于我省朝阳市境内的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保护范围58.95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23.56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新石器晚期红山文化遗址,距今5500年至5000年。 该遗址于1981年被发现,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100处重...
全国人大代表、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接受记者记者采访。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00全唐诗,371首写到“羌笛”。2006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民间,羌笛却日渐式微,面临“消逝”的困境。 非遗传承人减少或消失,羌笛绝非孤例。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接受记者记者专访时说,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非遗资源大省,...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二十世纪世界性考古发现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遗址于1981年被发现,距今5500年至5000年,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新石器晚期遗址。该遗址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把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大凌河流域,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依据。 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牛河梁遗址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整合为“红山...
经历了漫长的众声喧哗,今天上午,广受关注的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终于揭开谜团。据国家文物局发布,墓主人身份确系西汉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转变的汉废帝、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在出土简牍奏章和内外棺金饼的墨书题记上,分别有明确的“臣贺”款,而在墓主人棺内更是发现了“刘贺”二字玉印一枚。 三项直接证据证实刘贺身份 国家文物局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介绍,出土文物中包含着能证明刘贺身份的“证据”,...
汉代木胎漆马与骑马木俑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 金沙太阳节。 今年,文物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再度被提到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的高度。文物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拥有乐山大佛、三星堆等闻名世界的文物瑰宝,如何保护和利用?未来5年,四川将出大招,让我们身边的...
为推动中轴线申遗,已有700余年历史、始建于元朝的北京钟鼓楼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全面“体检”,目前正进行前期规划和筹备工作。
站在中轴线的最高处北眺,寿皇殿、钟鼓楼清晰可见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北京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 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习近平 古都北京,让建筑可以阅读,让历史开口说话。弘扬传统文化,留住浓浓乡愁。 在2·26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传承历史文脉,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 这张“晨钟暮...
记者23日从广西北海市文物局获悉,去年12月以来,北海市考古团队在辖区营盘镇白龙村白龙珍珠城遗址及其周边5公里的地域内,发现至少有8处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其中汉唐时期古文化遗址(遗物点)4处,主要为大量汉唐时期的陶瓷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重大发现,将白龙可考证的历史由之前确定的明朝推前至汉朝,这是广西考古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方面的重大突破,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请世界遗产具...
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是50余年前,河南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河水到林州的水利工程。近日,河南当地酝酿将红旗渠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60年代,面对“旱魃为虐”的生存环境,河南林县(现为林州市)30万干部及群众选择“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太行山巅,用勤劳的双手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
广西考古专家日前在位于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的白龙珍珠城遗址发现8处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遗存,专家称这是该市考古特别是海丝路考古方面的重大突破,对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据当代生活报报道,白龙珍珠城距离北海市区30多公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备选点。此次发现的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文化遗存中,汉唐时期古文化遗址(遗物点)4处、唐宋至明清时期遗物点3处、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