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湖北省文物局承办的“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推进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来自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中央直属及各省级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以及相关文化创意企业的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就文博单位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做出部署。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出席会议并致辞。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
日前,湖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一行赴恩施州所辖咸丰、来凤、宣恩3县专题调研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 黎朝斌一行先后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来凤县民族博物馆、正在进行的省保单位牛王庙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国保单位仙佛寺、正在施工的宣恩文体中心、传统村落椒园庆阳坝村古街。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情况,指导相关工作;认真观看陈列布展,提出意见与建议;与当地政府、文物部门负责同志进...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介绍,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其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关洲属于长江江心洲。关洲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介绍,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其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关洲属于长江江心洲。关洲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遗址东西长约500...
6月10日,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湖北主场系列活动之一,以申遗成功后土司遗产的保护利用为主题,第二届“唐崖论坛”在湖北咸丰召开,各界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论坛,为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适度利用献计献策。 本次论坛分别从土司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唐崖土司城址及土司遗存考古研究、唐崖土司及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凸显几个特点,一是践行申遗前的承诺,持续举办专题论坛,关注对唐崖土司遗...
6月10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湖北主场城市活动期间,第二届“唐崖论坛”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咸丰县成功召开。会议由湖北省文物局等单位支持,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三峡大学、咸丰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外的80余名文物考古、遗产保护及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多篇,涵盖了土司文化研究、土司遗存保护、管理和利用等各个领域,体现了土司...
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湖北省主场城市活动在咸丰县举行,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址公园开园,《中国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迎来首发,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艺术总监郝旭东和恩施州相关负责人共同为邮票揭幕。 当日,中国邮政发行2016-13《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一套2枚,全套邮票面值2.70元。邮票采取连印形式,分别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在湖北省博物馆的诸多珍贵文物中,曾侯乙编钟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这件举世无双的瑰宝“生活”在2400多年前,至今仍可发出美妙的乐音。编钟的主人是一位叫“乙”的曾国国君,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音乐家,他留给世人一座神秘的地下乐宫,也留下很多神奇的文化密码。“为了让古老的历史焕发时代光彩,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求知、求真的乐园,提供更适宜的环境鼓励体验式学习,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创作了中国首部...
5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国生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措施。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作汇报,并就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建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近年来,全省在文物保护方面推进力度很大,今后仍然是重要工作。湖北是文物大省,文...
松滋关洲遗址 5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 “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阶段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兴奋地说,“关洲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出土,也让我们有机会去揭开新石器...
多年来,在中国粽子文化节全国粽子(糕团)技艺大赛上,“湖北老字号”——武汉扬子江乳业食品有限公司连获大奖,一跃成为全国行业的知名企业,以“屈原清水粽”为代表的多款粽子倍受评委及专家的关注和称道。 湖北是端午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扬子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列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屈原清水粽”是在对传统技艺与文化的深度挖掘上,对楚乡美食的一次完美呈现。 好粽全凭一颗“芯”。这...
遗址首次在矿冶遗址发现墓地,揭示了矿冶生产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相关信息。一椁一棺墓和随葬青铜、玉器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规格高于其他墓,墓主身份可能为矿区较低层次的生产管理者或高等级矿师。这些为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乃至中国古代矿冶生产中的人力分工和技术种类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墓葬区与近几年在岩阴山脚遗址发现的洗矿尾矿堆积场、选矿场、35枚矿工脚印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同时代同地区的较为完整的矿冶产业链...
4月30日,在湖北音乐博物馆“泛川古琴馆”开馆活动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发现了距今2700年较为完整的琴和瑟,为目前所知最早的琴和瑟,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认知。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是春秋早期的一处遗址,距今2700年。墓地处于随枣走廊入口,该走廊是我国古代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郭家庙墓地分布在2个相对独立的山岗上,北岗为郭家庙墓区,南岗为曹门湾墓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