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 月26 日至28 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2015 年年会暨第七届(洛阳)会馆文化学术研讨会于洛阳召开。 2015 年年会以“ 中国会馆的保护、利用及其会馆文化” 为主题,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洛阳市文物局主办,洛阳民俗博物馆(潞泽会馆) 承办,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山陕会馆) 协办。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会馆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上,10 余位代表就中国...
洛阳偃师的王德军老先生给我们打来电话说,他家祖上曾在清朝为官,留下来了一些文物,放在了偃师市文物局。可放起来容易要起来就难了。 记 者来到洛阳市庞村镇彭店寨的王氏祠堂内,看到的这个墓碑是嘉庆二十四年间所立。据王老先生介绍,这个墓碑的主人王丙耀,当年在清朝乾隆年间任官,王老先生 口中所说的这些文物,就是这位王丙耀所留下来的。老先生告诉我们当时留下来的文物是一个乾隆年间的圣旨篓一座,就是供奉圣旨用的...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包括“邵雍传说”、“石砚雕刻”等洛阳市共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列其中,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7个大类。 据介绍,此次洛阳市入选第四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7个,分别是:伊川县申报的邵雍传说、偃师市申报的石砚雕刻(会圣宫石砚雕刻)、洛宁县申报的竹编(洛宁竹编)、嵩县申报的背装(旧...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盗墓玄幻类影视剧以及文艺作品特别火爆。比如,经典的悬疑盗墓小说《鬼吹灯》,这下半年,就有两部电影据此改编,《鬼吹灯之寻龙诀》和《九层妖塔》。 往往在盗墓作品中,有很多惊恐、悬疑色彩,而不少盗墓者多为民间高手,身怀各种盗墓绝技,令人称奇。这当中,中原西北一带古墓葬最多,据称不少盗墓高手也身在期间。可谁成想,在河南洛阳的5名盗墓男子,不仅不是高手,竟莫名白白葬送了...
全国首个“互联网+智慧景区”,让中国石刻艺术宝库焕发出别样的精彩—— 龙门石窟:千年走一回 伊河依然静静流淌,卢舍那的目光依然祥和肃穆。然而,走进龙门石窟的游客开始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全国首家“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已经上线运营了一段时间,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中国石刻艺术宝库迈入保护与开发的新时代。 我的体验我做主 “龙门石窟新推出的官方服务微信上有个小游戏,上传照片,就能看到和自己最有缘的...
这座博物馆藏有各种类型的洛阳铲,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介绍一种洛阳铲。 提及洛阳铲,不少市民脑海中会立即浮现神秘、考古等关键词。作为一个以“洛阳”命名的“神器”,它到底“神”在何处?能否成为洛阳的一张文化新名片?洛阳一长期从事文物鉴定的专家,正在打造一座洛阳铲博物馆,目前已报省文物局审批。昨日,记者前往这个博物馆打探,4个展厅讲述洛阳铲的前世今生。 【现场】4个展厅,讲述洛阳铲“前世今生” 目前,...
近日,洛阳市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万亩生态园林项目规划建设情况汇报。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参加会议并讲话。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万亩生态园林项目东起龙门大道,西至王城大道及解放路南延长线,北至洛河,南至古城路,总面积10750亩。其中,项目一期位于古城路以北,胜利渠以南,聂泰路以东,天街西坐标线以西,总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园区内通过一条连通的河道串联多个大...
昨日上午,近百件从民间征集来的月饼模子在洛阳博物馆展出,除了常见的圆形,还有寿桃形、蝙蝠形、莲蓬形等各种新奇的形状,感觉“萌萌哒”。据非遗传承人裴非介绍,中秋是中国传统佳节,月饼传承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传统的文化。 展出现场,记者看到除了形状各异,这些月饼模子的大小也不一,最大的直径约40厘米,做出的月饼估计够10个人吃。从图案上看,更加丰富,既有“寿”、“喜”、“和平”等文字,还有嫦娥、...
13日上午,近百件从民间征集来的月饼模子在洛阳博物馆展出,除了常见的圆形,还有寿桃形、蝙蝠形、莲蓬形等各种新奇的形状,感觉“萌萌哒”。据非遗传承人裴非介绍,中秋是中国传统佳节,月饼传承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传统的文化。 展出现场,记者看到除了形状各异,这些月饼模子的大小也不一,最大的直径约40厘米,做出的月饼估计够10个人吃。从图案上看,更加丰富,既有“寿”、“喜”、“和平”等文字,还有...
2014年冬季以来,洛阳市伊滨区白草坡村的村主任许钧卫吃完晚饭,都要带着几名村民在村里的田地和丘陵上走走。“这不是巡山,这是护宝”。在白草坡村和附近几个村庄下面,埋着6座东汉皇帝的帝陵,被定为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原本定在白草坡村的工业园区也因为这个考古发现而迁移。 帝陵被发现后,一些“盗墓贼”闻风而来,为“护宝”村里自建了守墓队,打响了守护帝陵遗产的“保卫战”。 事件 村头发现6座东...
中国文物网郑州讯(记者 大卫)晴空万里,艳阳高照。2015年9月5日,著名文物鉴赏家、美术史论家王蔚波一行,深入洛阳无篱园石雕艺术博物馆考察调研,并就文物收藏与书画艺术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该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工业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是一处典雅的园林式仿古建筑群。馆藏文物600余件,其中石雕504件,涵盖了汉魏到民国各个时期,有石刻、木雕、拓片、字画等4大类。磨盘小径,石...
8月26日,“白河书斋珍藏抗日战争历史文献资料展”在洛阳博物馆开幕,展期2个月。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2000余张珍贵图片、320余种文献史料,无声地讲述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从怎样一条饱含苦难而波澜壮阔的长河里延伸而来,让后人记住那些必须铭记的一切。 据悉,本次展览由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洛阳博物馆、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承办,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倾心组织的一次活动。 2000余...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日前,由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联合主办的“东风吹来河洛风——洛阳市文物局文物特展”在新疆哈密红星一场场史馆举办,不少参观者第一次接触代表河洛文明的文物。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特展所选文物皆是近些年来洛阳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精品,涵盖了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精品唐三彩、商周青铜礼(乐)器55件和精品碑志拓片3幅,精选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钱...
每到夜晚,村民都带着手电在村主任带领下巡查帝陵。记者吴国强摄影 2014年冬季以来,洛阳市伊滨区白草坡村的村主任许钧卫吃完晚饭,都要带着几名村民在村里的田地和丘陵上走走。“这不是巡山,这是护宝”。在白草坡村和附近几个村庄下面,埋着6座东汉皇帝的帝陵,被定为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原本定在白草坡村的工业园区也因为这个考古发现而迁移。 帝陵被发现后,一些“盗墓贼”闻风而来,为“护宝”村里自建了...
2015年8月23日下午14:30,洛阳博物馆国学讲堂本期将邀请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张乃翥老师进行了一场题为《伊洛河沿岸唐代胡人部落与东都市井的胡风蛮俗》的专题讲座。 随着景教经幢石刻在洛阳的出土和龙门石窟唐代景教石窟的发现,唐代胡人生活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也是洛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有力证据。同时揭示出西域胡人利用伊洛河漕运水系经营生贩的聚落选择,这也为彰显洛阳作为运河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