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高32.6cm,口径26cm,足径21cm.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六”。 传世宋代钧窑瓷器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为多见,出戟尊较为少见。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宋,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花盆撇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外撇,足底开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六”。通体内外施窑变釉,各部位釉色有所不同。口沿至颈部以天蓝色釉为主,又散晕着玫瑰红色釉,犹如晚霞;腹部釉色以玫瑰红色为主,明亮艳丽;外底施酱色釉。此器造型端庄,色彩变化丰富,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禹县是钧窑的发源地。考古工作人员在河南禹县的古钧...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专业知识丰富,说他“内行”,一个人做事不得章法,说他“外行”;一些在行业内流行,外人听了一头雾水的话,又被称作“行话”……由此可见,“行”这个字眼,已经进入人们的潜意识,对日常生活影响深远。若要细探究竟,传承了千百年的行会制度是一个重要缘由,而它在古代广州持续千年的商业史上留下的记忆更镌刻在流传至今的许多地名里,且听我慢慢道来。 唐代广州 商...
5月5日—15日,湖州市博物馆在序厅举办唐宋茶器微展,介绍唐宋茶文化概貌,展出唐宋茶具百余件。展览以开放式、组团形展示唐、宋茶具及相关茶文化内容。 合微展,5月7日下午湖州市博物馆特别开展“唐宋茶韵”雅集,现场观众在聆听了湖州市茶文化研究学者、文化名人寇丹带来的唐宋茶文化的比较;湖州市博物馆志愿者、专注唐宋时期古茶具多年的文物爱好者卢武健分享的唐宋茶器鉴赏;国家一级茶艺师、紫笋茶制作技艺非遗...
墨言味——2018中国水墨九人邀请展现场 2018年5月4日下午,“墨言味——2018中国水墨九人邀请展”在宋庄凌华堂开幕。本次应邀参展艺术家为杭法基、纯空、杜觉民、车前子、高宏、田言华、雨鹤、白岩峰、李明,绝大部分参展艺术家出席了开幕酒会,同时拉开了第二期“随艺论坛”的序幕,共话水墨与自身生命体验的关系。 “随艺论坛”现场 本次展...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宗泽前往抗金前哨京师充任东京留守。他六月十日接到朝廷任命,立即出发,十七日即到了汴京。宗泽,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靖康元年初,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第二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出击,获取一些战果,使磁州军势声震河朔。这时,钦宗派赵构(康王)前往金营求和,到达磁州时,宗泽劝阻赵...
观众观看首度公开展示的白沙宋墓文物箱 观众观看旧石器时代人头骨化石 观众在欣赏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 4月28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的《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开幕。多件禁止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齐聚北大,宋元考古中最重要的雕砖壁画墓白沙宋墓,也以特殊方式亮相。 此次展览的文物,均出自北大考...
这里呈现于大家面前的是安徽望江县城郊城北村窑厂工人1997年秋在取土时,发现的一座北宋砖室墓葬出土的一组动物瓷塑(包括有鱼、鸭、龟、龙、蛇等)。该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清理而获得,现藏于该县博物馆,最近经国家文物出境安徽省鉴定站专家们鉴定为一级文物。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以及供同好们欣赏和研究,现将这组动物瓷塑简要地介绍如下: 鱼塑一件(图一):长11厘米,高5厘米,通体有...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十场)总决赛上,有点评嘉宾在评价北宋晏殊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认为“似曾相识燕归来”乃王琪所作,却被晏殊直接拿来使用,足见宋人没有什么版权观念。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回到这一名句诞生的年代即可找到答案。 晏殊宋词名篇蕴藏的士大夫版权佳话 晏殊(991年—1055年),文才出众,词作格调婉约,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正是“无可奈何...
宋 宽24.2厘米、长27.9厘米 宋代造纸技术更加成熟。纸品除书写绘画外,大量用于书籍的印刷。
注子,是种生活用具。一个“注”字,标志着它是盛放液汁的器物。根据古代饮食习惯和文献记载,注子主要是用于酒宴上的盛酒物件。注子一般是用金属和瓷来制作成器,但有的地方,比如古时的蜀地(即今天的四川省和重庆市辖境),则爱用竹子的根部来制作,故“注子”也有个“竹根”的别称。“注子”这玩意,今天也还有流传,只不是把它的名儿改称为“酒壶”而已,民间家中尤其是饭庄酒楼常能见到。同时人有忌饮冷酒的习惯,因此又产生...
隋唐时期,制墨艺术已非常成熟,制墨业空前繁荣,名匠辈出。制墨中心从陕西地区扩大到山西、河北。潞州(今山西长治)与易州(今河北易县)是隋唐时期制墨业最发达的两个地方,为当时的制墨中心。 唐代制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唐墨制作也非常精良。墨模完全取代了手工捣杵,因此制成的墨形状多样,坚实耐用。此外,加药物助墨色、发香味,在唐代成为普遍现象。一般的墨加丹砂、兰麝,御用的墨加龙脑或麝香。这样,墨不...
宋朝也流行“好声音”。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开封举办了“好声音”选拔赛,分为两组。 第一组是“小唱”选手。小唱属于雅唱,姐们的唱词要玩高雅的,比如“慢曲”、“曲破”,类似今天的美声唱法。选手载歌载舞,自个儿用手或拍板打节拍,旁边的乐手用觱篥、龙笛、笙伴奏。选手要唱出雅调,“声音软美”,节奏徐缓,一板三眼。 据北宋文娱榜发布人孟元老记载,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一路过关斩将...
龙泉瓷创烧于西晋,终于清代,是中国所有古瓷窑中生产年代最长的一个。南宋中晚期为龙泉窑鼎盛时期,产品种类齐全,式样富于变化。如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的龙泉窑址多达500多处。 龙泉瓷有白胎和黑胎两种,白胎占90%%以上,黑胎较少。据笔者考证,龙泉窑黑胎青瓷,因胎中含有高达25 29%%的氧化铝,而呈灰黑色,胎质坚硬,坯体极薄,多数在1 2毫米左右,同时因含铁量高达3.5 15%%,所以胎骨色泽...
宋 宋摹本 纵25厘米、横198厘米 作者: 原作南朝·梁 萧绎 这幅《职贡图》为北宋摹本,绢本,设色,有北宋苏颂题记,元代康里巙巙、王余庆题跋,清初归梁清收藏,后入清宫。 据记载,该图卷原有30余国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者像,清代《石渠宝笈》记载存25国,民国时溥仪携出该图卷佚失了13国使者像及题记。现存的12国使者分别为: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