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天津博物馆承办的“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圆满落下帷幕,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天津日报、天津广播电视台等二十余家媒体以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报道,特别是《天津新闻》《都市报道》等电视栏目多次到馆拍摄采访,以系列报道的形式播出,收到了良好宣传效果。 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西北五省(自治区)18家文博单位和天津博物馆的206件(组)精品文物,通过“诸戎逐鹿 丝路萌...
天津男子齐某某携带大量象牙制品、穿山甲鳞片、犀鸟头骨等物由首都国际机场入境时被抓获。此前,他曾通过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代理邮寄进境过穿山甲鳞片,被海关查获,并因此被上网追逃。前不久,市二中院一审审结此案,以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判处齐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4万元,扣押的1.6公斤象牙制品等依法没收。 齐某某几年前出国经商。2013年9月,他从赤道几内亚往塘沽的家中邮寄3箱物品。经天津海关...
西周 太保鼎(及铭文) 西周 夔纹铜禁 东汉 阳燧 古代青铜器是天津博物馆重要馆藏之一。无论是堪称国之瑰宝的青铜重器,还是揭示度量衡发展的量器、衡器,亦或是自成体系的铜镜,都是天津博物馆藏古代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博物馆藏古代青铜器来自近百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的竭力集藏、无私捐献以及文物博物馆界的勉力征集,数量众多,品类齐全,流传有绪。 天津博物馆藏古代青铜器尤以西周太保鼎、战国楚...
随着2015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确保高水平办好本届艺术节,近日,艺术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多次召开筹备工作会,并前往津利华、新桃园、水晶宫酒店以及华夏未来少儿艺术中心、天津市滨湖剧院、天士力集团进行考察,实地检查艺术节活动、住宿场地,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指导推动艺术节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艺术节圆满顺利召开。 为了办好此次规模盛大的世...
7月10日,由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发起的京津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讨会在天津工业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旨在加强京津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整合三地的优势文化资源,推动三地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创新向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目标发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京津冀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程度差异较大,发展空间也各不相同,应在...
汉白玉双螭谷纹璧 中华民族对玉情有独钟,他们在近万年的玉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之多,用途之广,着实令人惊奇赞叹。天津博物馆藏玉器万余件,纵贯古今,品类丰富,器形精美,在国内外文博界享有盛誉。 图一新石器时代黄玉猪龙 神秘古朴的史前玉器 新石器时代玉器距今8000-4000年,主要有生产工具、装饰玉和礼仪玉三...
6月29日本报报道了家住静海县的刘先生在家收拾院子,从烟筒里发现鸟巢及蓝色鸟蛋,经专家鉴定为棕头鸦雀所生,由于已无孵化条件,经本报联系,自然博物馆愿接收将其制作成展品展出。昨日,记者将鸟窝和鸟蛋送至自然博物馆,如果制作过程一切顺利,近期市民将会在自然博物馆看到这件新展品。 制作标本要一天时间 昨日上午,天津自然博物馆接收了鸟窝和鸟蛋,在对鸟窝和鸟蛋的发现地点及来源等信息进行记录后,鸟窝...
明清铜炉特展将亮相天津博物馆海报 明清铜炉特展将亮相天津博物馆海报经过数年努力,多方支持,“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将于7月2日于天津博物馆盛大开幕,届时将有300余件明清铜炉展出,可谓一场铜炉的盛宴。另有同名展览图册一并出版。 当今收藏界,明清铜炉已逐渐成为可系统收藏的门类之一。它有着深厚的审美趣味和高度的研究价值。在市场的带动下,铜炉文化正在被不断地发掘、整理和传播。由早期藏家注重...
昨天从宝坻区文广局了解到,去年9月23日,宝坻城区北城东路拓宽改造时,发现的明代古墓石碑弄清来历了。宝坻文史学者宋健经过多方研究考证得出结论,当天发现的四块墓碑为两通,属于两个主人,其中一人为芮公,另一个为明代宝坻进士薛凤鸣。前者的研究填补了宝坻文史研究史上关于芮氏先贤记录和研究的空白。 去年挖出明代墓碑 去年9月,宝坻进行北城东路拓宽改造,在挖掘下水道时意外地挖出几块石碑。当地文...
日前,天津自然博物馆2015年“我爱自然,快乐探索”主题夏令营开始招募小营员。 本次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其中包括雨天课堂、手工彩泥、美丽自然、展厅探索、种植时刻、走进活体蝴蝶园、花朵绽放、变废为宝、可爱的鸟儿等环节。通过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探索、发现,让他们了解神奇的大自然、有趣的动植物等;在不同的互动游戏中,锻炼孩子与他人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手工DIY中培养孩子的创新力、...
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文物博物馆学会主办,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天津文物博物馆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百姓寻常物历史深辙痕——‘昨日天津卫’老物件展”暨“天津市第九届民间收藏展”日前在天津博物馆开展。 展览展出了很多中国以及天津“第一”的民间宝贝。包括中国生产的第一代飞鸽牌自行车、第一代上市的五一牌手表(天津手表厂1958年生产)。有意思的是,当年制作五一牌手表的...
世界首家云技术博物馆将落户天津北辰区双口镇。云技术博物馆位于天津云技术产业园一期中心地带,占地872亩,是天津华育乾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全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配套产业园之一。 据云技术博物馆投资方、天津华育乾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战鹏介绍,云技术博物馆担负着承载历史、启迪未来的重任。它以科学元素为主,集互联网科技之大成,同时体现中国传统元素与人文关怀。既体现历史感,展现人类追寻沟通、联系...
5月13日,游客在观看琳琅满目的葫芦。近日,天津首家葫芦博物馆“葫芦庐艺术馆”落成并免费对市民开放。据悉,约500平方米的葫芦博物馆,由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庐”第四代传人赵伟创办,馆内展示了18000多个形式各异的烙画、雕刻、范制、葫芦酒等工艺的葫芦制品,尽展中国葫芦艺术的魅力。
五一”假期里,天津博物馆推出“笔墨真趣——清代四王绘画作品特展”。70余件“四王”绘画精品与广大观众见面,其中包括多幅从未展出过的优秀作品。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位生活于清代前期的画家,史称“四王”。以山水画为主的“四王”绘画,在清代被奉为“正宗”。四位画家不仅生前名驰画坛,且身后对清代山水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此次展览以画家为单元,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位画家的作品在一个单元里集中展示...
昨日,天津博物馆在五楼展厅推出“笔墨真趣—清代四王绘画作品特展”,展出70余件“四王”(王时敏、王鑑、王翚、王原祁)精品。此次展览免费向市民开放,明年4月15日结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