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本《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收录了沈从文的“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与此同时,沈从文的思想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变化,一如他所说:“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毁灭是常态。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于死亡或真正的死亡。”由此我们欣喜地看到,...
地方天圆,苍茫其间。在古人的观念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在河北博物院《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厅中陈列着一件将方与圆、天与地相融之美发挥到极致的艺术精品——“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这件器物出土于我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王 墓。铜方案由底座、方形案框和案面组成(出土时,漆木案面已经朽烂),通高36.2厘米,案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铜方案主体造型是四条龙、...
2月25日,故宫学院(苏州)举办了“故宫讲坛走进苏州”系列讲座第27讲《清宫钟表收藏与鉴赏》,特邀故宫博物院郭福祥研究员担任主讲。 郭福祥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宫廷文物的保管、陈列和研究工作,研究兴趣集中在帝后玺印、中国钟表史和宫廷钟表收藏史、中西文化交流和宫廷生活等方面。其中,钟表是故宫博物院丰富藏品中非常特殊与珍贵的种类,本次讲座就以此为主题进行介绍及鉴赏。主讲人详细解说了西洋钟表的传入和宫廷...
中国古代的摩崖碑刻因为大多为记事颂德,故多以正书刻石,以显庄重严肃,既求书法的工整,又校后人之误,具有史政表记之准确性。因此,草书及异体字入碑石之刻者少之又少,显得弥足珍贵。洛阳宜阳的灵山寺居洛水之滨,正处河洛文化之重地。该寺始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与佛教名寺白马寺为姊妹寺,曾名为报忠寺、悬泉寺、寿安寺等。该寺大雄宝殿后面有一道围墙,上面有历代名人游客题咏的诗文石刻28幅。其中有明代时任河...
古代瓷器织锦纹饰鉴赏 陶瓷和织锦都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品种。瓷器上出现织锦纹饰,应该是滥觞于金元时期的磁州窑和吉州窑。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也开始使用锦纹装饰。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中锦纹的使用发展迅速,纹饰品种不断增加。由于“瓷都”景德镇的“风向标”的作用,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中锦纹的运用也影响到了其他的众多窑口。清代瓷器对锦纹的运用可谓发展到了极致。瓷器中出现的锦纹式样,以几何图形为基调的...
众多喝茶之人和爱好收藏之人喜欢紫砂壶,但对于紫砂壶的兴起与发展、风格的流变与尝试、紫砂装饰的探索与艺术、紫砂壶造型的审美与诠释等,尚有许多不明之处。 仔细观察1987年福建漳浦盘陀镇卢维祯墓出土的鼎足盖圆壶,其制作工艺与现代一致,那时,时大彬已奠定了紫砂工艺的基石。 此砂壶造型上的最大特点是拥有一个倒置鼎足盖,这个大胆而巧妙的设计当是时大彬所创制。因三鼎足呈圆弧型微微向外翘起,缓解了下...
文物作假古已有之,单从明清、民国的陶器真伪并陈的乱象,便可知道紫砂同样深受其害。尤其是近几年国内经济大幅提升,各类拍卖市场火红,名家作品价格骤然攀升,已达到炙手可热的程度。同时随着利润的驱使、假冒古今名家紫砂壶作品的伪壶也大量产生,更有些堂而皇之地登上拍卖舞台,为祸甚烈,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的鉴赏水平,便成了爱好紫砂陶者的必修课题。 相较于其他陶瓷,紫砂的著述和文献比较稀少,加之地下考古发现有明...
瓷器收藏研究多了,就会发觉明清时代的青花瓷器也有着千变万化,例如“铁线描”,就是青花瓷中的一独特小品种。“铁线描”是中国画中所称的“高古十八描”笔法之一,其特征为双勾线条相对较粗,而且不需要在双勾线内填彩。为官窑青花器中的独特品种,存世量稀少,值得收藏人士关注。 明代青花铁线描技法中的铁线描人物约在明代万历年开始,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故名。笔者见过最好的一个明代青花铁线描瓷瓶,青花发色清新淡雅...
紫砂壶的组成部件为,壶钮、壶嘴、壶把、壶盖。要鉴赏紫砂壶就需要按照步骤,分别对紫砂壶的壶钮、壶嘴、壶把、壶盖进行鉴赏。 一、壶钮是紫砂壶上的关键部位,壶钮看上去虽然小,作用却很大。壶钮不仅有揭取壶盖的作用,而且有装饰紫砂壶的作用。常见有球形钮、球钮、桥梁钮、瓜柄形钮、树桩形钮、动物肖形钮。 1.球形钮: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制作中采用“捻摘子”...
当下,中国青花瓷已经成为世界收藏热点,屡创出天价。官窑青花瓷对于大多收藏者只是一个梦想,很少能拥有。可能收藏到一件精美仿古瓷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广义上的“仿古瓷”,指后朝仿前朝的制式瓷,过去古董行把仿古瓷分两类,将本朝的仿古瓷,叫“新仿旧”;将前朝仿再前朝的,叫“旧仿旧”。一般都承认“旧仿旧”有一定的收藏品价值,其实“新仿旧”收藏价值也是很高的。近期有很多人向瓷库中国小编反应,不知道怎么鉴定青花...
六朝青瓷是东吴博物馆藏青瓷中的重头戏,有两大优势,无可比拟,一是数量大,二是精品多,可谓件件达到真、精、美的标准。以“三尊”即鹰尊、神兽尊、莲花尊为领军,各类器形丰盛的青瓷器精品群体,如六朝青瓷的典型器鸡首壶、盘口壶、各种兽首罐、各式香薰、唾壶、水注、魂瓶、虎子、卧羊烛台、辟邪插座、灯具,以及各种生活器皿和明器类应有尽有,称得上六朝青瓷之大观也!这里先介绍国之瑰宝——青瓷三尊。 ...
自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了上亿元的价格后, 元青花瓷器更加受到欢迎,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受热捧的宠儿。为什么元青花瓷器这么珍贵?它真的有那么值钱吗?我们应该怎样收藏元青花呢? 青花瓷是釉下彩绘瓷,是世界上最著名和瓷器史上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 元朝时期,米纳依彩绘陶器使用含钴的氧化物绘制烧成釉下蓝彩的技术,传到了我国内地,为景德镇制瓷艺人掌握,烧出了纯深蓝色的霁蓝釉和闻名世界的精美的白釉...
清代的瓷器烧造,经过康、雍、乾三代的高峰期之后,无论胎釉和制作,均一朝不如一朝,走的是一条下坡路。所以嘉道之瓷已明显不能与雍乾时代的精瓷相比。当然,也偶有精进之物,但总体说来,大都比前三朝粗糙。这是一个总体原则,因此我们必须在鉴识时把握住。 从瓷胎来看,嘉道瓷的胎骨与乾隆瓷相比,变化不是很大,但胎质略显粗松,胎骨的洁白度也差一些,而且,尤其是民窑瓷胎骨要较前朝略厚,器物也显得厚重。这些表现,...
钧窑瓷器的生产制作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明代万历年间,钧瓷的“钧”字因犯了神宗朱先生的名讳,窑场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陷于濒临绝境的地步,尤其是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奥秘更是技艺失传,无人知晓。直到清光绪五年(1880年),禹州神垕镇钧瓷世家中的芦天恩、芦天福、芦天增兄弟三人,由于受古董商高价收买宋钧的诱引,在小型发掘中得到启发,立志恢复钧瓷,此后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钧瓷的烧制开始有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