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1日,由齐藤幸夫率领的日本浙江商会及金华(义乌)总商会代表团来到侵华日军细菌战义乌展览馆,向义乌捐赠了17件侵华日军战时文物。 齐藤幸夫是一名普通的日本商人,15年前来到义乌经商,并加入了日本金华(义乌)总商会,成为副会长。 在义乌市政协副主席龚有群,感动中国人物、浙江省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王选,细菌战受害者遗属王晋华等多人的见证下,齐藤幸夫将一个纸箱郑重地交到了细菌战义乌...
首都师范大学吉瑞森教授国画作品捐赠仪式2017年1月3号下午,在致公党中央机关,首都师范大学吉瑞森教授以致公党普通党员的身份向致公党中央捐赠国画作品三十幅,意在为致公文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鸿鸣出席捐赠仪式,并代表致公党中央接受了吉瑞森教授的捐赠。同时出席捐赠仪式的还有致公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范承玲,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助理、中国致公党画院常务副院长纪连彬,中国致公党画院副...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2016年12月26日举行文物捐赠仪式,接收抗战老兵后代及民间藏家无偿捐赠的文物12件,并为捐赠者颁发了收藏证书。 该市上兴镇的何国民、何国金、何爱明等兄妹一行,当天特意来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文物捐赠仪式现场。何国金告诉记者,他父亲何小牛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孟良崮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生前的遗愿就是希望把自己参军13年获得的各种纪念章、功劳证等捐赠给纪念馆。...
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悼念活动抗战文物捐赠仪式上,兴隆林业局正式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了100件在东北抗联鸡冠山密营遗址群发现的东北抗联文物。 东北抗联鸡冠山密营遗址群位于兴隆林业局施业区内,是由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等抗联将领创建的游击根据地,是迄今发现的全国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善、历史遗迹最多、全国罕见的东北抗联战迹地,核心面积500平方公里,已经...
故宫博物院12月29日在北京设立“建福榜”以铭记捐资机构和人士。首批上榜机构及个人捐资总计3.7亿元(人民币,下同)。 “建福榜”设在建福宫花园延春阁一层,首批登上建福榜榜单的机构和个人有: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崔如琢、世茂集团、万科公益基金会、旭日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其中,由陈启宗担任主席的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资1亿元用于支持“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不可移动文物的修...
12月27日,宁波服装博物馆举行“宁波服饰收藏达人暨红帮捐赠品表彰会”,对无偿向博物馆捐赠红帮老物件的10多位市民进行表彰嘉奖,这些市民大多是红帮的后人、传人、亲朋好友与收藏“达人”,每件捐赠品都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据宁波服装博物馆馆长王以林介绍,为纪念红帮裁缝进京60周年,早在今年4月,宁波服装博物馆便与甬派携手发起了“寻找收藏达人,讲述收藏故事、见证历史印迹”活动,许多市民响应、...
陈光伟老人当日接受媒体采访,喜笑颜开。黄文杰摄 12月16日,陈光伟藏书捐赠仪式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来自四川巴中恩阳的农民陈光伟,向四川省图书馆捐赠了一千余册古籍。 今年69岁的陈光伟早年是一位拾荒者,三十年来以收书、买书和藏书为乐,并靠自己收废品赚来的钱建起了一座图书馆,迄今藏书5万册,其中古籍约1600册,民国书刊约2000册。 当日的捐赠仪式上,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甘霖向...
日前,浙江自然博物馆向浙江图书馆捐赠图书文献53种162册,并接收浙江图书馆捐赠证书。 此次捐赠的均为该馆主编或参编的图书文献,包括临特展览配套图书,如《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中国道地药材》《神秀天台 和合之城》《浙江大地十亿年》《恐龙蛋 诞恐龙》《龙行浙江》等;学术研究成果图书、学术论文集,如《中国的海鸥与燕鸥》《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考察与研究》《百山祖的...
近处,一个个铁丝网扎成的隔离栏,诉说着战火后的凄凉;远处,几幢破落的民房和几棵掉光了树叶的树木,断墙残壁上还依稀可见枪弹留下的痕迹……这幅由侵华日军大佐高桥胜马于1933年秋所作的写实画作《申江战焰图》,如今成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有力罪证之一。昨天,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这幅由作家叶永烈收藏的画作首次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的《侵华日军在上海的暴行文物图片特展》上展出。 ...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食鉴本草》四卷、《史记选》六卷、《战国策选》四卷……昨天上午,这些珍贵的古籍由八十五岁高龄的陆逊老人亲手捐给了嘉兴市图书馆。1111册古籍、617件字画,这是陆逊老人的父亲在世时的收藏。为了让这些“宝贝”有个好归宿,他和家人决定把它们悉数捐给市图书馆。 都是父亲在世时的收藏 这次陆家人捐赠的古籍和字画,都是陆逊老人的父亲陆昭一手收集的。 陆昭...
“您捐赠的清代玉环壹件,现为南京市博物馆藏品。您的捐赠行为值得全社会学习和弘扬,感谢您的捐赠。”鼓楼区莫愁新寓社区居民万东的手里,有这样一本捐赠证书,感谢他将一块祖传“乾隆宝玉”捐赠给南京市博物馆。今年64岁的万东捐出了不少东西,2011年时,他更是签下遗体捐献协议,把自己也“捐了”。 万东说,自己来自一个大家族,祖上曾在清代乾隆年间的一次殿试中荣膺“探花”称号,获赐一枚玉环。在万东家中...
日前,中国园林博物馆开放三周年之际,“中国园林博物馆系列捐赠品展”在园博馆开幕。此次展览精选了500余件套作品。 当天开幕的展览主题为“心怀中国梦同寄园林情”,共有建馆、个人捐赠、单位捐赠三个篇章。一张张园博馆设计方案图纸、一幅幅记录筹建历程的照片,每件捐赠实物和资料,均见证了园博馆筹建、运行的6年历程。在展览现场,观众不仅能欣赏到已故园林专家汪菊渊先生1990年出版的著作《中国古代园林...
修复后的百年织布机能正常使用。曾春雷摄影 河源市古村落之一、和平县彭寨镇彭镇村墩头自然村村民前日作出决定,将捐出村里一台拥有百年历史的织布机,赠予河源市博物馆新馆永久馆藏和展出。记者昨日从当地村民处了解到,这台织布机制造于清朝光绪年间(1876年),迄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了。 村民曾凡德称,村民们都非常爱护和珍藏先祖遗留下来的老式织布机,全村现遗存有多台清朝以来的织布机,其中一...
11月28日,我国知名企业家朱永宁以个人名义捐资1亿元人民币,助建南京大学博物馆,支持学校发展,实现企业家反哺教育的社会使命。 早在1937年,就有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同学会募集资金,计划建造博物馆,后因抗战而停顿。 据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介绍,建设自己的博物馆是南大人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南京大学继承了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一批文物遗产,并发掘出不少珍贵文物。目前校藏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